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今世界,公共权威和领导者群体形象的建立,不可能再建立在那种内向的、威严的基础上,而只能以一种新型的、开放的、合乎时代潮流的"大众品味"来塑造,因为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公共形象的"公共期待"大体有三条: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和平民期待。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媒网络构建了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强大的传媒系统一方面主导着国家政治—行政过程;另一方面又深入地影响和干预着现代领袖群体的行为方式。在高密集传媒网络形态中,领导者公共形象传播具有何种形塑逻辑和制约特性?在人与传媒的互动中,有哪些新的技术特征?这是今天“领袖行为艺术”和领导者公共形象建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本文于“时代—人物”交互点上,分析、论证了新的网络形态中领导者公共形象传播的六种客观特性。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是社会改革的有力推动者,而政府形象是政府实施管理的重要无形资源。目前,我国政府正处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是与日俱增,这既是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正确迎接这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媒体形象是领导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传播视阈下,领导者媒体形象不仅具有表象性,还具有公共性、代表性、广延性、透明性。在组织识别系统理论(CIS)透视下,领导者媒体形象有其独特的内容、形式与要义。领导者媒体形象塑造应该在嵌入形象意识、实施公关传播、把握塑造时机、借用外脑设计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领导者媒体形象的合拍性、合“情”性、合时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王宁湘 《桂海论丛》2007,23(3):60-62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领导者形象关乎自己,关乎事业。因此,正确认识领导者形象及其时代特征,研究当前群众关注的领导者形象内容,遵循塑造领导者形象的原则和要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7.
刘少华  蔡索拉 《求索》2011,(3):60-62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放,中国公共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潮。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分析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机理,认为公共外交能够展示真实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传播与认同,提升外交能力与国际地位,引导国际舆论建立正面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袁赛男 《桂海论丛》2009,25(6):59-62
突发公共事件是对政府执行力的严峻考验,也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契机。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的作为不同,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就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面临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分水岭。如何在突发状态中化危机为契机,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就成为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的三维向度以及路径选择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9.
传媒政治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领导者行为愈益透明化。领导者如何适应传媒时代要求.进行良好的公共形象管理,这是领导力领域的新课题.这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公共事件对于政府形象管理是一个关键点,本文首先归纳了政府形象特征,并对由于这些特征影响而形成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的变动进行了分析。而后从政府形象构成要素的新视角出发,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下政府形象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卢红屹 《传承》2008,(8):112-113
本文以2008年1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雨雪灾害天气为切入点,在阐述公共危机和政府形象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公共危机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在风险社会如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8年1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雨雪灾害天气为切入点,在阐述公共危机和政府形象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公共危机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在风险社会如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交响曲。人的形象则如斑斓的“五重奏”。考察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构成,有着五个方面的“构造类别”,它们共同构成了形象管理的主要方面,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不同旋律。通过这个方面十大类别的研究把握.可以更好地提升形象管理的层级.实现形象管理的科学化。物理形象与伦理形象是领导者形象第一种构造。“物理形象”是一个人包括形体、服饰、外貌在内的直观形象.它是一个人人格形象的物理基础。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伦理形象”即人格形象或精神形象。是一个人多元素构成的精神品质。“物理形象”诉诸视觉说服,“伦理形象”则诉诸心理说服。  相似文献   

14.
杨磊 《中国发展》2014,(4):50-5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消费大国,庞大的出国人群原本可以成为公共外交的使者和国家形象的代言人,遗憾的是,此起彼伏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不仅引起目的地居民的反感,而且降低了中国政府公共外交的可信度,使国家形象受损。在全民外交时代,应加强对游客形象问题的研究,探究其对公共外交的影响程度,充分发挥个体在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慈善组织形象与公共危机管理密切相关,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慈善组织形象。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频发和高发的社会风险凸显期,存在诸多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的慈善组织形象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救援不足,危机意识淡薄;形象认知弱化,危机信息不畅;沟通互动缺乏,危机调处力低;监管流于形式,危机善款失序;责任落实困难,危机应对失范;政府管制性强,危机自处力弱。必须从提升人员能力素质、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沟通协调机制、优化款物追踪机制、健全组织问责制度、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慈善组织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的来源。树立廉价政府的形象 ,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 ,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是 ,廉价政府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韩方明 《同舟共进》2010,(11):16-16
以"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为主题的察哈尔公共外交研讨会已落幕,由于恰逢有关部门拟投放国家形象宣传片,会议前夕,我在接受采访时谈了一个观点:国家形象非塑造而来,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0,(1):43-43
王嘉瑞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防范和化解各种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树立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发生是难免的,政府如何通过应对各种公共危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领导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简言之就是领导素质的外化和表现形式。领导形象是由其视觉形象、语言形象、人格形象等一系列形象模块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些模块在领导行为中构成领导者的整体形象。它是影响领导力效能发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更是提升领导力不能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议程设置与政府形象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 《前沿》2011,(5):158-160
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度破坏性使政府网络形象面临困境,形成了网络空间的政府舆论危机。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对网络媒体议程的设置、回应与引导,形成对政府形象网络空间的主导,提升网上政府形象传播,构建能够充分体现主流价值的和谐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