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中外,杀人是一种最令民众感到恐惧的严重暴力犯罪。杀人犯罪牵涉较广,成因复杂,通过科学实证研究探寻杀人犯罪热点模式,可以抓住杀人犯罪形成机制的重点问题,促进对杀人犯罪有针对性地防控。立足C市72件杀人犯罪案件,发现杀人犯罪存在如下热点模式:被害人促发作用不是重要问题,具有暴力亚文化的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重叠性的攻击行为是陌生者之间杀人的主要促因;情感纠葛才是关系密切者杀人的主要动因。因此需要据此采取对应的杀人犯罪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法治纵横》2013,(14):32-32
本刊乌鲁木齐讯本刊记者宗合新疆鄯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和新疆和田县群体聚集闹事事件发生后,部分网民利用微博、微信、QQ群、短信等平台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产生了恶劣社会影响。目前我区警方已经查处了多起散播谣言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引擎是互联网兴起的以搜索人为主的方式,它体现民众追求社会公正和道德的正义力量,但搜索过程中的侵权行为与群体暴力也破坏着社会生活。本文力求通过对人肉搜索传播模式、特点的解读,探讨引导和规制其过激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暴力恐怖犯罪是恐怖主义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同时暴力恐怖犯罪也是直接造成民众生命、财产危害的恐怖行径,遏制、有力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对消减恐怖主义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情报在应对暴力恐怖犯罪的作用出发,结合暴力恐怖犯罪情报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应对暴力恐怖犯罪情报工作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掌骨骨折致伤方式法医学鉴定附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骨骨折的形成机制,为掌骨骨折致伤方式的法医学推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7例致伤方式明确的掌骨骨折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部位、性质的掌骨骨折结合其致伤方式进行损伤机制分析,并分类统计。结果诸掌骨中以第5掌骨骨折最为常见。就部位而言,又以基底部骨折最为常见,多见于间接暴力传导作用所致;其次为掌骨颈骨折.往往为纵向暴力作用所致。常见于攻击伤、撞击伤;掌骨头骨折常见于握拳时暴力直接打击所致;掌骨体横行或粉碎性骨折为直接暴力作用所致.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多为旋转暴力作用所致。结论根据掌骨骨折的部位、性质,通过分析其骨折的形成机制,可以推断其致伤方式,从而为司法鉴定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6月28日晚举行常委会议,通报6月26日鄯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6月28日和田县群体聚集闹事事件及处置情况,研判当前稳定形势,进一步部署、落实各项维稳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会议并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坚决果断处置、依法严厉打击任何暴力恐怖犯罪,坚决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坚决维护全疆社会大局稳定。  相似文献   

7.
蒋雯婕 《法制与社会》2011,(30):223+233-223,233
强制拆迁的旧事余温尚在,新的暴力强拆事件又接踵而至,从山东青岛拆迁户张霞自焚抗拒强制拆迁案到贵州博宇房地产公司的暴力强拆案,暴力强拆的惨剧一幕幕上演。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于2011年1月19日通过国务院141次常务会议,并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公布,该条例的一大亮点即对强制拆迁过程中以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实施搬迁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本文主要围绕该条例中违法暴力强制拆迁引发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史旭辉 《法制与社会》2011,(20):200-200
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利益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合理性,利益群体可以很好的成为民众诉求利益的渠道,利益群体能够成为政府与大众的沟通中介,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利益群体能够很好的扮演着政府和民众间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是指以法律形式赋予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的权力,充分运用警察技术与警察战术改善执法环境,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人民警察生命安全、减少伤亡的执法措施。通过保障机制,可以为处置“暴力袭警”和阻碍人民警察执法事件赢得时间和空间,使用有效的警察技术与警察战术,平息暴力危机现场的紧张与对峙状态。当前实际部门在处置此类突发性危机事件时采取的处置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保障机制是法律化的具体体现,保障机制的灵活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就其性质来说,是具有强制性的。即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强制其履行义务。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和负有义务一方当事人的对抗性发生在同一个矛盾体中,在执行中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僵持、对峙,甚至冲突等矛盾撞击现象。然而,发生这种“矛盾撞击”  相似文献   

