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既不破坏原始物证又能快速判定性别的方法。方法 在X线观片灯下 ,对 17~ 18岁 190例男、女性肘关节正位X线片 ,用直尺进行 6项指标的测量 ;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判定肘关节性别的函数式。结果 统计学计算 ,所测量的 6项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所建立的函数式可用于判定性别。结论 应用肘关节正位X线片判定性别 ,是一种准确、简单、快速、便于掌握、易于推广且不破坏原始物证的方法 ,本方法经检验适合基层办案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汉族人甲状软骨X线片特征判定性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甲状软骨X线片中骨化特征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对142例已知性别年龄的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男73例,女69例)进行软X线摄片和(或)普通X线摄片,按男女性别分成两类,观察骨化发生的部位、扩展的顺序及骨化形态学变化特点,找出两性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两性间甲状软骨骨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中国汉族成人甲状软骨的性别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数字X线摄影方法测量跟骨,评估5项测量指标在法医学性别判定中的价值。方法393例受试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334例(男性148例,女性186例),验证组59例(男性26例,女性33例)。每一受试对象按照规定投照方法摄跟骨侧位DR片,分别测量5项跟骨长度指标。方差分析检验实验组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Fisher判别分析及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建立性别判别函数。验证组样本数据回代,前瞻性评估判别效能。结果5项指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建立了6组性别判别函数,性别判断正确率在78.4%~88.9%之间;回代检验,判断正确率在79.7%~86.4%之间。结论跟骨侧位数字X线片5项长度测量指标代入判别函数进行性别判定的方法可为法医学个人识别中的性别判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肩关节X线片的骨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肩关节X线影像与年龄间的关系。方法对太原地区267名年龄在12~22岁的青少年拍摄肩关节X线片,根据X线片上的不同年龄特征,筛选出5个与年龄变化密切相关的影像标志点,进行分级评分,提出了肩关节X线片判定年龄的观察指标及分级标准,并使用SPSS包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了利用肩关节X线片判定青少年年龄的判别方程。结果判别方程y=9.517+0.518x1+0.913x2+0.465x3+0.436x4经方差分析,F>0.01,回归高度显著。将全部样本进行计算机方程回代检验,符合率为±1S72.01%,±2S96.3%,其结果达到了设计与统计学要求。方程具有实用价值。结论本项研究证实了青少年肩关节X线影像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为司法鉴定时根据肩关节X线片判断年龄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人类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X线检查在法医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常常遇到骨损伤的情况,除了用临床检查的方法对被鉴定人进行检验外,还需借助于X线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能肯定或否定骨的损伤情况,给鉴定与治疗提供依据.在法医实际工作中,除了审查医院的X线检查报告单,有时还要直接观察X线片.据此,就法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X线诊断学知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血痕性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血痕性别鉴定中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20例新鲜人血及20例1-2年人血痕的X、Y染色体采用双色荧光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人新鲜血,男性X、Y信号检出的完整率为98.8%,其中Y信号的检出率为100%,女性X、X信号检出的完整率为96.5%;1-2年人血痕,男性X、Y信号检出的完整率为88%,其中Y信号的检出率为90%,女性X、X信号检出的完整率为80%;40例血液(痕)性别检测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鉴定血痕性别。  相似文献   

