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住在武汉     
今年的全市区级经济工作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训秋同志提出:中心城市要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围绕“住购学游”四个重点产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住在武汉、购在武汉、学在武汉、游在武汉”的格局,把武汉建成适宜居住生活和投资创业的可爱城市。“住购学游”的提出,不仅明确了城区经济的发展方向、产业重点,其最终指向,将是武汉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1、这次会议研讨武汉与中西部发展战略问题。这几年,各地对发展战略的研究讨论又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现象。80年代,我国曾出现一股“战略热”。当时,根据小平同志和党中央提出的我国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设想和战略目标,不少地区、不少城市都开始研究、制定自己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3.
2012武汉精神高端研讨会于2012年8月24日在武汉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武汉精神的深刻蕴涵、时代价值及实践意义,以及弘扬武汉精神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和践行武汉精神,汇聚和提升市民的城市精神认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内地开埠较早的城市,武汉的近代教会建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者提出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结构特征和精神内涵,认为“武汉教会建筑文化”的积极意义应受到肯定、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7,(8)
武汉象一个没有坐标的城市。现代与原始在这里融合,先进和落后在这里交织,武汉成了一个大门紧闭、门槛已弃的初级开放城市,“城市病”和“乡村病”俨然并存。  相似文献   

6.
有日本学者预言: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是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大城市圈。武汉城市群或城市圈,是长江中游,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富活力的城市群之一。在“十五”及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武汉城市群要做大、做强、做优,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积极参  相似文献   

7.
杨梅芳 《长江论坛》2006,(6):32-34,43
武汉要充分发扬“海纳百川、包容并存”的历史文化精神,学习借鉴吸纳他人之长,不断发展创新繁荣武汉文化,构筑武汉市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扬“思想敏锐、敢为人先”的历史文化精神,坚持制度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武汉综合实力;充分发扬“开放开拓、精明守信”的历史文化精神,建立与国内外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伙伴网络,不断扩大武汉发展空间;充分发扬“豪爽大气、热情明礼”的历史文化精神,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创造武汉良好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8.
武昌首义与武汉城市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昌首义与武汉城市现代化有着密切关系:武汉城市现代化是武昌首义的促成因素之一;武昌首义又进一步加速了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首义历史文化资源,是将武汉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版图上,闻名于世的长江和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北京——广州),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武汉不偏不倚,正处于十字的中心;这个“十”字覆盖了中国最富庶的经济区域,武汉也被经济学家称之为“中国经济的心脏”。武汉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然而,近年和沿海地区开放城市相比,这个老工业城市由于开放政策实施较晚而一度让人感到动作迟缓。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又以开发长江流域为重点。这为武汉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藉助“背靠长江三峡,  相似文献   

10.
东北、武汉等我国主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中部地带,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这给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需要武汉及武汉城市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自己在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正确定位。——充分发挥“居中”的区位优势,努力把武汉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满足内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08,(5):18-18
2008年5月20日至22日,湖北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重点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李鸿忠省长莅会听取大会发言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田承忠副省长作“关于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情况的通报”。会上,有12位同志就“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大会发言.本刊摘要选载。  相似文献   

12.
借鉴和参考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内14城市的定位。大武汉城市圈的8个城市要避免雷同化、正确定位,达到“双赢”、“多赢”目的,必须实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早期现代化”可从一般、特殊、个别三个级次展开讨论,即从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武汉早期现代化逐层辨析。现代化可区分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除西欧少数国家外,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化都是后发外生型的,我国也不例外。从19世纪中叶以降,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充满坎坷。武汉的早期现代化,晚于广东、上海、天津,早于内地多数城市,在全国处在中上级次,至19世纪20世纪初,武汉后来居上,发展成为超过广州、与天津争胜、直追上海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工商文教中心之一。了解武汉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对于建设武汉美好的未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国家战略支点,著名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汉水在武汉激情相汇,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隔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以其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实力,成为华中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及文化中心。武汉市是有名的"湖中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全市约有166个湖泊,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因为江多,湖多,所以桥多,548座桥梁及隧道、航运、铁路、高铁、机场以及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成为我国海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文化根深叶茂,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武汉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武汉市科委重大软科学招标项目,由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著名学者刘光杰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负责完成。该成果共分五个专项研究,即《跨世纪的武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加速武汉经济起飞的金融推进战略》、《增强武汉经济发展活力的转制、调构联动战略》、《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汉沪港“V”形拓展战略》、《拓展武汉内陆市场的西进战略》。本刊因篇幅所限,拟分期连续发表。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认为,武汉的科技力量雄厚,有着令人自豪的人才优势,其表现在“三多”:一是科研机构多,二是高等院校多,三是大型企业多。的确,这“三多”构成了武汉人才优势的基础,并为武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是,只要我们联系历史和现实,作一点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武汉的人才优势便不能让我们一直乐观下去。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都由计划配置,不仅资源,而且机构设置和人才分配都以计划配置。建国以来,国家在武汉建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武汉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武汉市科委重大软科学招标项目,由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著名学者刘光杰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负责完成。该成果共分五个专项研究,即《跨世纪的武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加速武汉经济起飞的金融推进战略》、《增强武汉经济发展活力的转制、调构联动战略》、《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汉沪港“V”形拓展战略》、《拓展武汉内陆市场的西进战略》。本刊因篇幅所限,拟分期连续发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20.
一、中部“领头羊”之争在2004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在湖北省要求武汉做中部崛起的“领头羊”,武汉表示“中部崛起,武汉先行”的同时,其他中部5省及省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率先崛起的目标。看来中部崛起“领头羊”之争势在难免。笔者既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时又认为“领头羊”非武汉莫属。1.争当崛起“领头羊”:中部群雄并起的两重性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崛起”的领头羊之争,本质上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部群雄并起态势和省市之间的竞争。中部各省及省会城市争当崛起“领头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