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行政文化内容和行政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应该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合理契合点,把涉及人与人关系中范围最广的文化和代表一个社会公共权力运作方式的行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即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行政,在此基础上,理顺其与政治文化概念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结合行政管理实践需要和发展趋势,合理界定其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2.
鲁敏 《学习与实践》2012,(9):109-113
行政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和可建构性。在转型期国家-社会力量不对称的情境下,面临社会文化建设的困境,积极提升行政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能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当前中国语境中,构建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性行政文化,既是行政主体的责任,也契合行政主体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行政文化与政府效能在生成过程、主体承担、功能作用上都是具有同构性的,从变更行政文化入手来提高政府效能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行政文化与政府效能在生成时间、生成空间和起点上都是交织的,同时政府效能的建设主体与行政文化主体也是同样的,行政文化与政府效能类同的作用体现在维护政府合法性及有效回应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价值旨归,都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都是政治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马君昭 《传承》2009,(18):128-129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现代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行政文化建设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先导,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源动力。行政管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行政管理主体,即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精神﹑观念的现代化。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西学和历史传统的关系,当前我们更需要实现行政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现代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行政文化建设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先导,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源动力.行政管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行政管理主体,即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精神、观念的现代化.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西学和历史传统的关系,当前我们更需要实现行政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夏义堃 《电子政务》2011,(11):69-75
将电子政务建设置于不同政治行政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有益于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要素。从政治行政的视角分析电子政务建设,探讨了社会民主化程度、政治领袖、组织体制、行政理念、行政方式、行政文化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只有保持政治行政环境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陶元浩 《桂海论丛》2010,26(5):125-128,F0003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政党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的转变和社会从整体到个体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对人民群众和公务员群体双重作用缺失的困境。行政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属性,是对传统思政工作的创新和超越。因此,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应不断加强服务型行政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民主型行政文化和科学型行政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构服务型政府是澳门特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取向,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型行政文化呼之欲出。但是,受制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官本位观念、人治观念、宗亲裙带观念、片面的重商主义和博彩文化等历史文化残余仍制约着澳门新型行政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要克服这些传统制约、促进澳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就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其提供目标导向,以多元的文化传统为其提供文化基础,以港澳珠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其提供制度基础,以社会团体的规范和发展为其提供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对行政道德责任的影响全面而又深远,行政道德责任在中西不同政治文化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在西方契约型政治文化语境下的行政道德责任,其责任归宿带有明显的法制化倾向;中国传统等级制政治文化语境下,行政道德责任的责任归宿带有鲜明的自律本位倾向。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下的行政道德责任,必须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交融,以实现从道德理性到制度理性的新超越。  相似文献   

10.
行政发展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不断调整与变革,以实现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的过程.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多方面的:以人民利益至上为行政核心价值观;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的行政治理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熊水龙 《桂海论丛》2006,22(3):67-69
行政自责文化由具有特殊内涵的主观性和规范性两类要素构成。良好的行政自责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维护、预防、教育和整合等功能。培育行政自责文化应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及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塑造公务员的现代品格;加快行政自责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及政治环境;积极推进责任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2.
“潜规则”的行政文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良 《桂海论丛》2007,23(4):45-47
“潜规则”是一种隐性的却无时不在发挥作用的行政文化,是滋生哺育腐败的文化基础。“潜规则”行政文化表现为正式组织下的派别集团化、公共权力和价值的异化、行政行为的非程序化等,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化行政裁量权、主体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和先进的行政道德理念的培育等方面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3.
张波 《桂海论丛》2005,21(3):58-60
行政法律文化的创新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行政法律制度,确立现代行政法律意识,从行政管理法律文化向控权型或平衡型行政法律文化转变,走行政法律现代化的普识之路。从行政法律文化的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的行政法律文化不仅应该向行政法治文化发展,也体现在其应进一步向宪政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与新世纪治国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百冶 《桂海论丛》2004,20(2):63-66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等思想,其弊端突出表现为专制主义的“人治”思想、“官本位”思想,并由此造成了官贵民贱的行政环境,宗法血缘、任人为亲的用人方式,崇尚人治、排斥法制的管理机制。贯彻执行新世纪的治国方略必须树立公仆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防止公仆变为主人,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保证人民依法治权。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 ,增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是我国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主题。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观念形态 ,与政治制度发展息息相关。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式 ,对政治制度发展具有动态的双重效应。因此 ,只有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才能推动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明 《桂海论丛》2008,24(2):28-30
从历时态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分为早期、中生代、后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理论特征,并且各个阶段之间又呈现出了逻辑上的“贯通”与“断裂”。从共时态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四种学理向度,深入研究该理论对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彩红 《桂海论丛》2005,21(6):61-63
建设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实现离不开特定的行政文化环境,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实现责任政府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构筑新型的责任行政文化成为实现责任政府的必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警察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特别部分 ,国家意志在警察文化的形成和变革中起主导作用。CIS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缩写。CIS一般称之为“品牌战略”、“形象战略”或“管理战略”。它由MI、BI和VI三个部分组成。MI是警察文化的理念部分 ;BI是警察文化的行为部分 ;VI是警察文化的视觉部分。在警察文化体系中 ,CIS属于管理战略范畴 ,它的约束力、影响力及其亲和性特别显著。规范与整合警察文化中的CIS ,对于提升警察文化价值 ,树立警察形象 ,推动警察队伍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同心"思想发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于我党与统战成员为实现国家独立与解放、统一与富强、文明与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同心"思想简单而言就是指统一战线成员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同心"思想在统战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揭示了统战文化的核心理念,深刻反映了统战文化的基本向度,为统战文化有无价及价值大小提供了判断标准。以"同心"思想引领统战文化建设,就要将"同心"思想融入统战文化产品、统战活动方式和统战核心理念中。以"同心"思想引领统战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统战文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实践,能够促进统战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进而促进统一战线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