7.
骨折法医鉴定中常规X线与CT漏诊、误诊的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常规CT检查技术对骨折漏、误诊的影响。方法对366例已接受普通X线或常规CT检查的骨折法医鉴定者行MSCT扫描并行对照性研究。结果骨折法医鉴定中普通X线、常规CT漏、误诊率分别为40.83%和29.73%,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4.69,P<0.05)。二者漏、误诊病例中与技术因素相关者分别占66.29%和88.63%,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7.58,P<0.01)。结论普通X线与常规CT的设备和技术缺陷与失误是造成漏、误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具有分辨率高、成像清晰、可进行三维重建等优点,对骨骼和牙齿的成像效果较好。近十年来,国外有学者将其用于推断年龄和身高,判定种族和性别,在相关文献中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并对这些方法和数据在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估。笔者对近几年发表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法医人类学科研和办案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亲权鉴定案件中Amelogenin等位基因丢失的案例,探讨Amelogenin等位基因丢失的类型、机制以及对性别鉴定的影响和应对方法。方法选择经Si Fa STRTM 23plex DNA身份鉴定系统检测,女性出现Amelogenin X的峰面积与相邻杂合子峰面积一致或低于相邻纯合子峰面积的1/2,男性出现Amelogenin X丢失的样本,进行X-STR分型及Amelogenin X测序,同时对出现Amelogenin Y丢失的男性样本,检测Y-STR分型及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SRY)进行验证。统计Amelogenin等位基因丢失的类型及丢失率,分析出现变异的机制及影响。结果 1例男性Amelogenin X等位基因丢失,经测序证实为引物结合区突变;4例女性疑似Amelogenin X等位基因丢失,经测序证实出现引物结合区突变的仅为1例。7例男性出现Amelogenin Y丢失,其中SRY阳性5例,SRY阴性2例。5例SRY阳性案件中4例可检出部分Y-STR分型,1例未检出Y-STR分型,2例SRY阴性案件均未检出Y-STR分型。Amelogenin等位基因丢失率约为0.029%。结论 Amelogenin X丢失不影响性别判定,Amelogenin Y丢失可能对性别造成误判,需要检测Y-STR或SRY来明确性别,对于未检出Y-STR分型且SRY检测为阴性的"男性",建议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性别分化相关基因检测以进一步明确性别。  相似文献   

10.
由X线片判定损伤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X线诊断对骨损伤研究是不可少的手段。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我区62例162张X线片的分析结果。资料 62例死伤者,男44例,女18例。年龄20岁以下者9人,20~40岁者31人,40岁以上者22人。7例为交通事故,55例为日常琐事引起撕打致伤;死亡2人(1例死于迟发性脾破裂,1例死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部感染);锐器伤  相似文献   

11.
骨盆损伤鉴定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Dai LY  Hong X  Bao CS 《法医学杂志》2006,22(4):311-312,314
目的通过研究骨盆结构和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盆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出建议。方法研究数例法医学鉴定中骨盆损伤的案例,结合骨盆环的生物力学和骨盆损伤分型,并对X线透视、X线摄片检查、CT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四个骨盆损伤案例都是多发损伤,通过X线和CT检查均能满意地确认。结论结合骨盆致伤方式和生物力学,注意被鉴定人是否存在多发伤,来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正确评价骨盆损伤。  相似文献   

