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观念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变迁,只是在这种变迁基本完成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一些观念才会与现实情况逐渐吻合;然而,随着新的环境变化,可能好容易接受了的观念或认识,接着又面临更新的观念的挑战。我国新闻学在改革开放30年中,便经历着这样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宁 《探索与争鸣》2023,(4):47-61+177-178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系统整合度显著提高,然而,社会整合度却未能同步提高,其体现之一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在某些宏观议题上的观念并没有趋于相同,反而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对立和冲突。西方有关观念冲突的理论视角存在局限性,而儒家的“体认”概念则提供了理解观念冲突根源新的解读视角。在简单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同质性,人们更易于凭借相似的体认而达成社会共识;但是在社会分化和复杂化加深的条件下,个人把自身的体认向异质的他人推广,不但不能促成共识的形成,反而可能成为观念冲突的根源。换位体认是避免社会误解、达成相互理解的途径,换位体认也可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而创造换位体认的环境则是对观念冲突本身进行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法治观念要素的历史演进中,宗教社会观念为法治社会开启了信仰命题,契约社会观念提供了法治社会的理性命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社会观念的和谐命题日益成为可能。和谐理念是对法治的信仰危机、理性的工具化及风险社会等社会现实的反思性认定中不断形成的法治理念要素。  相似文献   

4.
儒家观念与厚黑学对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和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儒家观念和厚黑学中的哪一种内容有利于作为社会和谐的微观层面的人际和谐,并且根据传统理念先验地假设有利于实现人际和谐的是儒家观念。然而,这样的假设并没有被完全证实,相反却发现,儒家观念中的某些成分和厚黑观念的某些成分都可能有利于实现个体心理的低冲动,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而它们中的另一些成分则可能导致个体心理的高冲动,引发人际冲突和社会不和谐。并且,儒家观念和厚黑观念的作用之间存在“互倚性”,儒家观念与冲动倾向之间的关联以厚黑观念和行为的存在为中介,厚黑观念与冲动倾向之间的关联以儒家观念和行为的存在为中介。最后,对于如何缓解两种观念体系之间的互倚所导致的冲动倾向及其可能导致的社会不和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清华 《中国民政》2012,(10):48-48
军队离退休干部离开熟悉的军营,来到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因地位的变换,难免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因角色的转换,可能对老军人转成新市民感到不习惯,对老本钱与新贡献感到不相称,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因部队的传统思想与社会的时尚观念不合拍,难免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费解,导致老观念与新思路不融合。上述矛盾时常撞击着军休干部的思想、影响着军休干部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金旭 《中国妇运》2002,(12):38-38
“男女平等”属于一个历史范畴,既有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它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一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一定会促进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男女平等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说没有社会的发展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赵汀阳 《人权》2008,(2):48-51
人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虽无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的西方新宗教。目前流行的人权观念存在着可能导致社会混乱的理论隐患。因此我准备提出一个新的普遍主义人权理论,称为“预付人权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权必须被理解为以“借贷”方式无条件地预付给每个人的权利,但每个人必须履行相应义务去回报所预支的人权,以此为条件才可以保有人权。  相似文献   

8.
恕在下孤陋寡闻,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个学科———社会动力学。如果没有的话,那我可要在这里申请专利了———请勿当真,只是幽了一默而已。我想,社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以及持有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人们共同生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里,上述的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私有制的经济关系,反映到人的思想中去,使产生了私有观念,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立了公有制,私有观念已经失去了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为什么还会存在私有观念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自私观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阶级社会中的自私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是漫长的阶级社会,阶级社会中的私有制经济关系必然会产生私有观念,它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私观念属于社…  相似文献   

10.
办特区之初,诱人的优惠政策象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来我省投资。但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沿海地区,一些内地地区也竞相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海南的政策优势逐渐减弱。一些人惊呼特区不“持”了。根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了把特区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省委领导提出要增创海南特区新优势。在要创造的诸多优势中,我认为有一种需提出引起大家重视的,那就是观念优势。所谓观念优势,就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一整套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观念以指导行动,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优势。但由于观念优势是看不见,摸不…  相似文献   

