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梅 《传承》2009,(20):90-91
精神问题已引起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尤其是他对人的精神本质的探究,为我们理解精神问题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哲学理论方法。通过对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探究,我们发现,忽略了对人类精神本质的追寻,忽略了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我们的分析达不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在实践中找寻有效的方法。借助于拉康无意识中的"真实",我们才能在正常的人与有精神问题的人之间做出正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拉康与法国女性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介绍精神分析同女性主义关系渊源的基础上,分析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对法国女性主义的影响,及法国女性主义者对拉康精神分析学的批评与接受,重点突出拉康同三位法国女性代表的关系,她们是克里斯蒂娃、艾瑞格瑞和西苏。  相似文献   

3.
袁祺 《求索》2005,(12):135-137
本文通过深入辨析霍兰德对拉康学说的批评,认为霍兰德批评拉康学说具有两层目的:首先,反对精神分析的哲学化,澄清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其次,强调精神分析批评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基础之上,抵制当今文学批评中滥用拉康学说所造成的不良之风。  相似文献   

4.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拉康学派的杰出代表和“后马克思主义”的主将,意识形态批判是其学术关切的主题和思想精华。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一“真实的缺失”: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真实的缺失”(也称“主体的空无”或“他者中的短缺”)是拉康关于人的本质形成的重要慨念,指的是人在“现实界”中主体身份的获取是以丧失“实在界”的原初真实状态为代价的,人作为主体是文化符号秩序建构的产物,但主体被建构的过程同时…  相似文献   

5.
韩振江 《理论月刊》2007,(12):49-52
齐泽克是当代西方思想界多产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他致力于把拉康艰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精髓延展至意识形态、主体性、通俗文化、电影网络等方面,把拉康理论予以哲学化、社会化和通俗化。齐泽克以"实在界"为核心概念全面继承了拉康的晚期哲学思想,并融合马克思主义知识传统,在与阿尔都塞对话的基础上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他还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读解,提出拉康式分裂主体思想,试图在后现代哲学语境下再续西方主体性批判传统。  相似文献   

6.
蒋丽  苏喜庆 《求索》2012,(9):182-183,189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的实力派作家,本文仅以他中短篇小说中的"匠人"品格塑造为例,透过作家对这些草根人生、人性、品格的描绘,采用精神分析、强力意志论和性格二重组合论等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探究,捕捉作家创作的内在精神诉求,借以探究作家深沉的人文关怀。最终,我们可以沿着作品中对人类强力意志的召唤和对人类情欲的颂扬,去追寻作家的时代责任感,探究作家在转型时代对于边缘人精神困境中的深度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7.
谭文芳 《求索》2005,(7):116-118
解释学与现象学、实证主义一道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三大势力”,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解释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学思想,以及利科的结构主义解释学和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解释学的方法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将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视为欲解释的文本;支持了人文科学倾向的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方法的新发展;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8.
以“无意识”为最基本假设和理论核心而展开的精神分析 ,体现出致力于人的状况改善的基本精神 ,把“认识你自己”这一知识的本质问题 ,从“人是万物的尺度”深化到“什么是人的尺度”问题上。为人的自我理解和对世界的理解寻求一种更加全面的视野 ;为从心理分析走向更为广泛的文化分析开辟了道路 ,让人类重返精神的家园。这一学说的批判性意义 ,为经济人类学透过经济的物质性功能而去追寻其本原的意义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 ,从精神分析角度提出货币的象征性涵义假说、对货币存在的一系列悖论关系的联结 ,把货币分析引向一条历史理解的道路 ,提示人们去关注货币存在中的权力因素 ,为我们理解货币象征存在形式的物质化过程 ,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袁小云  许丽平 《求索》2012,(3):110-112
齐泽克作为拉康精神分析学的继承人,对黑格尔和马克思进行了拉康式的解读,开辟了意识形态理论新场域。认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社会意识,还是一种社会存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和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三种形式。齐泽克把意识形态当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幽灵",把意识形态界定为一种"社会存在",齐泽克的这一理论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又存在其难以逾越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结合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政治教育目的性、实践性、超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期加深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并在深刻剖析与反思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实践所带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发展观,充分体现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充分尊重和肯定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真正在社会的发展实践中坚持与贯彻这一发展理念,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又是科学对待真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13.
"敢"与"怕"     
在改革创新的年代,我们常常鼓励领导干部要"敢"字当头.大胆地想、大胆地闯,才能在没有路的地方开出一条路.然而,在倡导"敢"字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怕"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玲 《求索》2004,(11)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 ,特别是从拉康理论的角度来看 ,身体在网络聊天世界中作为一个景观呈现出来 ,消解了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二元对立。身体在网络之中进行着镜面狂欢 ,并享受着自身带来的剩余快感  相似文献   

15.
董晔 《前沿》2003,2(10):64-66
"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究竟指何,长期以来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很大分歧.究其原因,论者多从自己的主观理解出发对之进行说明,而忽略了具体语言环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背景等认识要素.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尝试追溯马克思的原意,揭示"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之真实内涵.而深入探讨、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类文化整体的系统构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题,紧密结合探究式学习方式和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模式教学"的程序及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探究、信息收集-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同时还阐述了在教学中保证"科学探究模式"顺利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独特、独树一帜,他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他提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实践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创新"的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的本质所理解的创新,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类永恒的追求.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传统的继续,创新的实质就是发扬传统.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本质规定了人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学逻辑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史的一条隐性线索。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的本质"问题在该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先后对人的本质给出过不同定义,其中以《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现实本质"定义最具代表性。事实上,人的本质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哲学问题,有其终极向度,"现实本质"定义的生存论解释不能代替本体论追问,而本体论追问的必要性源于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二重性,也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定义之多维性、多元性、多义性。  相似文献   

20.
史学现代化与史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史家主体修养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应当成为历史和历史学研究中的主体,这是目前史学研究中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我国的史学工作者在认识到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人具有阶级的本质等等情况后,将影响历史和历史学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存在,归结为经济、阶级、政治等等原因,突破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的窠臼,这无疑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往往会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对问题的认识失之偏颇。长期来,我们恰恰忽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