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铁生和希米     
希米是铁生的夫人,是我曾经的同事,姓陈.她性格开朗,胸怀坦荡,说话从不藏着掖着,很好相处,大家熟了,都叫她希米,很少有人称她的姓.希米是华夏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部的主任,是一位独立精神很强的女性,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学术出版的初衷,出了很多好书,国内哲学界的几位大家,如陈嘉映、刘小枫等人的著作,都曾经她的手编辑出版.希米长得很漂亮,但是小时候曾得过小儿麻痹,一条腿不便,走路离不开拐杖.相处久了,熟了,我问她为什么嫁给铁生,她说,像我这样,优秀的看不上我,不优秀我看不上,还不如嫁个最优秀的,满足一头儿.她说话就是这么直.  相似文献   

2.
李炼 《公民导刊》2016,(8):49-51
正对于60后的一代人。70年代的生活,总是充满回忆。也许有人会说,那个"吃粗粮,穿补疤衣服"的时代,有什么好回忆的?错!回忆的美好,并不因物质的贫穷而匮乏,特别是对于青葱少年,当然也包括少女,那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说真的,70年代,可回忆的东西太多太多,舞台上的记忆尤为深刻。虽然,当年的舞台与今天的各种选秀、大赛相比较,显得那样的简单、简朴甚至寒碜,但花季少年的舞台,永远五彩缤纷,永远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3.
世界杯放言     
’98世界杯,让全世界人过了一把足球瘾。精彩的比赛,两难的裁判,颠狂的球迷,奔命的警察,和梦幻的文艺表演,无尽的商业机运,靓丽的时装模特,斗嘴的政界要员,交织会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法兰西。世界杯足球赛,成了四年一度的世界性盛大节日。观赛之余,我有三叹:一叹——"老爷车"抛锚跌跌撞撞冲进十六强的"日耳曼战车",嘎然止步于八强圈外。他们与克罗地亚队比赛,竟以0:3的悬殊比分败北。平心而论,两队实力的差距未必有比分那么大,但输球的事实无法改变。德国队失利的因缘非止一端,但致命的一条,就是球队的严重老化。参赛32支球队中,数德国队年龄最大,平均30岁。克林斯曼、比埃尔霍夫、穆勒、哈斯勒等,都是参加过几届杯赛的老将,马特乌斯打了五届世界杯,已然37岁,却仍被主教练福格茨召至麾下。论经验、技术,他们老到之极,无可挑剔,但其短处却在体能的衰退,技术的定型,尤其是缺少激情,缺乏创造力。而这,正是  相似文献   

4.
日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领略了一代伟人的情怀,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周恩来年少时就挑起家庭的重担,由浙江赴东北,由东北赴天津求学,然后去日本、欧洲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戎马一生,南昌起义,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抗日战争,缔造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继续奋斗,为中国的经济而呕心沥血,操劳一生,为中国在国际的合法地位而世界游走。  相似文献   

5.
正沿着五指山南圣镇至水满乡的公路行走,往下张望,有一条深邃的,背靠海拔1446米的青春岭,谷深壁峭,水流湍急,两岸奇特的岩石在山泉长年累月的冲刷下,细滑光亮,黄中透红,当地人称之为红峡谷。红峡谷森林茂密,兼之"柔软的流水,红红的岩石",峡谷如虹,瀑布如画,构成独特的海南高山原生态风光,闻之,无不令人神往。找个假日,邀上三五知己,漫步在长约四五公里的山沟峡谷,放牧身心,领略青山绿水,奇特红石,收获幽逸,享受自然清新美景。我们徒步沿着峡谷的南北走向,一路  相似文献   

6.
清秋重阳     
白兰 《公民导刊》2013,(11):56-57
<正>清风送爽,又逢重阳,不知不觉中,又迎来菊花盛开的重阳节,遍地黄花,漫山红叶。傲然绽放的菊花,清香入鼻的陈酒,闲庭信步老人的笑声,在街头巷间弥漫,感受这浓浓的秋意,心头涌起深深的思念。正值黄昏岁月的母亲,从记忆中升起生活往景。繁忙的农事跟随二十四节气奔走,一种庄稼催促另一种庄稼,一项农事紧连一项农事。母亲每天下地,风里来雨里去,手拿锄头,身背背篓,地里家里忙个不停。茬茬相接的农事,像镰刀划过麦芒时轻快的挥舞,密密麻  相似文献   

7.
春来菜花黄     
正又见油菜花,在回老家的路上,三三两两点缀田间地头,万绿丛中几点嫩黄。春节,立春的脚步跟进,坡上苦蒿的味道浓淡相宜,几十年不变的乡间小路旁,狗尾巴草迎风摇曳。今年朋友早早相约,去看油菜花,去看桃花李花。小小县城,到处是水泥森林,不出户外,还难见花草。儿时的春天,满山满坡开满各色鲜花,最耀眼的是油菜花,指甲大的黄色花瓣,重重叠叠,婉约开放。房前屋后,一片  相似文献   

