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处置醉酒警情一直以来是摆在一线处警民警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应根据醉酒警情所具有的特点、警情性质、当前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置,既要严格执法,又要考虑到其特殊性,在保证群众、醉酒人及民警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讲究策略,灵活处置、依法处置、文明处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警务实战中,醉酒警情较突出,不少醉酒者在酒精的刺激下,情绪亢奋、酒后失控,极易出现寻衅滋事、打人毁物,妨害公务,甚至袭警等治安、刑事案件,醉酒警情的现场处置,既是一线民警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也是处置难度较大、较多的警情。实战中,应根据醉酒警情的特点、性质危害程度,进行有效处置,既要严格执法,又要考虑到其特殊性,在确保现场群众、醉酒人员和民警安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警务技战术,依法处置。  相似文献   

3.
处置醉酒人,既是基层公安民警的常见问题,也是接处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在酒精的刺激下,醉酒人思想意识的失控,行为动作往往带有暴力性,绝大多数有过激行为。民警在处置醉酒人时,有的麻痹大意,有的执法工作不规范,有的携带的警械装备不充分,有的取证意识不强,有的警务实战技能不强,往往出现被动局面。对醉酒人依法处置,应当注意针对性,重视五个方面:一是善意的约束看护,二要得体的语言控制,三是合理地使用警械,四是科学地加强取证,五是必须的警力优势。  相似文献   

4.
处置醉酒人,既是基层公安民警的常见问题,也是接处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在酒精的刺激下,醉酒人思想意识的失控,行为动作往往带有暴力性,绝大多数有过激行为。民警在处置醉酒人时,有的麻痹大意,有的执法工作不规范,有的携带的警械装备不充分,有的取证意识不强,有的警务实战技能不强,往往出现被动局面。对醉酒人依法处置,应当重视五个方面:一是善意的约束看护;二是得体的语言控制;三是合理地使用警械;四是科学地加强取证;五是必须的警力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噪音扰民类警情的处置是长久以来困扰基层公安民警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典型案例凸显出噪音扰民问题处置不及时、不彻底带来的危害性。公安机关要处理好噪音扰民类问题,不仅要解决各类噪音扰民情形的管辖权问题,还要填补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解决基层民警处置此类警情时存在的技术能力难题。从警情处置的角度出发,要求各单位在处置相关问题时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噪音扰民警情处置提供法律支撑;明确民警在噪音扰民警情处置中的地位,全面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引入分贝测试仪等技术设备,为噪音扰民问题的准确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暴恐事件中民警临战处置能力维度和指标进行设计和筛选,并运用数学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暴恐事件中的民警临战处置能力分为三个层次,二阶维度因素包括现场处置能力和准备能力,三阶维度因素包括指挥能力、武器警械使用能力、配合能力、评估预判、装备准备和预案准备能力等六种能力;二是指挥能力和武器警械使用能力是影响暴恐事件中的临战处置能力的主要因素;三是民警评估预判、配合、装备准备和预案准备能力在暴恐事件的临战处置中也具有一定份量的权重。根据不同因素特性,提出应加强不同临战处置能力的针对性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醉酒类警情在110接处警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但现行法律对醉酒人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的规定比较概括,缺乏程序操作性。在此类警情中,处置民警常常面临着如何最大程度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社会安全与现行法律缺乏具体操作程序的矛盾。在分析保护性措施的法律属性、必要性和程序缺失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适用条件、证据固定、适用方法、适用场所、适用期限及权利救济六个方面提出警察对醉酒人采取保护性措施程序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派出所民警在处置醉酒类案件时,存在着以下一些难点: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造成民警执法困难;民警缺乏证据意识,不注重现场取证;具体适用约束措施时存在方法不全等问题;对醉酒者控制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实际情况等。对此,在构想对醉酒者进行处置模式时,首先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要加强现场取证和记录,为保护民警、打击违法行为做准备;第三,要通知醉酒者的家属或亲友,这应当是对醉酒者约束的前置程序;最后,在采取约束时,要进行约束方法的创新,明确约束的期限和地点,注意警械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必须坚持"三个慎用"原则。提出"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背景是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依法使用,谨慎使用。因为目前警察不会使用或不敢使用武器警械,所以"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发展、完善应当注意强调两个方面,即软化武器,强化警威。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执法警察在常规警情处置中的强制能力要达到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能体现出公平正义、规范有效执法。当前仍有大量数据显示执法警察在常规警情处置中受伤甚至牺牲,这说明执法警察的强制能力与新时代要求有差距,因此要重视执法警察常规警情处置中的强制能力提升建设。执法警察在常规警情处置中的强制能力缺位主要体现在强制手段与法规条例要求,以及与极端违法犯罪手段不对等等方面。通过分析发现警察个体自身执法条件和警察组织环境会对执法警察强制手段实施带来影响。一方面,要以维护公安法治权力为导向,加强警察队伍自身执法条件建设;另一方面,要以保障警察执法权益为导向,加强公安机关组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部分公安民警在制暴处突等执法勤务中,存在不敢、不愿、不会、不善使用警械的思想和操作误区。一线民警在公安实战中,如何合法、合理地运用警械来加强处置现场的风险控制,快速、准确地打击和制止犯罪,有效控制局面并确保执法安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难题。为此,必须从消除民警运用警械的思想顾忌、强化警械使用训练、制定完善民警使用警械实战操作细则等方面,来解决和克服使用警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警情内容复杂多样化,警情处置工作亟须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日常警情处置中面临着民众对执法不理解、不配合,警情处置不够规范,民警欠缺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健全优化联动协调机制;理清和规范各类警情的处理方法及流程,强化考核与监督;加强民警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充实派出所警力,配齐处警装备,从优待警;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联系,改善民警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3.
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各类重特大突发案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是各级公安机关永恒不变、常抓常新的课题。在应对的具体情形中应该注意把握"准"字诀,在应对原则中应把握"要"字诀,在警情搜集编报中应把握"全"字诀,在应对措施中应把握"实"字诀,在警情运转中应把握"快"字诀,在应对处置责任划分中应把握"明"字诀,在利用"专家"辅助决策中应把握"辅"字诀,在指挥联勤中应把握"集"字诀,在综合手段支撑中应把握"合"字诀,在应对处置能力培养与提升中应把握"勤"字诀。  相似文献   

