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的负担明显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超前活跃,农村的发展活力大大增强。但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村级债务,在农村税费改革进程中暴露出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村级债务仍然居高不下,并向多极发展成链状,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探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债务的化解措施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农村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认真开展“三进三帮”,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贡献。一、智力支持进农村。帮助和搭建农村科学发展平台一是上门“讲”政策。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针对改革中容易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区委统战部与改革试点村社结成对子,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安瑞锋 《传承》2010,(15):30-31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发展农村经济、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乡风文明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别必雄 《政策》2009,(5):30-31
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大力扶持,规范管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傅根友 《今日浙江》2009,(23):30-31
如何让农村金融改革切实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这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最要课题。结合江山市山林面积大、农村人口比例高的交际,我们认为,开展林权与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工作是激活农村量大面广的山林、农房等“沉睡”资产,破解农民融资难题、拓展金融服务空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别以1978年、1988年和2002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坚持依靠农民和维护农民的权益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破除二元体制的障碍;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9.
刘善桥 《政策》2008,(6):19-21
新阶段的农村改革发展,应该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注重统筹城乡共同发展,注重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0.
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潜在的危胁。只有认真贯彻税费改革的精神,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切实解决农民问题,维护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6,(19):1-1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制保障,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采,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回首中国农村改革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30年农村改革史实际上是一部放活农民史。沿着放活农民这条主线,先后迈出了三个关键性步伐:第一步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改革,把农民从生产队的集中劳动中解放出来,赋予农民自由支配劳动时间的权利,从而使农民转向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成为可能;第二步是推进农产品价格和流通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14,(8):27-28
推进以“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确权赋权改革.是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健全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根本要求。我们顺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运用和发挥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加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努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东台市委统战部按照“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总体思路,采取得力措施,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促进了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战略思想。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几年来,庄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三农”问题展开监督工作,为推进庄河农村改革发展,保障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俞廷尚 《今日浙江》2014,(11):31-33
正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党中央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保障农民依法享有平等财产权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走在农村改革前列的浙江,正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权到人、权跟人走"的战略部署,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17.
农村改革中的土地私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中国舆论争辩的焦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表述,证明关于土地自由流转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个问题仍将持续引起争论。问题关键之一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在土地吗?笔者读到一篇访谈文章,标题是《私有或者革命》,很惊讶于里面的观点。如果不给农民私有的地权就会导致农民造反?农村问题的核心在土地,目前农村改革的核心也在土地?的确,逻辑上看起来是那么的顺,很容易让人想当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改革的过程是二元结构弱化的过程.第一次农村改革浪潮,农民的行为抉择还仅仅局限于农业和农村本身,是独立于城市和工业经济而进行的.第二次农村改革浪潮,农民自发的创造性行为初步突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限制,同城市工业经济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可以说是半独立于城市工业经济而进行的.即将兴起的第三次农村改革浪潮,农民的自主行为必然要逻辑地彻底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限制,最终实现同城市工业经济的真正融合.本文认为,第三次农村改革浪潮的核心内容,在于彻底打破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枷锁,从根本上消除限制农村居民经济行为选择的各种歧视性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改革之初进度不畅,党内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是否允许农民包产到户分歧很大,争论不断。改革者进行了各种努力,从个别试验争取农民拥护到总结经验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持;从争取政策松动到寻求政策推行。最终,全党达成了农村改革的共识,包产(干)到户借中央一号文件之势迅速普及全国。总结当时全党改革共识形成的经验,对于当前深化改革、凝聚共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然而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地方政府要从农民增收、保护土地权益、增加财政补贴、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等方面着力,有效防范农村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