8.
汶川三年     
三年前的那天,震后的汶川,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悲情满怀。三年后的今天,重生的汶川,天翻地覆,笑靥如花,生机勃勃。在这三年里,在18个兄弟援建省市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在地图上,它是平面的,有着红红绿绿蛛网一样的交通路线;北京,在心坎里,它是神圣的,有着天安门和鲜艳的五星红旗;北京,在向往中,它是美丽的,有着故宫、长城、北大、清华、水立方、世纪坛。走进首都北京,她是立体的:这里的春天很美,牡丹花和丁香花随意地盛开在身旁,散发着或浓或淡的清香;这里的人很热心,你问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06,(4):20-21
北京市财经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二十多年来,北京市财经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以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以出色的办学成绩,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近几年来,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坚守职教阵地,扼制办学滑坡,保持办学规模,面向市场经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追求办学效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现代英国法治理论的经典表述--戴雪的法治观及现代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5年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在他发表的<英宪精义>中,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法治"的含义.强调了法治原则.认为法治有三种含义.其强调的法治为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救济和人人平等守法,并主张贬抑日益扩张的行政权.他的法律哲学理念基本上是洛克式的.他的法治主张受制于当时的时代,至50年代英国宪法学家对戴雪的法治提出质询和批判,但20世纪英国法治理论是对戴雪法治观批判的基础上建构的,后人只能是批判、修补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方古代社会,分别出现了两种法治论:中国古代法家的"以法治国"法治论;古希腊雅典的思想家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法治论。通过对貌似相同两种"法治论"的解析,可以发现中西"法治论"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正是中西走上两条不同的"法治"之路主要原因。研究中西法治理论起源的差异,可以为当代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波 《桂海论丛》2004,20(6):29-31
目前,中国正处在从人治文化走向法治文化的转型期,从法律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应该摒弃权力至上主义,确立法律至上意识;应该摒弃法律虚无主义,全面确立法的功能意识;应该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全面确立法的价值意识;应该摒弃法外特权观念,强化法的责任意识。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波 《桂海论丛》2006,22(2):82-84
从乡村走进城市,从农业文明跨越到工业文明,农民工面临着从农民到农民工、从农民工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其法律意识不能仍停留在农民的法律意识层面,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水平的途径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种途径。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变化可以更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农民工的完全市民化做好法律观念的铺垫。  相似文献   

15.
司法精神病学是研究和解决有各种精神障碍的人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法律责任的学科,是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是精神病学与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要使此学科能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了解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6.
缓刑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性是不同的,因而对其性质进行分阶段的界定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和合理性。从决定是否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意义上来说,缓刑有刑罚裁量的性质;从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缓刑的各项规定的意义上来说,缓刑又具有刑罚执行的性质。缓刑,兼具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两重性质。在明确缓刑具有刑罚执行的法律性质的前提下,认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相应之罪的犯罪分子为累犯,就有了理论以及法律上的合理性。此种处置,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既符合中国社会重视行为人主观意志的现实,又能更好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也是符合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17.
《行政刑法学导论》充分论证了行政刑法学的独立学科地位 ,并合理构架了我国行政刑法学的学科体系 ,从而使行政刑法的理论研究步入了学科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论犯罪规律     
犯罪规律是犯罪本身及各类犯罪之间、犯罪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犯罪与反犯罪之间的本质关系。可分为犯罪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刑事犯罪规律”)和指导预防犯罪的规律(“预防犯罪指导规律”)。笔者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起伏律、消长律、辐射律、因果律四大刑事犯罪规律。预防犯罪指导规律则包括矛盾规律、人本规律、基础规律、综合规律和兼治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监狱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监狱法治化视野看,监狱法治文化是监狱法治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对监狱法治化内涵的补充和完善。中国监狱法治文化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法律文化。亦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研究中国监狱法治文化必然要立足于中国监狱特色。对监狱法治文化本质的解析,有利于理解和弘扬监狱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死刑复核程序为我国大陆死刑案件裁判生效之必经程序,对于保障死刑适用之审慎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死刑核准权之下放、法律规定之死刑复核审理方式不科学等原因,我国大陆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程序虚置、复核标准不统一、行政程序色彩浓厚等问题。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废除论和完善论两种观点,而以完善论为主流之观点。完善论提倡以保留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为前提重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和法院体制。在此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扛起改革大旗,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同时,改原来死刑案件二审之书面审为开庭审,是为我国大陆死刑复核程序之重大进步。死刑复核程序之改革蕴含着公正与效率的博弈,其改革无非是还原其司法程序性质和本来的价值追求,目前之改革趋势亦朝着此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