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谈谈成立宪法学研究会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处理国家事务的总章程。它调整的是国家生活中的带根本性的社会关系,具有最高的法的效力。其他法律都是以宪法为基础,为贯彻实施宪法而制定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所以在法学研究中,宪法学研究处于极重要的地位。宪法学是以国家根本法即宪法的本质、效用、它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宪法学不同于一般  相似文献   

2.
论宪法学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是宪法学的基本问题。因为二者之关系是宪法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及其关系是宪法规范最主要的规定;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宪法思想流变最基本的线索,宪政实践中最基本的关系,宪事法律关系的最基本内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良性协调关系是宪法实现的最根本标志。宪法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宪法学问题的钥匙,是揭示宪法发展规律的指南,是重构宪法学体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3.
陈云生 《法治研究》2012,(1):118-123
一般宪法学上所谓的“机关定位”是指通过宪法把统一的国家机构按其性质和职能分设为各个不同的国家机关。并通过宪法或专门的法律规定各国家机关的活动原则、方式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或抗衡的相互关系。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是“法律监督机关”,这种“宪法定位”既确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又彰显了我国检察机关及检察制度的特色。其中蕴含了我国宪法、宪政、国家机构、司法制度、检察机关与检察制度等一系列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察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检察制度应当着重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弄清它和其他制度的联系和区别。学习检察制度这一章,要切实掌握以下三个重点问题:一、关于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就指明了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所谓法律监督,就是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实行监督。这里所说的法律是广义的,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内。法律监督权又称为检察权,是国家为了维护法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开始了,一本《中国宪法讲义》摆在每个法院业大学员的面前。同志们会问:怎样才能学好中国宪法课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宪法课的教学体系,从宏观上掌握中国宪法理论的轮廓。中国宪法学是法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别是一九八二年宪法为研究对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国家的形式这样一些根本性的内容。对初学中国宪法课的同志们来说,是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阶段。特别是我国自一九五四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来,先后三次修改颁布宪法,经过了一个复  相似文献   

6.
从1979年到2000年12月底的20多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从中央层次立法来看,除现行宪法和三个宪法修正案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71个、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5个,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71个。从总体上看,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说,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与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已经大体具备,为建立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982年12月,  相似文献   

