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与侗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20年来有关侗族调查成果进行了综述,认为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不仅为侗族研究提供了大量材料,还推动了侗学向广深度发展,同时,也为侗学研究培养了一批人才.但也存在某些不足,调查材料明显存在南多北缺等现象,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蜀华先生对贵州的民族研究工作十分关心,对"六山六水"民族调查极为关注、支持和指导,并对这一系统工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理论研究的基石——为纪念"六山六水"民族调查20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山六水"调查工作已有20年的历程,刊印了20本调查专辑,为民族学学科建设积累了珍贵的资料,为人们认识贵州少数民族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新的世纪已经到来,新的形势、新的情况给民族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在总结"六山六水"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学会做实地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仡佬族研究的历史,阐明"六山六水"调查在仡佬族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家学调查研究,1956年之前多以荔波县为中心,1957年之后多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中心,而"六山六水"民族调查更多关注水族聚居之外边远偏僻的水族散居地区的资料,比较全面、完整,并从多学科来反映了水族社会状况,是水家学研究资料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回顾总结了荔波瑶山瑶族的调查 ,并指出调查研究工作出成果 ,而且培养了一批民族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六山六水”民族调查 2 0年调查概况 ,调查类型、方法与特征 ,调查成就的回顾和分析 ,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六山六水”民族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莫金山 《思想战线》2005,31(5):127-131
费孝通教授一生五次上瑶山考察,1935的考察是为了研究瑶族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1978年至1988年,他先后四上瑶山,其考察的重点已由原来单纯的学术研究转到为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的轨道上.他倡议开展微型社会学调查,探讨瑶族地区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之路.他提出金秀瑶山的经济发展应走"木材 + 电力"和发展土特产的思路,他真知灼见地提出将金秀"瑶族五个支系"改为"瑶族五个集团".他为金秀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的合理调整和改变金秀贫困落后面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贵州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指出了“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贵州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的特点及其对今后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住民生底线,筑牢民生"安全网"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从"六稳"到"六保",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做到"六保","六稳"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贵州彝族社会历史的研究来历已久。“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的乌蒙山和北盘江、乌江“一山两水”彝族调查有百余万字成果 ,极大地丰富了贵州彝族社会历史的田野调查资料 ,推动了贵州彝学的调查与研究 ;得益于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科研活动的经验启示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成立以后 ,贵州彝学调查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吴嵘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3):105-110
本文介绍了"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对贵州民族经济的调查与研究,论述了"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对贵州民族经济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 :贵州省“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具有覆盖面广 ,坚持时间长 ,既重视基础 ,又重视应用 ,发挥了以民族学为主、多学科联合的优势三大特点。 2 0年的民族调查 ,完整地建立起了贵州民族学研究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4.
作者结合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 ,就贵州民族风情旅游的开发 ,从 10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今后的民族调查与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