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区警务是能动执法模式的载体,也是警务改革的方向。当前的警务改革并未将社区警务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工作的中心,也未将社区警务建设提高到执法模式转型的战略高度。现行的社区警务只是传统警务模式下执法场所的变更,其本质仍是被动执法模式的延续。要实现执法模式从被动型转向主动型,必须完善以社区警务为核心的彻底的警务改革。建立社区警务激励机制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对警务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公安机关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按照"传统+现代"、"脚板+网络"的思路,积极探索适应信息化条件的社区警务战略。结合当地公安实际,对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创新发展作出实践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区警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警务既是一种警务战略,又是一种警务方式。文章认为,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改革和调整派出所的警务工作方式、动作机制,切实提高其管理、控制辖区治安的能力,这是当前我国社区警务的主要战略,它同有效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总体警务战略。中国社区警务发展趋势的基本点:一是发挥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这是社区警务的生命所在;二是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社区警务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紧密联系的。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区警务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引领社区警务理念创新、警务模式变革和提升警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紧紧围绕"人"这一社会管理核心要素,以"社区警务e超市"建设为平台,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社区警务资源有机融合,突破传统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社区警务信息化工作的新路子,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公安部顺应时代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存在现有警务观念、薄弱的业务基础、现有保障体系和民警素质的多层次结构与城乡社区警务工作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必须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准确把握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内涵,选准信息化条件下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从优化公安派出所警务运作机制、提升社区民警综合素质、提高社区民警工作效率、激发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强化城乡社区民警的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6.
刘劲松 《公安研究》2014,(10):10-13
社区警务是当今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潮流和方向,它突破了“以打为主”的思维窠臼,树立了“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全新警务理念。我国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社区警务在预防和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公安机关应深入思考当前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社区警务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全力推动我国社区警务战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智慧警务视角下社区警务建设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鉴"互联网+"、新"智慧+"的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智慧警务已成为推动各项公安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时代潮流。社区警务作为推进我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传统的业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已显活力不足。新形势下将智慧警务发展理念注入社区警务建设中,必将为社区警务的防控与维稳作用注入新的动能,为社区警务建设的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公安部制定社区警务战略以来,我国社区警务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社区警务仍然程度不同地面临着有名无实、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衔接、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区警务的理念与当前社会结构不相适应,警察权在社区警务中的权责不明确,警务工作方式与社区发展不能完全接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社区警务发展应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创立切实可行的社区警务建设理念;以警察权为核心,制定"社会化"的社区警务运作制度;以社区为基础,打造协同作战的社区警务平台。  相似文献   

9.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必须坚持以警务室为载体 ,以社区服务和治本为导向 ,以主动预防、警民合作为原则 ,以社区民警驻社区、1 1 0进社区、治安联防保社区、刑警包社区、职能部门联社区为五大支撑点 ,以社区警力下沉化、警务活动社会化、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工作规范化、警务建设战略化为特征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构筑适应未来的三级警务大格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根本指针,是新的战略机遇期公安机关警务理念革新的强大支撑。目前受观念、管理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了社区警务效能的发挥,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处理社区警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实现社区民警服务现实斗争效能全面提升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以来,学界、政界以至社会各界,对“政绩观”错位带来的种种弊病与不良后果普遍引起关注,莫让“政绩”成“政疾”的呼声日盛。但是,人们对那种公开以“政疾”冒充“政绩”,功过混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至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鉴于此,有必要大声疾呼:莫把“政疾”当“政绩”。“政绩”与“政疾”本来是两码事“,为政者”所取得的成功为“绩”,存在的问题为“疾”,两者不该混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明是“政疾”的东西,摇身一变,冠冕堂皇地成了“政绩”。例如,有些地方盲目决策,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  相似文献   

14.
感受"另类"     
当我们把城市中的一切都变成游戏的时候,突然发现“另类”可爱。“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当一个物件的分类不好归位时,人们常常叫它“另类”。的确,音乐评论人实在无法将臧天朔的《老玉米》归入哪一类?通俗,民谣,还是ROCK?那些崇尚伟哥的男人们扯着嗓子在歌厅里一路狂吼:“要有一副好身体,就请你吃老玉米……”似乎唱出了阳刚。“新生代”们先创造了“另类”,再创造了“时尚”,循环往复,其乐无穷。“另类”前卫,而“时尚”大众。“另类”并非时尚,但可以变为时尚。面对传媒一…  相似文献   

15.
韦有多 《桂海论丛》2002,18(1):24-26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是党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作了制度性规定,使这项权利由原则走向制度迈开了第一步.然而,要建立完善的罢免撤换制度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即罢免或撤换的主体与对象;罢免或撤换的依据;受理机构与程序.  相似文献   

17.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8.
19.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严格的概念性表述.第一次提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第一次指出"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第一次提出,全党同志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次点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一次提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且要坚持其"科学精神".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应当从哪些方面解放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第一次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第一次提出新形势下应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重申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第一次系统提出我们党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