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元 《法制与经济》2008,(24):120-121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政府架构,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其鲜明的特质使它无论在效率和效益上都优于工业时代的传统政府,其积极效应表现为行政高效化和政治民主化,在构建电子政府时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把握,并逐渐丰富与完善。对电子政府的评价应从多维度、多层面进行深入考察,真实体现电子政府对公民、企业和政府自身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是新时代的世界发展趋势,其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开始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电子政府的建设计划,从而掀起了全球范围的政府信息化浪潮。其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各国在电子政府的建设过程中,起步有早晚、国情亦各异,但是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成为共识。其中韩国为实现电子政府而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通过梳理韩国电子政府制度建设中的法与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果,分析其制度的利弊得失,以期为我国电子政府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表面上看,电子商务是企业行为,受市场利益驱使和引导,但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推进、规范和引导的,本文旨在探讨政府在电子商务中角色定位问题,以更好的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小花 《法制与社会》2011,(25):149-150
网店作为一个新兴的经营平台,它的存在必然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监管。网店属于电子商业的范畴,与网络广告和实体店有着区别和联系。明晰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明确实践中政府监管的方式等。但我国对网店的监管是与网店的发展不一致的,网店迅猛发展,但政府对其监管却相对无力。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实践中,政府对网店的监管思维依旧停留在非网络时代,往往借用对实体店的监管方式进行监管。本文对现有监管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网店监管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张宇润 《法学杂志》2001,22(4):28-30
网络革命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它没有危害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政府不宜干预 ;政府站在社会高度又不能不关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 ,要宏观规划、政策引导。电子政府是政府适应网络社会的基本管理行为。政府在网络革命的今日 ,其行政行为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网络时代的法治政府是个系统工程。在网上实行强制的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 ,实行决策民主化 ,国民可以对网上政府进行民主监督 ,监督政府公务人员的腐败行为。但也要兼顾行政公法的国家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6.
卢斌 《法制与社会》2011,(10):144-145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战略举措,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行政改革方面的体现。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指导理念,"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互相契合。"服务型政府"只能在指导理念层面发挥作用,其最终的实现,则必须依托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就行政法律制度设计而言,总的思路是厘定政府的法定"服务"义务,具体操作应从丰富行政法目标体系、完善行政立法、加强依法行政和提高公务员学法用法能力的方面率先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论电子政府的信息公开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的途径。公民要求政府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指导自己的生活。电子政府的兴起为行政信息公开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府的内容、优势以及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的电子信息公开服务的不足,并提出应从提高公务员的网络能力、完善信息制度建设、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府的发展策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状况。本文首先介绍美国和联合国对于大数据的重视以及对大数据的理解;其次,为解决电子政府智能化发展问题,引入政府智能(GI)的概念,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数据采集、处理、分类、存储、检索、分析与挖掘,正是目前电子政府利用大数据的重点和GI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同时分析了GI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公众需求、准确发现问题本质,而且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后提出GI是电子政府智能化的必然发展方向,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发展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政府职能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理论的不同,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故我们应从政府职能价值观进行反思,并把我国政府职能的价值取向确定为市场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电子政府这四种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府的构建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简单地说,电子政府就是要在网上实现传统政府的部分职能,甚至要实现传统政府所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完成的职能.而其中,电子政府的反腐职能不可轻视.它不但能通过网络手段辅助、推进传统政府反腐工程的开展,而且能解决部分传统政府在开展反腐斗争中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强化电子政府的反腐职能可看作信息化时代政府反腐工程的新落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频频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凸显出的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在公正、诚信、法治、民主等方面,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破解群体性事件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应从政府的执政理念、建立回应型政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和健全社会自我调节机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浅议我国诚信行政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行政"是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价值判断,是政府行政行为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政府"诚信行政"实践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从奠定思想基础、搭建体制框架、搞好制度安排、构筑信息平台、创新评价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政府网站是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最终实现面向公众、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的重要内容和平台。也是研究电子政务的重要切入口之一。本文试选取全球公认的电子政府最为领先的国家新加坡与代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较高水平的上海市作为样本,从政府与政府、企业、公民的互动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总结特点。最终提出一些对中国政府网站建设以及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行政改革中所追求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公民与政府共同合作的产物,公民积极广泛的参与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找完善公民参与的对策,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吕 《行政与法》2003,(2):27-28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建设电子政府。建立电子政府的实质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一次深刻的政府管理变革和创新。建设电子政府,将使“民本位”的民主理念取代“官本位”的官僚思想,“平面化”的分权制取代“金字塔式”的集权制,以服务社会为重心的政府管理职能取代以推行政令为重心政府管理职能,公众参与和专家辅助决策取代暗箱操作和领导拍板,精简机构和高素质公务员取代臃肿机构和低素质公务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已成为政府变革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其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的强化和发展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指出信息化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政府治理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将对政府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肖伟 《海峡法学》2012,14(2):40-46
在证券市场出现危机的情形下,政府救市应当符合适度性。应从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二者关系视角来认识和把握政府救市的适度性。政府救市的适度性可从救市目标、救市范围、救市手段和救市程序等方面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各国在推进电子政府的过程中,普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已经出现了一个电子政府立法的浪潮。电子政府后发国家制定电子政府法的时机选择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确定,不存在选择临界点的问题,立法时机越快越好,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更大。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通过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法来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工作。在我国制定电子政务法的过程中,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是政府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政府本身一项重要的无形财富.本文认为建立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应从价值观教育、反腐倡廉的加强、提高政府部门效率等几个方面推进政府官员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20.
政府绩效评估与电子政府契合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府使得政府绩效目标系统的设计更加科学,使得政府绩效测定系统的运作效率更高,使得政府绩效分析系统的判断更准确.以电子政府为基础,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必须:信息技术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构建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系统;设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