11.
杜倩 《法制与社会》2011,(26):296-296
人权方法侧重于对被排斥和边缘群体的权利的实现。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参与、透明度、问责制和监测等一系列方法促进目标和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矛盾凸现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少,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令人注目的社会现象。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凸显出现行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存在的诸多不足:事件屡屡升级源起于于官民双方的沟通不畅,民众表达自由又受制于相关制度环境进而酿成违法暴力事件,纠纷处理制度羸弱更导致民众利益救济落空。从公法学视野来审视,可以考虑进一步消除《集会游行示威法》在权利表达方面规定的障碍,扩展协商制度的适用范围以畅通利益表达机制;确立多元纠纷有效解决方式,切实保障民众合法利益;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名副其实的法治政府,从而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3.
齐树洁 《中国司法》2005,(12):18-20
人类社会从其产生的那一天开始,便伴随着各种不同的纠纷和冲突。倘若各种纠纷和冲突无法及时得以解决和排除,当人们的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时,必然会对社会秩序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后果。因此,一个国家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否能够有效运作、是否能够有效排解各种纠纷和冲突,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大局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原有的纠纷解决机制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出其诸多弊端,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诉讼制度普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以民众诉讼需求的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4.
蔡军 《法学论坛》2021,36(1):128-137
分析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过程和发展阶段,可以归纳出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两种基本路径,即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和企业的有组织犯罪化。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主要经历了暴力敛财积累原始资本、垄断非法行业形成稳定收入、设立企业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和依托企业形成区域或行业垄断四个发展阶段。企业的有组织犯罪化主要有外在结合型和内生发展型两种类型,也要经历逐渐演变的渐变过程,即企业触黑化阶段、企业涉黑化阶段和企业纯黑化阶段。而在实现了企业化发展之后,有组织犯罪在组织管理、行为方式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皆呈现出明显的企业化特征:改变了对暴力手段的过分依赖,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结构,并根据需要设置了相应的职位、部门,呈现出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在运营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表面与一般企业、公司无异,体现出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和运作模式;以传统帮会文化和暴力文化为内在本质,以企业文化为外在表现,实现了帮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张晓森 《中国法律》2007,(4):37-38,103-105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崇尚制衡,然而.公司内部机构之间、内部机构成员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的副产品就是可能在公司存续期内出现公司僵局.即由于股东间、董事间、股东与董事间产生彼此不可调和的矛盾、激烈的对抗或不愿妥协的纠纷,使公司处于僵持状况,导致股东会、董事会等权力和决策机关陷入权力对峙,而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策、决议,从而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瘫痪的僵局状态.  相似文献   

16.
网络谣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与民众对于信息不对称这种现象产生的不平衡心理,社会转型期带给民众的社会焦虑感以及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等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防治网络谣言的过程中面临着不断扩大的谣言制造群体与不断增多的谣言素材,以及多种形式的谣言传播媒介促使谣言传播速度加快,民众对谣言的鉴别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轻信谣言等客观上存在的防治网络谣言的困难。为此,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惩网络谣言;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对民众的网络道德教育,使民众能理性地看待问题,提高对网络谣言的甄别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防治网络谣言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管执法中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不断。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所体现的是人民生存权与城管执法合法性的碰撞,这一碰撞实质上反映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冲突——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整洁市容与小商小贩们追求的基本生存权利在整个矛盾冲突中为我们彰显了两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价值体系.此种价值冲突如何化解,本文认为应当诉诸立法,从而解决对于城管存在的合法性质疑及其执法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法律上切实保障人民生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15,(2):7-8
纷繁的世态万象,隐喻着文明的高度、道德的密码,一个"真实的中国",正是存在于这样的生活细节和社会切面之中。2014年,从黄金周各大景区垃圾成山,到中国游客大闹亚航;从广西玉林"狗肉节"上演"攻防战",到内地儿童在香港街头小便引发口水仗,无不折射了文明的匮乏和冲突。也是在这一年,紧锣密鼓制订中的国家级公共场所控烟条例,迈出了重建文明的重要一步。这一年,从多地中学私自篡改学生高考志愿,到湖南中学军训爆发暴力冲突;从山东蓝翔技校组织学生跨省斗殴,  相似文献   

19.
程彤华 《政法学刊》2002,19(1):31-33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同为侵犯财产的常见犯罪,抢劫罪是采用暴力或以暴力为内容的胁迫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可以是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强索财物,也可以用其他威胁或要挟手段当场或在其他场合索取财物。两者容易混淆,但在犯罪要件上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19,(3):90-101
在扫黑除恶中对警察执法权威的维护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稳定的底线。黑恶势力组织化程度提高,与公安机关的对抗性增强;侵害警察执法权威的暴力化、组织化增强,打击处理的难度加大;黑恶势力中高危人口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黑恶势力敌对心理、报复心理、侥幸心理较重。需要从反恐的视角处置黑恶势力暴力袭警,对暴力袭警行为实行"零容忍";完善立法保障警察权威;建立完善维权机制,增加维权的厚度与宽度;健全完善黑恶势力暴力袭警案件的快速处置机制;强化管制刀具的管理;建立完善及时、规范的舆情引导管控机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抚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