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但其中最关键的是机制问题,即要构建一套具有活力、高效的人才开发机制。根据西部的实际情况,其人才开发机制,应包括政府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为基础的微观引导机制。通过这一对驱动机制的合力加快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   一、以市场驱动为基础,增强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活力   以市场驱动为基础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的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逐利性的原则,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活力,促进西部本地人才生长和留住本地人才,吸…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用人单位和个人之间双向选择,以及聘用制用人机制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由国家统分、配置的人才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传统观念和这种旧的管理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才对单位的依赖思想还很强烈,造成用人单位和人才这两个主体很难进入市场,为了激发人才资源的活力,加强人才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3.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改革政府人才管理方式,明确政府人才工作推动路径。"十二五"期间,我国在人才资源开发使用和政府人才工作体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暴露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要进一步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人才工作中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构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现代公共治理理论的政府整合能力、推动协作治理、强调战略协同和打造"公开政府"为构建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推动市场化方式、突出社会化参与、建立法治化保障、瞄准国际化竞争,形成市场、社会和政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关补充的人才工作大格局是政府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来自国际上的最大竞争,既不是市场,也不是资源,而是人才竞争,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是我国应对加入WTO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对挑战,我们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快人才管理的制度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创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才资源配置由计划调配向市场化配置过渡,是一场重大的深刻的变革,因此,必须实现十个方面的转变。(1)劳动力所有制由国家所有、单位占有向劳动者个人所有、社会化使用的方向转变。(2)人才资源配置的运行方式由国家为主体向用人单位为主体和人才为主体的格局转变,用人单位和人才应成为择人(择业)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  相似文献   

6.
熊仲超  樊冀 《创造》2001,(1):37
人才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是指影响人才资源管理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风险在人才资源管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操作风险,即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引进风险;组织风险,即人才资源配置不当的风险;流失风险,即由于相关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及管理水平等因素而波及的离职跳槽风险。这些风险有可能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正在发展中的事业造成致命的打击,那么,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呢 ?  操作风险的防范。首先,在人才招聘、引进上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利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推动人才开发向市场化发展,变政府开发为市场…  相似文献   

7.
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流动之我见岷县党校马燕南在来稿中认为,在贫困地区建立人才市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积极培育人才市场,将人才和用人单位从旧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机会到市场上去自主择业和自主择人。人才和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的两个主体,确立两个主体是人才...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人事局与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联合课题组,对武汉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调研,指出武汉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这无疑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人才资源利用的效能不高、人才集聚能力不强、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观念滞后。因此,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前提,即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人才资源开发时效性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多渠道多视角发现和使用人才的人才观等。  相似文献   

9.
张德生 《今日海南》2010,(11):36-37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并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人才规划》,各地在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将迎来新一轮竞争,经济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情况下,人才用脚"投票",自然选择流向上述地区。海南是经济小省和欠发达地区,自身人才资源供给不足,人才竞争力弱。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双弱的局面,除了千方百计发展经济,还必须创造性地做好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浅析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科技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在人才的培养、吸纳和使用方面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一、多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搜索和发现人才美国用人单位在发现人才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一是眼界开阔。在美国,公司的老板们、大学的校长们寻找人才的目光,已是不分民族、不分种族,面向全球广揽优秀人才。在硅谷地区高科技公司的IT人才中,来自印度的占44%,来自中国的达9%。又如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争夺、吸引人才在美国,一般中等科研人员的年收入可达5万美元以上,在硅谷地区则高达78万美元,比我国平均高出10-20倍。除此…  相似文献   

11.
谷敏 《人事管理》2000,(9):45-45
海安县委、县政府将人才工作作为推动该县在新世纪步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进县行列的首要任务来抓,最近,相继出台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系列政策。一是出台了《海安县人才资源开发工程规划》,提出了该县“十五”及今后10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二是出台了《关于吸引优秀人才来海安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优秀人才的范围作了界定,还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的工资待遇实行多元化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夏明 《北京观察》2001,(10):40-41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资源,同时亦是带有感情因素的特殊商品。人才中介组织就是将人才信息在政府、社会、经济实体之间进行互相传递,并起到平衡各方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挥居间、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人才信息流通网络的枢纽机构。人才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包括:提供人才存档、养老保险等社会公共事业服务;推荐就业单位;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各类专业人才;组织人才供需双向选择交流大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要对人才高消费行为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离不了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人才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在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神州的今天,人才争夺中的无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才浪费问题,日渐显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人才高消费”是近年来出现的由用人单位在人才招募和使用上,不切实际地盲目招揽和囤积高层次人才,而造成人才闲置和浪费的一种不良现象。尽管这种现象一出现,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映,并受到了舆论质询甚至是遣责,但是,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在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土人才队伍。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是人才资源开发中极具  相似文献   

15.
邵东县现有离退休人员1537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00多名,行政管理人才1200多名。近年来,邵东建立了“以开发乡土人才为主体,以开发存量人才为依托,以开发银色人才为呼应”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带动了经济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尤其是银色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弥补了现有人才资源的短缺,以其独特的经验、智能和技能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怀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农业在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立足本市实际,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向农村延伸的突破口,开创了人事工作的新领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全面开展。一是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列入全市人事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工作目标,要求各县(市、区)制定实施方案;二是狠抓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网络建设,在全市乡镇建立了乡士人才开发工作站268个,聘请了3849名村级农村人才…  相似文献   

17.
创造人才自我开发的环境四通公司人事部经理叶延红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上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人才自我开发的环境。1984年,四通公司刚刚创立时,靠的是观念新这一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人才。现在10年过去了,市场经济已成为汹涌的大潮,四通公...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需要人才来开发,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应放在西部大开发的优先地位。省长程安东同志曾多次指出:“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大开发。”严格意义上说,只有有了人才,才能形成第一生产力。只有有了人才,第一生产力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西部大开发必将带来西部人才的聚集和竞争,而这种竞争又会形成大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筑广东人才资源新高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要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保持领先地位,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筑广东人才资源新高地。为此,必须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把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要采取超常规、大力度的政策措施,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步伐;要从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构建人才行政调配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才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如何构筑人才竞争机制、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加深对人才资源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谓提出的“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建立激励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