7.
论宪法精神的概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毅 《现代法学》2004,26(2):62-66
宪政离不开宪法的实施 ,但并非所有宪法的实施都必定达到宪政 ,因为有时成文宪法典中规定的内容与宪法精神所追求的理念之间存在矛盾。而宪法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宪法学概念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人本化的价值追求在宪法中的反映 ,它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 ,贯穿宪法的始终 ,并通过宪法原则、规范和规定集中表现出来 ,是宪法的真正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8.
“宪法”词义的界定是宪法学研究的前置性问题,是宪法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基础。宪法概念的学说史梳理,即以“八二宪法”颁行以来大陆学者对“宪法”词义的界定为分析对象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学者们对“宪法”词义界定的多样性、在何种程度上体现出统一性,进而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发现并描述这种统一性。故“八二宪法”颁行以来各种界定“宪法”词义的宪法学专著与教材、法学概论(法理学)教材、法律辞书以及相关学术论文就成为比较分析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中华律师函授中心宪法学在高等院校法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必修课程。怎样学好这门课程呢?这里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思想要重视是学好宪法课程的前提。有的学生认为,当律师或者从事其他法律工作应当学好刑法、民法、诉讼法和经济法,至于学不学宪法则无关紧要。有的认为,宪法学近似政治常识课,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宪法学研究具有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的转变。宪法学过去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 ,现在正转变为一种相对中立的实证研究 ;宪法学过去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 ,肯定自己、否定别人 ,现在则对于外国的宪政理论和经验采取了更加谦虚平和的治学态度 ;宪法学过去只关注宪法文本的规定 ,现在则吸取了宪政发达国家的经验 ,强烈关注宪法文本的实际法律效力 ;宪法学过去仅注重阐释宪法文本所体现的某些抽象原则 ,现在则更关心宪法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最后 ,宪法学过去将眼光放在“人民”、“国家”、“主权”等宏观概念 ,现在的焦点则转移到个人的宪法权利和体现于个案的宪法原则。中国宪法从“人民主权”到“人权”走过的历程 ,实际上标志着宪法学在方法论上从整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的转变。这些相关转变表明 ,中国宪法学正在构建自己的以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为主导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陈玉山 《清华法学》2012,6(5):73-90
国家根本任务乃是立宪者在新时期做出的重要宪法决定,它与宪法的其他根本性内容共同奠定了我国现行法秩序的基础.对于规范宪法学来说,对国家根本任务进行深度解读乃是完成中国宪法体系化作业的必要环节.为了避免对国家根本任务形成孤立化或绝对化的理解,实有必要将之纳入我国宪法的整体脉络中予以界定.与承载着宪法核心价值诉求的国家目的相比,国家根本任务具有手段性和从属性.在规范性质上,国家根本任务乃是我国宪法规范体系内部层次最高的公共利益规定,其与宪法总纲诸条款之间存在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我国各国家机关在具体化和现实化国家根本任务方面承担着不同的宪法义务.国家根本任务的客观法性质使其无法成为公民主张宪法权利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新 《中外法学》1995,(1):64-65
<正>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颁布为解决国家损害事实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如果不切实实施此法,它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它的实施,切实使其运作起来,使其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在我国现实情况下,这部国家赔偿法的运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主要体现在: 1.法律基础 纵观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部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基本法是在宪法、民法、行政诉讼法和其他许多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成熟、发展起来的。早在1954年宪法中,就明确规定:“由于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982年宪法对此重新作了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这条规定是制定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宪法依据。随后,《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何谓根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贤君 《中国法学》2007,2(4):180-189
根本法是盛行于17世纪英国的一个古老概念,表达了统治者须受制于外在权威这一理念,后在主权概念的冲击下衰落。18世纪美国复兴这一观念,根本法成文化为宪法,它强调约束主权的根本法与约束个人行为的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发展了法院实施宪法保障根本法地位的机制,完成了根本法的法律化。德国根本法是真实和实定的协定。根本法概念其后注入基本权保障元素。我国民国和新中国宪法学都继受了这一概念。新中国宪法学理论的根本法观念侧重于强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宪法作为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的优位地位,但基本权保障未得到应有重视,司法实施宪法保障根本法的机制亦不健全。鉴于宪法的政治性,须重新恢复根本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完成当代司法审查和现代宪法维护社会基本价值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对违宪审查体制的介绍和探讨是三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中之重。不过,违宪审查机制并不是宪法的唯一实施途径,更不能说没有了违宪审查就没有了宪法。就我国宪法来说,它的实施更多通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而非通过宪法监督的方式来实现。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既是对宪法的具体化,也是对宪法条款的解释和实施。三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颁布了,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又一可喜的重大成果。它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团结互助的原则,体现了宪法精神。它对妇女财产继承权作出更加明确、更加全面的规定,为妇女享有继承权,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继承权男女平等。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它是根据我国宪法的精神制定的。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第四十八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6.
女性退休年龄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休性别歧视案虽然不是一个宪法案件,它是一个劳动法上的争议;但是引起了我们对女性退休年龄的宪法学思考。从平等原则、私法公法化、法律家长主义视角出发,女性55岁退休的规定是法律对女性的特殊保护措施,是合宪的。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退休制度实质上是对劳动义务的豁免,是一项不以现在的劳动作为对价就可以获得报酬的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对劳动者的保护制度,女性不能放弃法律对自己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7.
章剑生 《法学论坛》2005,20(4):95-98
一国的宪法是支撑行政程序正当性的规范基础.从世界范围看,作为支撑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宪法规范主要有三种表述即"正当法律程序"、"法律(定)程序"和"法律规定".我国现行宪法虽然没有直接为行政程序正当性提供规范依据,但是我们可以从"主体参与"和"法治国家"的宪法规范表述中,获得行政程序正当性在宪法规范上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宪法学的基本矛盾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其道德基础在于人权保障 ,社会基础在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 ,逻辑起点在于人民主权。完整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应以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为主线 ,包括宪法基础、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和宪政运行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他任何法的规定都不得和宪法相违背。并且马克思说过"宪法是人权的保证书",列宁说过"宪法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可见研究公民权利保障的问题是宪法学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指出我国宪法以成文法的形式对公民权利及其权利救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公民权利的享有和权利救济的实现却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制度,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与效力,是一切法律制度制定的依据和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法律制定过程中,往往出于法律的目的性或其它原因而违背了宪法中的相关规定,致使宪法根本法的地位与影响渐渐丧失,严重影响了宪法所倡导的立法原则与法制建设的实质。对此,宪法监督制度的的产生显得非常的重要,尽管在我国现行的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对宪法监督的相关内容予以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宪法监督制度在实际的运用中仍然出现了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从宪法监督制度、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评判以及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全面论述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推动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