12.
Tan QF  Gao SH  Huang FJ 《法医学杂志》2007,23(5):332-334
目的 通过头颅CT片研究性别识别的方法.方法 在头颅CT片测量头颅多项指标,应用各个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性别判定方程. 结果应用颧弓间距指标可以建立一元方程:Z=-69.051 0.521X1,p=1/1 e-z.应用多项指标可以建立多元方程:Z=-115.873 0.585X1 0.119X4 0.254X7 0.229X8 0.101X6,P=1/1 e-z.结论 根据头颅CT片进行性别判定时,最好是测量多项指标.在指标不全时,就只需测量颧弓间距,也可以有较好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Zhang W  Wang JW  Hu YL  Zhu JH 《法医学杂志》2011,27(1):39-42
目的 评价X线、CT、MRI及CT气-碘双对比造影4种方法在肩关节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肩关节损伤患者行X线摄片、CT扫描、MRI成像与CT气-碘双对比造影检查,观察、分析4种方法所得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摄片对骨折的诊断率为52.8%,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为0%;CT对骨折的诊断率为72.0%.对软...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重建在寰枢椎损伤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患者的螺旋CT重建图像,并与CT平扫、X线片比较。结果7例齿状突骨折中,X线显示4例,CT显示5例,CT重建确诊7例,且清楚显示骨折移位情况;6例X线、CT显示寰枢椎左右间隙不对称,通过CT重建排除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枢外侧关节脱位1例,CT重建可清楚显示,而X线片和CT平扫均未能显示;寰枢椎畸形3例,分别为齿状突、后弓缺如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2例,CT重建均能清楚显示,而X线、CT均误诊为齿状突骨折、寰枢椎半脱位。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的影像学信息,在寰枢椎损伤与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者们在骨骼的性别推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的手段已由过去的肉眼观测发展到采用x线检查、显微镜检测、生化检测、计算机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等多项新技术,推断性别的准确性也有提高。本文从形态学、统计学、生物动力学等其他方面综述了髂骨性别推断的研究进展,并对髂骨性别推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肋骨骨折常见于胸部外伤,但在首次X线诊断时又极易出现漏诊[1]。如何及时准确诊断和确定移位情况对法医鉴定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82例临床经首次X线摄片怀疑肋骨骨折的伤者进行螺旋CT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肋骨骨折,为法医及时、准确鉴定提供证据。1临床资料82例伤者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照片(常规正位、侧位或透视下点轴位片)和CT扫描二、三维重建照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的伤害案卷宗。伤者均因胸部外伤,经首次X线摄片疑肋骨骨折。男性伤者52例,女性30例;年龄8~72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物为拳击、脚踢、棍棒及摔跌;主要临床…  相似文献   

17.
<正>1 案例资料某男,15岁,学生。2003年6月24日被打伤住院治疗。住院查体:左肘关节伸直功能受限;右前臂下段内侧稍肿胀,右前臂活动时疼痛明显。右臂X线片示:右尺骨骨折。6月28日行右尺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28日左肘关节X线片示:左尺骨鹰嘴骨折。7月14日X线片示左尺骨鹰嘴骨折线较前模糊。次日再行X线片示:左侧鹰嘴后方可见游离状高密影,与右侧肘关节比较形态相似,考虑:先天发育异常,双侧鹰嘴部陈旧骨折。7月23日行左尺骨鹰嘴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畸形矫正术。出院诊断: ①右尺骨下段骨折;②左尺骨鹰嘴陈旧性骨折。  相似文献   

18.
肋骨骨折的B超检查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36例肋骨骨折的 B超检查与 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对临床症状体征明显而早期 X线检查漏诊或诊断不明确的肋骨骨折伤者 ,应用 B超检查可以弥补 X线检查的不足 ,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为法医临床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X线片的同一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对活体进行骨骼的X线片同一认定,早有人进行研究,一般多从骨骼形态、骨质密度,以及骨板、骨缝[1]、骨小梁排列入手,区别或提出认定依据。对于颅骨的个人识别,还观察鼻旁窦的形态[2],来区别个体间的差异。本文作者根据不同年代拍摄的头部侧位X线片鼻部以下的某些角度和距离,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进行比较,旨在为法医临床活体检验和法医个人识别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122例鼻部骨折X线和CT诊断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在鼻部骨折诊断中的优点。方法 观察 12 2例鼻损伤伤者的鼻部CT和普通X线片 ,对鼻部诸骨骨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 2例鼻部骨折 (鼻骨骨折 3 2例 ,上颌骨额突骨折 3 3例 ,鼻中隔骨折 9例 ,多发性骨折 48例 )均经CT认定。其中 40例因X线片漏诊直接通过高分辨率鼻骨CT薄层扫描认定 ;82例通过鼻骨侧位X线片显示有鼻部骨折 ,因存在骨折类型认定不准确和 /或有漏诊鼻部其它部位骨折可能 ,通过鼻骨CT认定。结论 鼻骨侧位X线片易漏诊、误诊鼻部骨折 ;鼻骨CT能避免鼻部诸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 ,且骨折认定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