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公安机关重点人口管理呈现出社会性、流动性、信息化特点。当前公安机关做好重点人口管理工作,就是要克服思想观念、管控手段和管理职能不适应的问题,建立适应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重点人口社会化、信息化、职能化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强化社区警务新机制,将警务工作向社区渗透、延伸、拓展,这是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打击与基础工作、打击与防范、集中打击与日常管理、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等关系,同时要让民警沉入社区,扎根社区,提高民警的可见度,从而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3.
“一人多户”的户口乱象反映出户口管理制度的漏洞与缺失。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受到法律因素、人为操作因素、信息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户籍规范立法,并建立相应的户籍民警奖惩制度;强化人口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补;以公民身份证制度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人口动态管理;强化队伍管理,提高户籍民警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警务综合模式下,进一步夯实派出所社区网格基础,一是着力社区警务社会化运作,运用1+N机制,共创社区平安和谐;二是着力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把信息采集、人口管理、巡逻防控等责任落实到网格内;三是着力社区警务信息化支撑,运用派出所综合业务信息平台,采集信息、分析研判,集成管控;四是着力社区警务长效化保障,明确派出所职责定位、保证民警下社区时间,优化社区基础工作的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七台河市公安局把抓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作为强化派出所人口管理工作的切入点,优化导向,更新模式,建立起重点人群管控体系。并狠抓特殊人群的摸查定位;编织管理“网络”;对特殊人群教育、感化、帮教并举;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使特殊人群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6.
在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进程中,公安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处在变革的历史节点上.公安机关人口管理应以民意为导向,将重心从以户口登记为主转变到以人口管理为主,依托信息化建设,落实实名登记管理,完善和健全人口信息采集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治安管控,从管理争服务两个方面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和治安保障,实现实有人口治安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管控工作是当前人口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局依托信息应用系统,剥离高危人群进行分类管控,提高了管理针对性,初步实现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但在实战中仍存在部分高危人员漏管、失控,排查及信息剥离准确性难以把握,信息流转、研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强化基础、有效防范、重点管控、精确打击”的工作思路,应确定重点、协调力量、完善系统、加强管控、严格考核,从而建立系统分析与人工排查相结合、公开管理与秘密控制相结合、打击处理与预防犯罪相结合的集发现、打击、控制、管理于一体的高危人群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挖掘民警潜力,使警察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利用,应注重抓好三个环节建立完善有利于警察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环节;强化人本管理意识,注重对人的尊重和信任;注重教育培训,不断给在职领导和民警充电、补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治安案件案卷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源于民警责任心不强,心理上还没有接受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现有教育培训方式存在明显缺陷等。为此,应强化培训以提高办案民警的业务素质.强化执法监督考核机制以实现案卷管理规范化,开发问题纠正软件系统以实现治安案件案卷管理信息化,从而全面提升办案民警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多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精神病人一时间成为人们恐惧的对象。当前我国对重点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仍然薄弱,管控机制、管控措施等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总结重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特点,分析当前重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公安机关在该项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出发点,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出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动态核查机制及加强民警培训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市郊结合部地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重打击与轻管理、防范的矛盾未彻底解决;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未凸显;警力不足且配置不合理;社区民警业务培训滞后。为此,必须因地制宜地推进市郊结合部地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社区警务工作氛围;加强派出所的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强化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强化社区民警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12.
三年公安基层基础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进展,硬件建设成效显著,公安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新型警务模式不断发展,为基层加力减负措施持续落地。但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警力不足、治安社会化治理问题,公安法律法规应用研究滞后,考核机制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以及警情分流存在诸多困境等。对此,要从公安基础实际出发,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打破部门、警种间壁垒,加快推进公安基层基础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创新基层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形式;改善警力不足的现状;强化民警法治理念,提高民警综合素质;探索非警务类警情分流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是深入推进落实打击犯罪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当前侵财案件高发低破的必然要求。其中对涉案高危人员(群)的动态管控是由传统刑嫌调控措施演绎而来,是向多元化侦查模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打击"盗抢骗"犯罪的重点。针对目前高危人员(群)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采集高危人群数据、强化网上调控措施和创新研判技战法等途径予以坚决。  相似文献   

14.
解决目前公安队伍出现的突出问题,应从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入手,通过关口前移,着眼防范,教育入手,从优待警,使民警“不想违法乱纪”;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监管,堵塞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使民警“不能违法乱纪”;通过严刑峻法,严格执纪,加大查处力度,清除害群之马,以儆效尤,使民警“不敢违法乱纪”。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上,如何进一步创新治安管理工作,已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甘肃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治安管理创新工作,建立了实战化、一体化的打防工作机制,协作化、高效化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信息化、规范化的治安管理机制,网络化、便捷化的服务民生机制等"四大机制",提升了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重点要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创新实有人口管理;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和城镇视频监控防范工作;四是着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打击犯罪新机制效能;四是强化治安管理防控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公安派出所的改革,不管涉及面多广,改变多大、有一点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必须围绕强化公安基础工作进行.加强公安基础工作则应该解决好公安派出所的工作重心,明确职责,落实民警责任制,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加强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工作,做好监改、考察、挽救工作.努力减轻派出所额外负担,增强服务意识等十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安学历教育对在职民警培训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公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的关系,坚持公安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并重发展。以学历教育为依托大力加强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一要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对民警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二要规范培训环节,切实增强民警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创新机制方法,切实推动民警培训工作的发展进步;四要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在职民警培训的“软”环境和“硬”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心城区的治安管理是坚持安全、文明与稳定有序并重,以管理和防范为主的秩序管理。控制犯罪就要通过防范、管理、打击、震慑来减少犯罪人口和犯罪机遇;要围绕强化社会面治安控制力度,把健全打击“二次流窜犯罪”治安管控机制作为降低中心城区发案的关键。为此,要从中心城区的治安实际出发,优化各项管理运行机制,增强辖区整体预防能力;社区警务工作必须精细化;基层基础工作体系也要与动态治安管理相结合并有效服务于现实斗争。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心理健康需求半开放式问卷,随机对400名四川涉藏地区公安民警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民警有175人(47.8%);最困扰民警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工作压力问题、亲子教育问题、情绪问题(紧张、焦虑、抑郁等)、家庭问题等;民警常用娱乐消遣、寻找亲人和朋友的支持、运动排解和不管它等方式处理心理问题;民警希望得到压力管理教育、不良情绪调控、心理常识教育和人际教育等心理服务内容和情绪调控、压力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等心理训练内容;民警最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放松、与专业人员交流、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得到心理健康服务。不同群体民警间的部分心理问题及心理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四川涉藏地区民警对心理健康服务有需求,且存在明显的人群差异性,心理干预需充分考虑其差异,以提高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安工作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警民冲突事件增多,警察公共关系亟待改善;民警执法、服务存在刚性不足、柔性欠缺等问题。如何处理好打击与服务、管理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民警执法的“民本性”意识,强化公安机关执法的“权威性”,已经成为摆在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