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公安研究》2009,(1):87-87
吴卫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公共利益是国家启动征收征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法律还未就公共利益作出相应规定,以至政府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被认定为公共利益,导致征收征用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合法进行征收征用,合理维护公民权益,正当实现公共利益,有赖于法律规范公共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界定公共利益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的逻辑起点——公共利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慧涛  饶圆 《电子政务》2006,3(5):74-80
无论从现实还是学理角度,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或缺性,被公认为是维护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社会公共利益是相对于个体利益而言的,所体现的是整个社会总体利益。公共利益可以看作是政府产生和行为的基本动因和基本方向。电子政务则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而在信息社会中的一种理性选择,是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仁春 《前沿》2011,(22):55-58
作为价值理念,公共利益具有规范性和抽象性,是一个关涉政治正义性与政府合法性的基石性概念,政府的规范目的应当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但一旦进入到事实层面,公共利益就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在多元利益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公共利益并非脱离个体利益之上的抽象之物。在多元社会中,公共利益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民意的充分表达才能赋予其现实内涵的。  相似文献   

4.
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利益的内容亦不相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公共利益隶属于政府利益,公共利益是政府利益的本质。公共利益蕴含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全部必要性,因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官员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与官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存在持久的冲突,并导致政府失灵,进而得出结论是: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政府应尽量减少干预,最大限度地约束政府的权力范围。但是笔者以为,对于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官僚制业已达到极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适用的而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对于我国而言,减少干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因为"后发外生型"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政府的大量干预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共容机制,这样政府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反而更能促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公诉职能从来就不应只放置在狭隘的刑法范畴,而应放置在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实现的宽广范畴内。检察机关是当下最可能和最有实力的公共利益起诉、追诉主体,民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正当的,司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公共利益在政府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之间又存在潜在的矛盾性。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兼容发展,首先应承认并尊重合理的政府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其次,从法律上进行规范,有效遏制政府自利行为的恶性膨胀,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此外,还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采用伦理规范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制约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公共利益在政府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之间又存在潜在的矛盾性。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兼容发展,首先应承认并尊重合理的政府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其次,从法律上进行规范,有效遏制政府自利行为的恶性膨胀,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此外,还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采用伦理规范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制约行政人员。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政策之公共利益实现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在实现过程中总会遭遇种种显性或隐性的屏障。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公共利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存在着诸多被人们忽略的困境:对少数人利益的忽略影响公共利益实现的真实与完整;公众偏好伪装影响公共利益的可信度;政府利益侵占公众利益的实现空间;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导致公共利益整合受阻;政府回应的不足影响公众对利益表达的参与;公共利益词语叙述中的语义偏离。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利益要求是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动因。政府从政人员也有其合理而正当的利益要求。文章指出,要搞好我国的廉政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廉政利益机制,通过廉政利益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来推动和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08,24(6):59-61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追求公共利益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市场机制介入医疗卫生领域,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卫生事业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应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应有效履行传统的责任和职能,而且还意味着政府应创建和完善有利于公共利益维护与增进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杨龙 《思想战线》2005,31(1):8-12
政府失灵来自政府本身的缺陷和政府对经济的不恰当干预.克服政府失灵首先必须避免政府职能越位和政府缺位.原则应是政府补充,而不是代替市场.其次应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市场导向型政府.同时在政府内部引入激励机制,使政府像企业那样思考.为了避免由于政府干预经济而带来的外部性问题,应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于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导致的低效率和不公平问题,解决的思路是设法降低公共福利制度的运行费用.对于利益集团操纵政策带来的不公平问题,解决的思路是修正公共政策的决策规则,约束立法行为和决策行为.其目标是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论法律中的公共利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共利益”是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常见的法律范畴。表面上看,法律上业已对公共利益做出了规定,但是,公共利益的主体不明确,又没有自己确定的、具体的内容,这样增加了认识上的混乱。我们认为公共利益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两大特点,它应该包括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两层含义,在法律上和法律实务中应当正确处理公益与私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并非所有利益都可以得到法律当然的保护。只有利益的内容成为立法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时,其合法化才有望成为可能——即升级为法益。法益是立法的唯一指向针,只有抓住了利益价值的分辨原则,才能实现立法、司法的价值目标。法益概念及特征仍在各国法学家探讨之中。国外法益论著颇丰,而我国探讨法益者甚少。为传扬法律活动意义,明确法律活动目标,推进法益观念确立,特作此文。  相似文献   

15.
竞争诉讼具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主体广泛、成本较低等基本属性,需要实体法支撑,具有较高的程序价值,虽存在影响竞争诉讼实现的情况,但应构建起诉主体、竞争审判机构和特殊的竞争诉讼制度,并在非利害关系人起诉、调解、诉权处分等方面做出程序安排。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社会风险的不断加剧、不可逆转损害后果的频繁出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应局限于事后的补救性救济,而应当积极拓展其预防功能,将隐患消弭于尚未发生之际是生物多样性预防公益诉讼的应有之义。就现行司法救济体系而言,尚存在法源理论上的不相妥协、立法维度上的事后救济为主、司法实践中的固守谨慎等鲜明特征。因此,应当在风险预防原则与比例原则的引导下,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专门立法、明确“重大风险”判断基准、完善生物多样性多元保障体系、打造查、审、执相互贯通的全链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与中国地方政府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结构重构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最重要、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对地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已经成为影响地方政府善治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群体的重要特点、利益群体对地方政府善治的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意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我国已累计出现10余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这些案例既是"能动司法"理念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制度的突破,也提供了公益诉讼的若干原告模式。比较不同模式的司法成本,不难发现,以检察机关为主,以政府职能部门和环保组织为辅的联合原告模式,最易于降低司法成本和分散诉讼风险,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利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依靠政府管理、舆论监督以及传统的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已经不足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更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个公民保护公众利益的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成全 《桂海论丛》2005,21(5):66-68
历史上法律信仰传统的缺位加上现实中法律自身及其实施中的缺陷,导致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匮乏.法律信仰的形成条件应是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良法和良治的结合体,应以行使国家权力机构行为的法治化促生良法和良治,从而达至主体对法律的信仰而不只是被动地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