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约  辛燕 《学理论》2011,(19):236-238
调查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状况,认可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深刻影响,积极评价网络生活有效开拓大学生眼界,为大学生提供培养自我教育的平台。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生活,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出新课题新挑战,促进高校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创新、重塑网络道德,实现网络育人。  相似文献   

2.
张荣 《学理论》2011,(19):239-240
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交融共存,共同构成人类基本的生存环境。虚拟社会毕竟不同于现实社会,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社会的问题。要建立和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网络交往原则。  相似文献   

3.
当今大学生已经成为"网上的一代",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易班"网络班级在增强班级凝聚力,聚合班级学习氛围,调节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易班"网络班级的健康发展,需要提升关注度,发挥学生"易班"建设的主体功能,需要加强整合度,满足学生对"易班"的合理需求,需要拓展参与度,提升专任教师的"易班"介入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鹏超 《学理论》2010,(14):217-218
网络的广泛应用在给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显得尤为严重,这同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文章列举了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并在探究了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缘由的基础上,从高校学生自身和高校德育工作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解决好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结构特点及网络成员与贫困家庭的交往频度和空间距离等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较小的网络规模、较高的亲缘比例、空间临近及交往频度高构成了贫困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带来显著的民主政治效应,表现为打破了信息垄断和旧的话语权力格局,为民意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以互联网为公共载体的网络舆论成为信息时代我国最活跃的民主政治场域。但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网络舆论的特性决定了它可能造就"优质"民主,也可能带来"劣质"民主。要使网络舆论促进民主政治良性发展,政府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回应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议题,培养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研究已经逐步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通过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将之引用到我校科研合作分析中,从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一边缘结构等角度,以我校2010年的科研合作者为对象,对我校的科研合作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评价我校科研人员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发现了合作网络中联系紧密的团体,指出了科研合作网络中核心作者的数量和所属部门。  相似文献   

8.
浅析高校网络德育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芳芳  刘莉 《学理论》2008,(24):64-65
INTERNET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更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转变。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许多网站建设的重点对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成了高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网络德育教育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网络德育教育的功能,提出了高校应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的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9.
赵江艳 《学理论》2010,(10):225-226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网络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政治课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析网络小说中关于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小说作为当代网络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刚刚起步,发展中难免存在着各种严峻的问题,而当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既是网络小说中社会公德意识缺失问题,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笔者着重分析了这种道德现象的成因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有益的思考,希望对解决此种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前网络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栋 《学理论》2012,(10):67-68
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武器之一,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同时,网络监督也面临着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著作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做"第四媒体"的网络,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面对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模式的版权保护方式已经无力解决网络著作权纠纷.如何规范网络环境中作品的使用,切实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正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法律界乃至全社会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announcement of 22 June 2014 from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that Pyu Ancient Cities had been added to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was significant for Myanmar, since it represented the country’s first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World Heritage listing was the culmination of a process driven by a convergence of forces originating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of Myanmar. An interpretation of Pyu Ancient Cities as involving a transnational network of supporters echoes the work on 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s, which looks to phenomena involving transnational efforts to advance particular issues on behalf of activists against their govern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Pyu Ancient Cities by producing a model that helps to illuminate the efficacy of its social network to engage in transnational advocacy.  相似文献   

14.
网络民主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民主热潮的背后,折射出了现实政治的诸多困境.它的“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缘于现实参与渠道的不畅通、多元民主力量的缺失以及代议机构功能不足等,它的有效治理取决于现实政治的容纳和对接,有赖于多元民主力量的壮大,以及各种民主形式之间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社会舆情相比,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更加多元化,表达方式更加快捷化,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也带来了涉腐舆情法律规制缺失、举报及管理无序、应对理念落后、措施僵化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科学建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机制,其中法制机制建设是有力保障,舆情信息系统建设是坚实基础,责任和约束机制建设是关键内容,网络举报的权益保护和激励机制是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铁路公安二级刑事技术网络是指由分布在基层派出所的技术点承担一般案件现场的勘查取证及重大案件、事故现场的现场保护和前期处置,由技术科负责重大案件、事故现场勘查及检验鉴定工作的刑事技术网络。铁路刑事技术队伍建设必须从加强基层所队技术点的网络建设着手,包括技术点的建立、现场勘查设备的配备、技术员的培训等。加强铁路刑事技术网络建设,对提升铁路公安机关与刑事犯罪的斗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 search of an 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for successful environmental policy, many researchers focus on network governance. And while it provides the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needed for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many networks collaborate too loosely to have the capacity to reach strategic goals or mobilize local players. There is often a disconnect between national policy goals and on-the-ground dynamics. Instead,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a network perspective which does not eliminate state action, but involves network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t arm’s length of government. As an example for this mode of network governance, the research looks at the Swedish “National Network for Wind Power”, which was initiated by government and is now led by four wind coordinators 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on- and off-shore wind electricity. The paper compares Swedish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ind network and shows how these government efforts have transformed Sweden from a weak performer to being a frontrunner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8.
Partnerships of various kinds are now widespread, but evaluating them is complicated.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fulness of a network approach for analysing partnership effectiveness, where the central concern is governance.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for this evaluation they were conducted with 120 people from 10 different partnerships in Victoria.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network structures uncovers important features of partnerships, yielding crucial information about them as governing entities, and providing feedback to partners on where effort needs to be spent on relationship building. This article adds to the existing knowledge about what makes partnerships effective, and to the toolkit available for evaluating them.  相似文献   

19.
政策网络的两种分析途径及其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任勇 《公共管理学报》2005,2(3):55-59,69
政策网络是运用网络主义来分析政策过程的一种理论框架。不同的学派对它有不一样的理解。在学术界都承认政策网络是一种在分析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的方法基础上,分别从利益中介和治理两个不同的分析途径对政策网络进行研究。不同的分析途径导致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以上的分歧深化了对政策网络本身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0.
政策网络的研究边界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策网络的提出,揭示利益联盟及信仰联盟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公共政策是包括政府和社会的各类行动者互动的结果。这种研究思路承继政策过程“互动”和“不可预知性”的思想,强调政策过程中的政治性。政策网络内在的稳定与动态、互倚与自主、排它和包容等双重属性,决定了政策网络是需要管理的。政策网络的管理是组织间关系的管理,旨在达成互利互惠和良性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