14.
地铁作为典型的人群密集空间和狭窄空间,刀斧类暴恐袭击事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这种环境中使用枪支易对周围群众造成伤害,而徒手控制又需要一定的技能,因此警械控制才是最理想和现实的控制手段。如何在这种特殊空间环境中使用有效的、合理的警械技战法,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结合一线公安民警执勤过程中的现实困惑,制定出一套适合在地铁环境中使用警械的技战法,希望能为一线民警的现场处置和院校的徒手防卫与控制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准确使用,是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有效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本文从使用警械武器的法定事由、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合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具体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旨在提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合法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警察对妨碍流行性疫情防控行为的成功处置是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开展及全面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警察对妨碍流行性疫情防控行为的处置工作具有感染风险大、对抗性较强、警情不确定性较高、协调难度大等特性,因此,警察应注意了解疫情防控公安执法环境,正确把握涉疫警情现场执法处置原则、执法处置理念、警务处置战术策略,合理运用"1+6+X"战术,保证快速、精准、安全、有效、规范地处置妨碍流行性疫情防控行为。  相似文献   

17.
派出所作为社会治安的保卫者和促进者,如何大力提升基层派出所处置复杂、疑难警情能力是主动应对现实斗争形势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有利契机,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需求.结合一般警情的处置流程与规范,将复杂警情的处置按照处置前、中、后三个阶段划分,并从执法语言应用、科学灵活的处置策略、法律法条的正确适用等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溺水警情不断增加,溺水死亡时有发生。从溺水警情发生的起因、处置过程及结果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对处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配备专业装备及多部门的团结协作等实践性建议,提高当前基层民警溺水警情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三个慎用"是指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必须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与慎用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必须准确把握"三个慎用"的内涵,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好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公安民警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培训、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公安民警对加强依法使用枪支的培训需求最大,训练场所和武器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机制严重不合理。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短,培训频率低;警械武器使用管理中警械武器的保管、使用申请程序、申请时间不科学,影响警务实战的需要;警械武器的使用率低,实战能力低,警械武器使用意愿低,存在心理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