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性自私论"的观点曲解了人的真实本质和人性;离开人的社会历史性,将人性抽象化和凝固化了;混淆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并且割裂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季国清先生的《利维坦灵魂》一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定中国文化是"历时机会均等的文化范式"。文中简单介绍了该书的逻辑,指出了该书"人性自私"的逻辑前提、"历时机会均等文化范式"的结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儒家文化、封建文化作了初步区分和思考。最后对该书作了中肯的辩证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不良社会作用 关于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给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有恶劣历史传统论(如封建流毒论)、文化素质论、制度不完善论(如法制不健全论)、人性自私论,等等。但无论怎样论证,都离不开社会矛盾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样一个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那种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通往那种状态的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体系都应当在这一语境中理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根本行不通,其外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设定了人性自私的原理,把其他人、其他民族视为竞争对手,从而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压制其他人和其他民族的发展;其内部原因在于中国历史上缺乏西方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因此缺乏西方那种承担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民主政治的历史主体。当代中国仍然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原因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爬到高处后"撤掉了梯子"。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自己的赶超梦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系统的"天人之际"观;以君权为核心的权力本位意识;人性修养与伦理道德观念;务实性的治国方略论;大一统理念。  相似文献   

6.
荀子与韩非的法治思想分别代表了战国末期儒、法两家法治思想的特点。荀子从人性恶的基点出发 ,主张“化性起伪” ,建立了以礼法论为核心的法治思想 ;韩非则集前期法家之长 ,从人性自私自为的观点出发 ,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二人的法治思想分别有不同的人性基础 ,在具体内容与立法原则上及对法的地位和作用、法与德的关系上都得到了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解放看“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要义──兼论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主题鲁从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有一段名言;"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前十年,毛泽东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做了许多的思考。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这四个阶段。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价值判断,也有他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运动有着否定性与肯定性并存的两面性:资本的肯定性就在于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资本的否定性在于资本本身的反人性、反历史以及最终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本性。但即使是资本的反人性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异化时,承认了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马克思还认为,资本的文化逻辑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提供了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即自由时间的现实性存在,这是更深层次上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人"和"社会人"角色的企业公民,不仅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也是现代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新概念。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公民是一种经济与人性有机统一的社会行为主体,具备相应的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的特征。企业公民的人性正义性要通过经济人性正义性、道德人性正义性和制度人性正义性三方面具体表现出来,最终实现"利己"、"利他"和"律己"三者在企业公民内部的结合和统一,从而形成具有正义精神的企业公民形象。  相似文献   

11.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述了新教教义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所起的"理性化"作用,并提出了"理性化"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悖论"。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问题上的解释在历史观、价值观和对现代化的批判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思想在此问题上的争鸣与融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重建和将儒教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全球意识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满其旺 《工会论坛》2014,(1):115-117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新一轮思考。"法人资本主义"论是资产阶级学者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代表性理论。其论者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已是"法人资本主义",股权法人化标志着股份资本已属于法人团体,在法人持股日益普遍化的法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阶级已经消失。运用劳动同资本对立的辩证性理论进行分析,"法人资本主义"论的实质是资本进一步强化自己统治的手段,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社会化、集中化与垄断化的内在需求。通过对"法人资本主义"论的评析,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荀子"性恶论"不同于诸子百家的其他人性思想,也正因为这种特殊性竟与西方管理视角下的人性假设有着某种默契。归纳荀子的人性概念界定、"性恶"之原因,从管理学角度切入研究"性恶"假设的必要性,深入发掘荀子人性思想的现实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法哲学上看,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斯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世纪神学大师阿奎那主张神性决定人性;近代以来,洛克等经验理性主义者主张自私、贪欲是人的本性,因此每个人追逐自我利益的结果必然导致他人被工具化和商品化,康德从实践理性的角度提出了“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命题,成为近代以来人性尊严的核心机理。在中国,自古就有“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人性观,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了“四心说”和“富贵不能淫”的人性观;现代儒学者蒋庆主张“礼乐制度中的人性尊严”。故此,西方学者主张的是一种利己的权利论式的人性观或者个人主义人性观,中国儒家学者主张的是一种利他的义务论式的人性观或者团体主义人性观。从法释义学上看,个人主义的人性观极力彰显个人自由,尤其是契约自由,国家主义的人性观过分强调整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二者均容易导致个人被工具化和商品化;人格主义的人性观介于二者之间,当为可取;“人性尊严”与“人格尊严”的区别在于:“人性”是相对于“神性”和“兽性”而言的,“人格”是指特定人的身份、资格和能力,是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化权利。人性尊严是一项上位宪法原则,正如国际人权法条文规定的一样,是各项具体人权的本源和基础。人性尊严原则的功能表现为:确立了国家权力运行的人性基础,标定了基本权利保障的底线标准,设定了宪法未列举权利的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5.
劳动异化论和人性异化论,是马克思和弗洛姆在深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时期人类生存状况基础上提出的两种异化理论。在关于异化的本质是反制还是心理体验、异化产生的根源是固化的分工还是"生存的两歧"、消除异化是通过社会革命还是改革等方面,两种理论皆存在根本性的分野,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因此,对二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既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劳动异化论的科学性,同时也会在理论上拓宽异化问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6.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构成詹姆逊整个后现代理论基石,其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描述及其背后的社会现实的深入洞见,他剖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实质上并不是所谓的"文化霸权",而是"资本逻辑"。进而历史辩证地阐发了后现代主义必将被马克思主义所超越的观点。并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关照和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视域下,为实现行政人员责任总倾向于以"人性善","人性恶"作为逻辑思考起点,从而得出"制度论"和"道德论"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单一的理解维度并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使得行政责任所不可避免的逻辑困境和矛盾冲突不经意的被忽视了。行政责任的内在逻辑悖论和自相矛盾的行为选择,从根本上抑制了整齐划一的行政责任体系的形成,也限制了行政人员负责任的行为,增加了行政责任回归实现的难度。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以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作为分析的视角,从权利,组织,体制三维度审视,揭示行政人员责任实现的基本困境,顺着其内在理路和意蕴的领悟,找到实现行政人员责任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遭受重创,而中国却仍能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因此众多学者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试图从中挖掘出拯救国内危机的良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解读中国模式确立了一个合理的视角和范式,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对诸如"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及其重构问题作出合理的辨析。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新一轮思考。"法人资本主义"论是资产阶级学者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代表性理论。其论者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已是"法人资本主义",法人是社会资本的所有者,股权法人化标志着股份资本已属于法人团体,而不属于原先作为个人股东的资本家。因而在法人持股日益普遍化的法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阶级已经消失。通过对"法人资本主义"论的评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其对我国当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城市与乡村分野的历史起点,而最终城乡会走向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章通过考察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视域下分工的嬗变理论,试图揭示分工与城乡对立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马克思关于"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这一著名论断的科学性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