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颖慧 《求索》2011,(6):152-154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速度,我国《劳动合同法》为此已初步确立了劳动合同承继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承继制度,引入劳动合同承继中的劳动者异议权已势在必行。劳动者异议权是劳动者享有的在企业组织形式变动过程中影响劳动合同承继效力的一项权利,在当今经济与法制土壤中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与实际需要。同时,建立劳动者异议权也必须持有谨慎的态度,并充分考虑异议权的形式、期限、具体内容、权利主体等因素,使这项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实施,我国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已日趋完善,劳动者的休息权、休假权的问题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也想谈谈对劳动者休息和休假权利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休息权相关问题初探——从权利本质的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佳佳  赵宁 《前沿》2006,47(11):158-161
休息权是受宪法保护的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此种权利关乎劳动者的生存、自由和发展,体现了社会正义价值。从权利本质的角度分析休息权的相关问题,有助于人们理解休息权的涵义、内容和基础,对休息权法律性质、保护机制及其完善途径的探讨将对人权的保护、社会关系的和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以现行仲裁法、仲裁规则与实践,重新检视国际商事仲裁远程庭审对仲裁当事人权利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囿于国情、远程庭审技术的发展程度不一、远程庭审立法与仲裁规则缺位、当事人与仲裁庭的远程庭审决定权冲突、当事人程序权利受限等问题,各国尚无法就远程庭审达成共识,仲裁当事人的权利难以保障。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立法与优化仲裁规则,明确远程庭审的合法性、规范仲裁庭裁量权,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健全当事人程序权利制度,增强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同时,我国以《仲裁法》修订为契机,将远程庭审视为国际商事仲裁发展机遇,发挥国内数字化环境优势,培养国际仲裁人才,为更好保障当事人权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公安工作日益趋于繁重,社会环境更加复杂,违法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公安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他们普遍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本文在对警察休息权的现状、休息权的重要意义,民警休息权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管理学的视角提出有效保障警察休息权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公安民警休息权的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将志愿者的权益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条例》明确列举了志愿者享有知情权、获得必要条件和保障权、获得教育和培训权、请求解决问题权、困难时优先获得帮助权、监督权6项权利。《条例》规定,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组织与接收志愿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之间,应当就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要求签协议,应当签署书面协议。  相似文献   

7.
周琼 《人民公安》2015,(6):20-22
2015年2月15日,《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经中央审议通过。时隔不到一个月,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公安改革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也为此提交了不少引发关注的提案议案。保障基层一线民警休息权、休假权,允许提前退休相关背景:《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根据人民警察的性质特点,建立符合  相似文献   

8.
辞职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它以劳动者辞职的意思表示为要素,而不问用人单位是否同意。一旦劳动者作出了辞职的意思表示,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就相应启动。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赋予劳动者辞职权。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权保障面临隐私泄露、数字鸿沟、非法监管、算法霸凌等挑战。欲防范数字科技的滥用,降低数字技术对人权的侵害风险,需要明确数字人权的内容,即上网权、网络自由表达权、网络隐私权、虚拟尊严权等;并厘定相应的关联性义务,即政府、网络平台服务商和个人用户三方所需承担的相应义务,以保障数字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必须予以很好的保护。离职员工择业权也是一项受到宪法保障的劳动者权利。在这两项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有必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在企业的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的择业权之间保持平衡。目前,我国有若干法条涉及这一问题,但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因此,急需从多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试用期制度也愈加完善,弥补了《劳动法》的诸多不足,其"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宗旨使得有关试用期制度的规定明显地对劳动者从宽,对用人单位从严。立法的出发点是基于实践中劳资力量的严重不均衡,面对就业压力,劳动者明显处于弱势的一方,但对试用期制度的完善局限于对原有规定的细化,而非根本上的变革,试用期制度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劳动者依旧经常陷入试用期陷阱,其合法权益的保障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种情况应从我国试用期制度的立法现状出发,通过明确试用期的期限和次数、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和复杂,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基层公安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大量被占用,休息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民警的身心健康和公安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从法律与制度的角度,就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休息权的对策作一些探索与思考。一、警察休息权的内涵与法律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权视角反思我国住房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敬 《求索》2010,(12):143-145
自1998年国务院发布"国发(1998)23号文"后,我国住房政策经过了艰辛历程,有偏离亦有回归。然而,由于经济适用房制度与廉租房制度积弊已深,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已不能很好保障我国公民住房权。因此,立法、司法等措施的推进势在必行:在宪法中明确公民住房权的地位和意义,并明晰政府保护住房权的义务;尽快出台《住宅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从国家政策层面完善廉租房制度;力求通过行政诉讼保障公民住房权。  相似文献   

14.
以《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为主体的涉及到劳动者权益的有关法律规定了劳动者基本权利大致有六项,按主次归类,笔者认为,就业权,薪酬权,作息权构成了劳动者的核心权利,这三项权利在上海等当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达的城市以及宝钢等这样已步入了良性循环和发展的国企中,已基本得以实施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目前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实现的制约要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女童父母照顾权中的居所指定权被滥用、教育权缺失、交往权阙如的情况,提出未来的《婚姻法》修订中应当规定父母照顾权,并细化父母照顾权的内容,继而在《民法典.亲属编》中分别规定父母照顾权和监护制度,使其各司其职,从而为农村留守女童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7.
邓文波 《江西政报》2008,(15):43-45
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劳动者享有包括安全与健康在内的各项权利,而工伤损害了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后经济补偿并不能改变和消除职工人身损害的事实,更无法遏制工伤事故的蔓延。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发展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通过工伤预防,实行源头控制,才能在根本上使工伤发生率降到最低、伤害程度减到最轻,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权,满足劳动者日益提高的工作环境质量和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严峻的社会治安环境面前,警察所面临的警务工作异常繁重、工作压力异常巨大,基层一线民警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体力、精力严重透支,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建立健全警察休假制度既体现了国家对作为劳动者的警察休息权的尊重和保障,也是公安机关依法治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具体举措。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在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基础之上,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警察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省人大常委会从6月中旬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对《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20.
吴桐 《公民导刊》2013,(5):45-45
劳动中,任何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应得到法律的保障。法律要求用人单位要确保从事劳动的人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防止身心受到危害,确保劳动者得到安全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正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要保证安全和卫生的工作条件”。比如在德国,采用技术措施确保劳动安全与卫生的适用范围,就包括工业、商业中的所有工人、技术雇员、学徒、技工和工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