11.
树立情报观念,是现代社会人们广泛的情报信息活动的反映,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观念之一。确切地说,情报观念是指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自觉地获取情报信息,科学地判断情报价值并能动地利用情报信息实现既定目的的观念。这种观念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重要的生存观念之一。我们说情报观念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生存观念之一,这并不是什么人的主观武断,而是现代社会竞争的特殊存在决定的。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工业经济向智能经济过渡的时代,有人称其为后工业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报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2,(10):51-51
基层民政工作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江西省鄱阳县民政局昊志文认为,必须坚持做到“七要七不要”。一是要创新发展,不要因循守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保障。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就不可能有发展的大突破,更不可能有工作的大提升。  相似文献   

13.
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冲击着国家的社会职能,使效率与公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这一两难困境中,荷兰模式提供了可能的出路。以保障就业为核心的荷兰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独树一帜的部分就业制度表明,国家通过转变传统的救济式的社会公正观念,进行积极的创造性就业,能够在全球化时代实现效率和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当前,艰难和复杂的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造成了更为广泛、复杂和突出的种种社会风险。面对这样的社会形势,公安机关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就显得束手无策。为此,公安机关必须端正执法理念,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理念,切实保障人权;确立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的执法理念;实现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的理念;追求执法公正与效率并重。唯此,公安机关才可能自如地应对社会风险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家族观念可能是某些家族组织的粘合剂。它会发挥某种范围、某种程度的社会整合作用,但是由于它的狭隘和自私,它始终不能成为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瑞敏 《时事报告》2012,(10):20-21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前提条件,就是观念革新。所谓观念革新就是要有正确的观念,否则会南辕北辙。第二个是必要条件,就是创新体系。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创新体系的支撑是不可能的。第三个是充分条件,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可以保证企业的创新体系做得更好。第一,观念革新。在企业里面革什么呢?就是革成功的观念,在企业里头不应该有成功的想法。作为企业领导人,不能因为外界说你成功,你就自认为是成功。我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因为企业所有的成功只不过是因为踏上了时代的节拍,时代的发展非常快,我们都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永远踏上时代的节拍,所以踏空是常有的事,是正常的事。做企业就像冲浪一样,冲到一个高峰,只不过是一个浪头、一个浪峰而已,很快会下去,你的任务是找下一个浪,如果找不到只能跌下去。第二,创新体系。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就是一个创新体系,创新体系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两条,一是破坏性创新,二是延续性创新。这两者之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破坏性创新,就相当于你找到了一条别人没有找到的跑道,顺着这条跑道可以找到宝藏。别人很快就发现了,会追你,很多人会走上这条跑道,接下来你就要延续性创新,不断更新换代,让别人追不上你。更新换代总有尽头,你必须要再一次革自己的命,再来一次破坏性创新,再找一条新路。也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找不到就会被别人超越。  相似文献   

17.
杨峻 《前沿》2014,(3):150-152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外语学习者受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不适合参加小组活动。文章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从小组活动的特点和中国学习者语言学习观念的特点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小组活动并不适合中国学习者的特点,中国学习者完全有接纳小组活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陈岱云  武卫华 《求索》2008,(11):58-62
人口的观念取决于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反作用于人的意识观念。人口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一部分。人口的生育观念正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在变化、提升。从而使人口的生育由自然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口的发展由无计划到有计划以至于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人口生育观念在嬗变过程中,是随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自觉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的“诱导性自发转变”内生型的理论;但是有的是在社会、政府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情况下而理性的克服自己的思想障碍而不情愿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的外生型“政策性转变理论”或“超前型(超经济发展)的诱导转变”。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的嬗变主要的是属于后者,中国的人口转变就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而实现的。所以说,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新的生育观念的稳固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对策,因此,当今中国人口转变之后要适时研究调整人口政策,适应促进新时期的人口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53年,我在中共中央中南局统战部社会处工作。3月的一天,我在办公室看文件,社会处的一位同志进来告诉我:刘郢处长有重要事情找你。我立即到了处长办公室,刘处长说:“河南省太康县发生了重要情况,中央要中南局派工作组去调查处理,经部里研究,准备抽你和另外两位同志去,还有中南民委的同志,我也可能去。发生的情况,据说是回汉矛盾问题。你是河南人,熟悉人情社情,尽快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毛跃 《今日浙江》2008,(6):25-25
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