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危及城市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建设发展与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城市抗御治安灾害事故,政府是第一责任者;城市建设中应合理安全规划设计,倡导安全文化;注重城市公共安全基本建设,提高应对治安灾害事故的能力;加强对城市治安灾害事故的科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城市灾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吉顺 《中国减灾》2001,11(4):56-57
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事件。城市由于其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及广大民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使城市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更为突出。一旦遭受重大灾害,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7.8级地震,顷刻之间使这座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毁坏殆尽,死亡24.2  相似文献   

3.
建立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和治救体系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助海 《中国减灾》2000,10(3):12-1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灾害日趋多样化 ,且破坏力较以往更加严重和可怕。据初步分类 ,城市灾害大致有水灾、火灾、气候异常、城市烟雾、噪音公害、三废污染等。事实一再提醒人们 ,改进防灾抗灾手段 ,增强城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防灾救灾意识 ,创建城市灾害预警系统与治救体系已势在必行。城市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严重性等特点。纯粹的自然灾害因其发生具有难以抗拒性 ,对人类的危害最大。但是 ,灾害造成的损失多少 ,却掺杂着众多人为的因素。总的来说 ,无论是人为灾害 ,还是自然灾害 ,如能发现得早 ,处理及时…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5.
魏淑艳  张乘祎 《前沿》2013,(3):121-123
城市灾害及其衍生出的各种灾难正在不断威胁着我国城市安全及城市化进程。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灾害的集中整治,更好地进行城市灾害防御建设,解决当前遇到的政府对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不强、紧急处置与应对能力亟待提升、综合减灾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有限等问题,我国政府需要进行加强城市综合减灾的体制与法制建设,提高综合减灾的各项关键能力、促进社会主体的参与、加大减灾的社会宣传。只有将综合减灾纳入常态化的城市管理,才能有效地维护城市安全,使城市灾害带来的各种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  相似文献   

6.
周文彧 《中国减灾》2006,(11):40-41
城市灾害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随着城市内部相互关联性的增强,灾害可能造成城市各方面的损失。因此,以减少灾害损失为目的的城市综合防灾研究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是衡量该地区城市灾害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该系统包括灾前预警能力评价、灾中应急能力评价和灾后恢复能力评价等三个分系统以及12个子系统,并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来,国内各地暴雨成灾,尤其进入7月,暴雨灾害更为明显。灾难,令人触目惊心,又感慨万千——有些发生在城市,有些发生在乡野。城市内外表现形式不同,需要事后反思和补救的内容不同。不容否认的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理应远远好于乡村,更适合人生存和居住,因此,对于暴雨造成的城市灾害,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与城市灾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城市灾害问题王文楷,张震宇,王超(河南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与科学进步的结晶。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将日益加大。1城市灾害的多样性与严重性城市不仅...  相似文献   

10.
城市灾害的概念、性质和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灾害的概念、性质和管理对策分析张显东,沈荣芳(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通常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城市减灾工作则是一项综合了社会、心理、地理、工程、功能、生态等学科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城...  相似文献   

11.
刘春祥 《中国减灾》2011,(15):34-35
强降雪气象灾害是一种多发性的自然天气过程。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强降雪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将越加显著。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强降雪气象灾害对城市管理的影响,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提高政府部门应对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危害大,迄今为止人们尚无方法控制地震。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人口、财富、信息的聚集地。城市一旦遭受地震灾害,其灾害特点突出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次生灾害连发、社会影响广泛。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化学灾害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特大化学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并有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一旦在城市中发生重特大化学灾害事故,其危害将十分巨大.城市化学灾害事故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城市扩张,包围化工生产企业;二是各种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用量剧增;三是危险化学品的大型运输;四是犯罪、恐怖主义活动和战争.预防城市化学灾害事故的主要方法是调整危险化学品的产业布局,严格其运输和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知识的宣传力度.要做好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工作,应将其纳入城市紧急事务管理体系,通过城市紧急事务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处置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灾害是来自自然界、被改变和/或被建构的环境,以及产生社会经济脆弱性条件的、有潜在破坏性行为的一个过程/事件。灾害研究涉及、影响和关注到一个社会所有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抵抗性、韧性以及适应性,已经成为减少灾害对社会实际的或未来的灾害影响的重要理念。在经济、社会、人口、意识形态和科技因素共同作用下,灾害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错综复杂。重建以及减少脆弱性、气候变化应成为灾害人类学家重点关注的两个版块。灾害植根于人类社会中,怎样从政策研究转移到实践研究,是对人类学特有的理念和方法的挑战,作为人类学家,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和接受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聚居区域,一旦发生灾害,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引发社会恐慌,使城市陷入危机。城市同时又是财富高度密集的区域,同样的灾害发生在城市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城市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灾害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缺陷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几千年来在与灾害的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管理工作取得突出的成绩,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现存的灾害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我国现存灾害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能分散。首先是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目前我国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水利部门管理防汛抗旱,农业部门管理农作物病虫害,林业部门管理森林防火,气象部门管理雷电灾害,地震部门管理地震…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击台风灾害的工作中,全面实施灾害紧急救援,特别在救灾规范化建设、灾害预警、转移安置、灾害信息管理、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安排好灾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磊 《中国减灾》2012,(4):13-15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灾害严重,除地震外,自1949年至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超过4万次之多,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在地质灾害中除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祸患时有发生,越来越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灾害。  相似文献   

19.
王静 《中国减灾》2005,(2):43-43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着重研究灾害预测、灾害防治和灾害善后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学科.本文拟结合近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分析海啸的灾害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20.
卢耀如 《中国减灾》2011,(17):38-39
从2010年多个城市内涝,到今年的暴雨致使北京交通受阻,无不给人们敲响警钟。合理规划建设、防灾兴利相结合才是城市安全运转的保障。暴雨灾害链对大城市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