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民族思维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产生于文化之中的,英、汉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由于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的不同的文化而大相径庭。通过对比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反映英、汉语言中的各方面的不同,进而从这些方面来探讨英、汉语言在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特征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从英汉语言比较角度分析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差异。英汉语言句法映现出,英语国度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逻辑的,而汉语国度的人思维特点是整体-意境的。从语言构造模式看,英语国家民族与汉民族的思维差异体现在:英语民族呈直线思维,汉民族呈曲线思维;英语民族惯用名词陈述,汉民族惯用形象表达;英语民族重分析性形式逻辑,汉民族重整体性辩证思维;英语民族注重客体,汉民族注重主体。  相似文献   

3.
字母词在中文媒体语言中的渗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是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领域的一个反映.这一现象既是英汉语言大规模接触的语言结果之一,又与社会经济全球化、英语国际化、英语具有较高市场价值有关,还与我国宽松的社会语言环境、宽容的社会语言态度、较强的外来语言文化认同感密不可分.主流媒体应担当起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的职责,理性规范使用字母词,营造利于媒体语言应用和汉语健康发展的良好语言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皮小卉 《新东方》2007,(4):53-5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根植于文化现实之中。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它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次序之外,还广泛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使语言凝炼、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数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出的不同或是相似的意义和作用,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汤飞宇 《求索》2014,(7):74-78
艺术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一种心灵化构成和想象性观念成果,即人类以“美”的方式反映与表达自身世界的一种文化生成,体现和反映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观念。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反映世界的文化符号,承裁着一个民族自身“调适环境”的思维观念与情感态度,并且这种符号化的创造性构成总是在具体的世界关系表达中,延伸与丰富其隐喻替代与象征表达意义。民族文化的不同存在直接影响与决定着艺术的符号生成方式与象征表达方式,并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成果,人们正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来认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刘坛孝  张承安 《求索》2012,(12):111-113
宗教思维的运行主要通过语言的导向来实现,宗教现象是一种语言现象。宗教语言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核心内容包括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隐喻性和认知的无意识。体验哲学持语言体认观,认为宗教语言是人脑心智体验宗教语境的主观化产物。宗教语言的建构以隐喻性思维为体验方式,是人脑心智把世俗语言域的某些属性映射到宗教语言域的过程;宗教语言的建构以范畴化为体验手段,是无意识认知在宗教语境需寻求替代依恋对象的过程。宗教语言是反映权势关系的心智网络建构体,权势关系的构建是认知体验的主观化产物。  相似文献   

7.
孙丹飞 《创造》2003,(8):44-44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由不同民族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心理素质不同,其接受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程度自然不同。这“五个不同”决定了多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中更要贴近民族地区的实际,贴近民族地区的生活和贴近民族地区的群众。第一,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民族干部队伍。发挥他们与本地区、本民族人地两熟,语言相通,情感相连的优势,做好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柴磊  刘海燕 《青年论坛》2010,(1):141-145
指称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体现的是语篇中指代成分与指称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类型不同的语言,有着迥然不同的词汇文法体系,再加上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语言中的指称词语在用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应导入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注意英汉指称词语的不同特点,尽量减少或消除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干扰。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中的品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名称是产品商标的重要部分 ,在产品宣传、市场开拓、消费者认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品牌名称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战海  李洪燕 《新东方》2008,(2):58-59
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脊梁。没有语言,思维无法定形;没有思维,语言就不具备多功能性和丰富性。英语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思维模式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中国和英美等国在文化背景、传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从而在语言上会采取不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
傲金才仁 《前沿》2014,(11):221-222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抽象和概括的反映,是语言文化中的显著特征,一种语言的词义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哲学、心理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蒙古语中含有传统文化意义的饮食、自然现象、数字、颜色等词的研究,窥探蒙古族社会文化生活及思维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语言符号结构和符号系统是该民族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它不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也影响着一个民族对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认知.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学说,它本身就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性。广告中的商标翻译应力求表达准确,达意。本文指出,商标翻译的准确性不在于是一种一一对应的词意、句意的转换,而是在于把握其不同社会文化、语言、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在商标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要反映出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方言在当代小说中的叙述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方言在当代小说中的叙述功能田中阳方言在当代小说创作中所发挥的艺术功能,鲜明地体现在它的叙述功能上。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语言是小说叙述方式最基本的要素,它制约甚至决定着叙述方式、这体现着语言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是某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反映这...  相似文献   

15.
语言功能和语言本身严格说来不能混同。人类在礼会生活中由于需要某种东西来协调和整合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构建一个有利于生存的和谐社会,才创制和发明了语言。是语言所应承载的功能决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语言的表层功能多种多样,但都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体现民族精神的终极功能。每一种民族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履行语言的功能以使本民族和民族之间的人们能和谐共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所有的语言一样,是带有普遍性的特殊性,具有必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汉英语言中都有非常丰富的表示色彩的词语,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认知心理,汉英民族具有不同的色彩偏爱。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形成这种偏爱的深层原因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反映和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长期以来的文化形态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它存续着地域的历史文脉,彰显着独特的神韵、性格和品位,并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历久弥新。按照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范式,通过对现存地名文化资源的梳理与研究,挖掘地名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历史人物、历史沿革与重大事件、神话与传说、地理环境、驻军营卫、社会心理、民族和宗教等诸多信息,既有助于了解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人文风貌和地域风情,也可由此窥探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审美特点和文化体验,在充分揭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促进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黄永华 《前沿》2006,(7):210-212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任何语言都有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其民族的文化本质和价值观念。本文将阐述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同之处,并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不同的文化视阈内,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不同,各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义等存在很大的差别,跨文化中的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思维方式与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它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不同的思维方式将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当然。在理解文本时,"前见"的介入,也会使文化融合中的文化误读成为可能。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中异质文化的冲撞,确保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应该强化文化移情和注重文本翻译的适当形式,这是跨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理解民主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理性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一是经验主义的、现实主义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在理解民主上的差异,也形成了理想中的民主与现实中的民主的冲突与矛盾。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树立新的民主思维方式和民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