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肯定了党代会常任制的做法和作用,对开展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红河州自2004年起,先后有蒙自、泸西、石屏、元阳、河口、个旧6个县市开展此项工作的试点;从今年起,州级党代会也试行了党代会常任制,州县两级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与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唐靓 《理论文萃》2008,(4):53-58
党代会常任制,是在党代会完成换届选举后,作为党代会主体的代表和作为党代会组织载体的相应机构在其任期内发挥作用、行使职权的一整套制度规范的总称。党代会常任制自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探索至今已经近四十年了,中间虽有曲折,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市委决定,开展区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而在此之前,巴南、双桥等地的党代会常任制探索,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4.
党代表直选制:地方党代会常任制的重要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萌 《探索》2007,(4):43-44
党代表的产生是涉及地方党代会常任制的权威性、合法性以及动力来源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党代表直选制,有利于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建立党代会的权威,是党代会常任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全党合力,是党代会常任制的动力性制度安排;有利于减少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阻力,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是党代会常任制的可行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其着力重点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我们应正确认识党代表任期制的含义和意义,严格规范党代表的权利职责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党代会常任制的常设机构,正确规范党代会在党内外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在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党代表常任制的问题。改革开放后重新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十六大后,进行了广泛的试点,尤其是在制度创新上成果卓越。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也对党员和党代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县市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成效显著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党代会常任制与党内民主其他制度改革的关系问题 ,党代会常任制下代表作用与制度成效关系及党代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问题 ,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张萌  刘石营 《唯实》2008,13(5):14-16
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未能在一些关键性环节实现突破的重要原因,是没能真正厘清党代会常任制与党内民主、党员主体地位、党代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定位,就要看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而党代会制度又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根本性制度安排,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则是加强和改进党代会制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制度,它缘起于党的秘密斗争时期,在党的八大上有短暂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试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党代会常任制在激发党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党内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要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还需在机制体制等深层次问题上继续突破.  相似文献   

10.
深入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就必须首先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做法和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改革不配套,试点中也暴露出一些亟须抓紧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1.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党内民主的发展需要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支持。党代会常任制也为党内民主提供了新的发展点,为党的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一、党代会常任制试点 1、试点背景 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就作出了“中共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这样一个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县、市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基层党代会常任制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浦东新区从2002年35开始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在全区25个镇全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总结浦东新区镇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深入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提出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要求党代表资格常任,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一致;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作这样的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党代会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在同级党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作用,保证党代表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联系群众、参与决策和实施监督的作用。作为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党代会常任制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党委会制度是党代会职能和权力的延续,是党的领导体制架构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中央对完善地方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思路十分明晰:从实行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到将来全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并建立其常设机构,实现党的权力中心向党代会回归。  相似文献   

16.
问:编辑同志,您好!刚刚闭幕的党十八大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什么是"党代会代表提案制"?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3,(6):42-43
<正>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根本制度,也是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早一批探索推进党内民主的基层县区,长春市朝阳区委在2003年开始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2006年正式实行了党代会常任制,2008年,又成为全省三家基层党内民主综合试点之一。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党代表提案制"作为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项重大完善措施,标志着今后党代会代表对党的大政方针等可以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挥监督功能是党代会常任制的重要使命之一,既是党代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体现权力来源与授予,也是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在政治特征。从现阶段看,党代会常任制履行监督功能是提升党内监督机构政治地位和增强党内监督机构履职能力的有效途径。与非常任制相比,党代会常任制发挥监督功能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即监督体制的正当性、监督制度的集约性以及监督过程的透明性。从实践层面看,要有效行使党代会常任制的监督功能,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调整权力结构、突出监督主体、提高常任制试行层级和范围。同时,党代会常任制发挥监督功能还应该从组织和制度形式进行完善,从组织形式上要设立常任制的常设性组织、完善代表联系性组织,从制度形式上要健全质询制度和报告审议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党代会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形式。党代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党代表在党代会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党代会应有的地位和权威体现不够。完善党代会制度:一要坚持以党代会常任制为改革取向,提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层次,着力推进党代会制度实现“质”的飞跃;二要适时吸纳试点的积极成果,从党代会选举、提案、审议、代表作用发挥、监督制约等方面,着力推进党代会制度创新在“量”上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