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责任政府: 现代政府管理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责任政府的目的在于如何保障国家权力主体及广大公民对政府部门及其行政行为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在当代世界上,政府责任已经成为民主政治体制国家的重要标志.加强构建责任政府,有助于我国政府转变思想,以实现职能,以更好地应对入世,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道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光 《理论前沿》2003,(21):37-38
社会的变革必然反映在道德领域,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模式及其行政人员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反映在行政道德上。行政道德,即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价值观念、善恶标准及行为规范。在我国,行政道德的表现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从社会导向上看,行政人员处于社会的主导优势地位,因而行政道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导向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道德建设也应坚持与时俱进,要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立公正、诚信、廉洁、勤政、高效、依法行政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公共行政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趋向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体系,通过其正常运作,确保国家权力主体能对行政部门及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一般公共行政的责任体系主要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及其各自运作机制,健全的责任体系及其良好运作对于坚持公共行政的责任原则和建设责任政府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政道德责任在政府责任的各种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公共行政的属性、行政道德责任在构建责任政府中的地位、政府规模日趋膨胀及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责任和行政权力的分离、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等方面剖析了行政道德责任的缘起,并提出了行政道德责任实现的法制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机制及行政伦理人格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5.
宪政的民主与法治性在本质上必然要求政府承担责任。责任政府作为宪政的控制机制 ,要求政府不仅承担传统意义上的消极权力责任 ,即由于滥用职权和怠于行使职权所产生的责任 ,还要承担积极的责任。政府有责任积极的回应、满足公民的要求 ,同时对公民承担自身行使权力而带来的对公民权利的保证责任 ,向公众承担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传统行政权力控制模式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限政府”,而在现代社会“有效政府”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控制。既要对政府权力的滥用进行严格的控制,也要激励政府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种融合实体与程序的综合控制模式表现为三个方面:法律规定行政主体的职能目标;法律设置行政程序控制行政权的运行过程;法律规定行政主体违法的责任及对公民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和民主行政之间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要的不在于预设的规范和特定的模式,而在于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体现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在本质上,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民主行政实质。在实践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民主行政维度主要体现在以追求公共利益为核心理念,实行服务行政、阳光行政、领导行政、法治行政、回应行政。  相似文献   

8.
由于为人民服务与依法行政的理念所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就应该对其所有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如何确定政府在行政决策中的责任,政府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以及如何追究政府行政决策的责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责任政府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首要目标,其实质是要建构科学而有效的责任控制权力机制。因此对政府权力与责任关系的理论探究是责任政府建构中首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以社会契约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对政府权责关系的理论追问中,指出公众权利是政府权力和责任的源头,政府权力异化是导致政府责任缺失的根源,分析了以责控权的逻辑,并在行政运行过程中解析“权责一致”原则的特定内涵,从源头上澄清认识上的分歧,为实现政府权责关系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问责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问责制不是要强化官僚制,其创新之处应该在于,把纯粹的下级对上级负责变成权力行使者对权力所有者的负责,即政府官员对人民负责。行政问责制应当成为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契机与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视域下,为实现行政人员责任总倾向于以"人性善","人性恶"作为逻辑思考起点,从而得出"制度论"和"道德论"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单一的理解维度并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使得行政责任所不可避免的逻辑困境和矛盾冲突不经意的被忽视了。行政责任的内在逻辑悖论和自相矛盾的行为选择,从根本上抑制了整齐划一的行政责任体系的形成,也限制了行政人员负责任的行为,增加了行政责任回归实现的难度。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以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作为分析的视角,从权利,组织,体制三维度审视,揭示行政人员责任实现的基本困境,顺着其内在理路和意蕴的领悟,找到实现行政人员责任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责任政府是对传统权力政府在根本上的一种颠覆,它强调责任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权力是政府履行责任时的一种附属工具。从权力本位走向责任本位,是现代民主发展的结果,也是民主价值的理性回归。构建理想的责任政府离不开相关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仍然在于完善行政问责制和责任监督体系,推进防止利益冲突相关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权即政府权力,是维护社会治安之必须,维护和谐社会之必须。无公权则无法协调社会秩序。但是公权与私权之间具有不平等性,享有对公民个人的支配权,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公民相对于公权本来就为弱势群体,公民个人无法与之相抗衡,往往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极易受到侵害。如果公权被滥用,将对国家、集体和公民利益造成超乎任何犯罪的损失。因此,要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以防止其滥用和越权行使以保障基本人权,防止权力异化损害人民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诚信应不仅是道德的要求 ,而且应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诚信从道德到法律 ,并且在行政法中立足 ,是由于人民对政府的伦理要求提高、现代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力的性质和行政行为的效力理论、行政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政府诚信缺失的现实以及现代行政法理论的发展等多方要素综合的必要和必然的结果。目前 ,行政诚信原则已在我国一些法律中确定 ,随着行政法治的发展 ,这一原则必然贯彻到各种行政行为中 ,实现其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责任行政机制略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治社会,就是责任社会,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权力就必须有责任,行使行政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营造责任行政机制是行政法治的内在要求,合法与合理是责任行政机制的基本准则,而确定责任主体是责任行政机制的关键。只有建立责任行政机制,才能达到行政领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论政府服务与政府执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的性质和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决定了服务是政府的天职,法律的本质决定了执法是政府服务的基本方式。服务与执法目标和本质一致,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服务与执法统一的基础是公民本位或人民本位的行政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公民问责:价值、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问责,是以个人权利制衡国家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并预防政府官员失责行为的发生,其法理依据在于"权为民所授"。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公民问责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践行公民问责的有效途径:增强公众问责意识,塑造行政问责文化;建立信息平台机制,畅通问责渠道;完善公民问责法律制度,保障公民问责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18.
具体行政行为又称采取行政措施的行为,是行政机关依据权力机关立法赋予的职权,在法律、法规确定的原则和范围内,对相对人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行为。正确认识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对于识别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措施的行为是否合法、适当,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相统一的社会属性 行政行为是国家意志在行政领域的指向和体现。具体行政行为则是行政机关依据宪法运用公共权力,通过采取行政措施,对社会生活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基础活动,必然地表现为全社会自上面下地从政府到公民、社团的行政管理走向。而行政管理的权威,取决于行政机关必备的法权要素的总体合成。其一,政  相似文献   

19.
行政责任制度,就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通过对自身职责的履行为人民谋取利益,否则,就将承担相应的后果。根据现代行政学原理,权责必须一致。如果政府或者工作人员不对自己行使权力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可能导致不用权力(如消极怠工)或者滥用权力,这都会降低政府行政管理的绩效,最终使社会受到损失。本文试图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责任机制及其动态效应作一粗浅的分析,并对完善行政责任机制的途径和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一、地方政府行政责任制度概述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相似文献   

20.
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拓展的逻辑与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民主给人民管理国家、维护自身权利设定了制度框架,提供了权力运行的政治基础。在政治民主的约定和规范下,只有最大限度地实行行政民主,让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渗透到行政权力行使的始终,实现对行政权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消极控制,才能使行政权力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是行政民主的主要制度特征。把握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演进的历史逻辑,通过理念嬗变、组织结构扁平化、权力下移、运行机制完善和电子政务的推行等手段,适时适度地推进行政制度和体制变革,加快行政民主化进程,是当代各民主国家面临的共同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