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及其地方政府实践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在政府和自然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府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预示着地方政府宏观政治生态的变化。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际上可以把地方政府划分为增长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地方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发展型政府为导向并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对其职能进行科学的调整,以使政府有能力正确地履行其职能。  相似文献   

2.
张允 《人民论坛》2014,(10):70-72
在中国单一制的制度框架下,中央—地方关系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职能。改革开放初期,通过放权让利的改革战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能的发展型地方政府。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地方关系的调整重塑了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并引导地方政府将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单一制的制度框架下,中央—地方关系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职能。改革开放初期,通过放权让利的改革战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能的发展型地方政府。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地方关系的调整重塑了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并引导地方政府将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新中国地方政府从管制型政府时期到发展型政府时期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服务型政府时期,在执行力上的不同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从作为中央政府延伸的"传声筒"到逐步具备了自己独立的主体地位,而隐藏于地方政府执行力变化背后的是制度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管理逐渐从全能主义的管制到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民社会成长而催生的治理模式的显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预算失控和投资过度;地方融资平台绕开监管大规模举债;地方债管理混乱无序;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针对我国地方债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硬预算约束制度、推动市政债融资模式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国家审计署连续两年披露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热点,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南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消解地方债务的风险隐忧已成为共识。鉴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属性,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理应成为对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中最具正当性的、最基础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试论科学发展型政府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积极应用到政府自身建设上来.不断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型政府。科学发展型政府的基本要素:以人为本是价值核心.民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和谐是目标.学习是动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得到多方关注,但整体来看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成因,但都与发展型政府内在的扩张机制及政府预算约束的缺失有关。理性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全面辩证系统地看待地方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树立起防范化解风险的信心。要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守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关系,从根本上切断地方政府的企业债务融资通道;加快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的约束力和全口径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9.
秦勇 《理论月刊》2012,(5):107-110
我国现行的财政收支法律制度存在着行政机关主导立法,立法机关角色缺位;省级以下地方政府间收支划分无法可依;财权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事权更多的被推诿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所应拥有的相应的财权匮乏等诸多问题。完善我国财政收支法律制度的根本路径是制定主要内容应至少包括财政级次划分制度、财政支出划分制度、财政收入划分制度三部分的《财政收支划分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的效应及形成机制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债务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中央政府将国债部分收入转贷给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企业担保等形成的隐性债务等。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膨胀已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种债务的形成和扩张既有显性的正式预算制度的制约,也有非正式预算制度、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债务动态发展机制等因素的拉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有利于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制度体系的协调更新 ,有利于制度运作效益最大化。同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可能产生“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偏差。因此 ,必须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以及地方政府各种成员的相互关系加以调整 ,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微观主体三者良性互动的制度环境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才能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伟  张奇林 《求索》2014,(8):103-106
实现政府职能公共服务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目标,社会保障是典型的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正由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存在体制不合理、法律滞后、手段单一等不足,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而,为适应服务型政府发展要求,有必要重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建立统一的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平台;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的法律制度运行环境;加强监管协调,建立有序高效的社会保障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在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明确监管责任、完善日常监管制度、调整监管考核机制、改进监管问责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逐渐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制度,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张楠 《社会主义研究》2008,3(1):113-115
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与运行中,部分地方政府表现出严重的地方利己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其他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地方政府利己行为的原因有思想、经济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必须建立一个"全国统筹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规范的地方政府的自律与他律机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与协调能力,才能制止这种地方利己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预算失控和投资过度;地方融资平台绕开监管大规模举债;地方债管理混乱无序;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针对我国地方债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硬预算约束制度、推动市政债融资模式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近十年来,通过确立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政府间职责分工不合理,社会政策体系整体规划缺失,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使得发展型政府难以超越,政府转型远未完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服务型政府,除了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巩固、确立新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政策体系等制度基础外,关键在于为政府转型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应赋予少数地方政府创新特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以后 ,地方政府只有不断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 ,才能有效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地方政府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重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 ,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基本导向 ,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推动地方政府的综合性制度创新。为此 ,应在加强对地方政府体制和制度创新的领导、指导和协调的基础上 ,赋予少数地方政府创新特许权 ,发挥地方政府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努力形成地方政府体制和制度创新的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浙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化进程和社会治理体系发育互动演进的政府改革是"浙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转变施政理念,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推进制度建设,实现从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向"全面履行"转变;创新政策工具,实现从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向"复合供给模式"转变。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仍然面临着深入推进的现实困境。当前我国的权力配置结构未发生重大调整,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艰难的重要原因。在法治的框架下,以调整政府层级间关系为突破口,建立"混合型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强社会问责,确保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强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营造公民满意的行政环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通过立足顾客导向、推动理念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方法创新,构建多元主体、加大公民参与等理念、制度、政策和方法来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周兰兰 《理论月刊》2015,(2):141-145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经过了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社会救助制度本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救助方式不合理、救助服务不专业及救助缺乏统筹管理等方面。未来我国将着力推进社会救助的四个转型,即从政策型救助走向法治型救助、从管理型救助走向服务型救助、从生存型救助走向兼顾发展型救助、从政府救助走向多元化社会救助,这四个转型不仅代表了顶层制度设计思路,更表明了我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