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特辑》,1941年8月1日由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编纂,32开手刻油印本,全书共180页,长26.5厘米,宽23厘米。1941年6月1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抗大总校在校部驻地邢台浆水召开盛大的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会场布置了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等领导题词。出席大会的有第十八集团军总部、野战政治部、第120师、第129师等70多个单位,  相似文献   

2.
许世友挨批     
1937年3月,传来了红军西路军失败的消息。有人认为这是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又一恶果。于是抗大掀起了一场批判“国焘路线”的热潮。有人还把“国焘路线”与红四方面军联系到了一起。在抗大学习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许世友已经为失败而痛苦,现在又听到人们在批判红四方面军,他怎么也想不通。他突然站起来大嚷道:“怎么能说张国焘是逃跑主义呢?中央就没逃跑?中央红军不是也从中央苏区撤出来了吗……打不过敌人,换个地方再打嘛,怎么叫逃跑呢……”他那粗大的嗓音犹如一颗炸弹,把人们都惊呆了,大家愣一阵子后,会场发出了愤怒的呼喊:“许世友,你这是反对中央!“你是托洛茨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日革命干部的摇篮,毛泽东是扶着这个摇篮的母亲。毛泽东一直关心着抗大的发展,而抗大的成长壮大从来没有离开过毛泽东的领导与指导。毛泽东是抗大的卓越领导者,是抗大的优秀教员。而抗大又是毛泽东宣讲革命政治军事理论的讲台,是毛泽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是毛泽东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纽带。毛泽东对抗大的领导及教学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张际春同志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领导者之一。他从1938年1月28日抗大总校第三期调入抗大,到1943年1月第八期离开抗大,一直是抗大总校的主要领导者。在这6年当中,他先任总校政治部主任,后任总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曾和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同志一起,对抗大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山两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首先挺进山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在晋东北、晋阿北、晋东南等地区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大总校、抗大第一分校、抗大第六分校、抗大第匕分校、抗大太岳分校、抗大太行分校、抗大太岳陆军中学、抗大第七分校陆军中学先后和山西的几个根据地开办,  相似文献   

6.
周洪双  罗金沐 《实践》2014,(9):35-35
<正>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兴则事业兴。"通过办院校来培养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抗大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过问抗大工作,亲自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多次给抗大讲课,经常参加抗大活动。毛泽东说:"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抗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战争需要服务的原则,把战场融入课堂,把战例作为教材,探索出了一条边打仗边办学、在战争中  相似文献   

7.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边区政府、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迁往延安。为适应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是抗大的主要创办人,并亲自任教,讲授哲学、战略学,经常做政治形势报告,还多次给抗大的干部和学员做思想工作。当时在延安有个习惯,抗大每次集会,都有各级指挥员轮流值星,负责整理队伍,维持会场秩  相似文献   

8.
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纪念抗大建校六十一周年奚定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是抗大的创建者和指导者,他在抗大集会上的多次讲演,反映着这一光辉历史业绩。抗日军政大...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1日是抗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抗大,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亲自缔造的一所革命大熔炉。她是听着抗战的炮声而创建,伴随着日本投降而停办。在历时近十年的艰难办学中,培养出10多万名文韬武略,英勇善战的将帅人才和出类拔萃的政工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抗大以其鲜明的教育方针、独特的办学模式、出色的教育成果,与中国的黄埔军校、美国的西点军校和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为国际一流军事院校而蜚声海内外,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大所凝结和锤炼的抗大精神更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宝藏。  相似文献   

10.
杨树  李青 《共产党员(河北)》2021,(7):F0002-F0002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毛泽东同志亲自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1939年,抗大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县(今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开始了正规化建设,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培养了二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21,(2):F0002-F0002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是全面反映抗日军政大学发展史的专题性陈列馆。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总校遵循党中央指示从陕北转移至邢台县浆水镇一带开展敌后正规化建设,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培养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1943年1月24日,抗大总校奉命迁回陕北绥德。在浆水办学期间,抗大旗帜插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大成为了"将星摇篮,革命熔炉"。  相似文献   

12.
朱鸿召 《新湘评论》2014,(20):41-41
延安时期,听毛泽东演讲是一道风景。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之初,毛泽东在党内任职主要分管军事和外交工作,但其锐利的思想、通脱的风格、幽默的话语,使其具有崇高的威信和独特的魅力。听毛泽东演讲,先是抗大学员们的福分。毛泽东以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为抗大学员讲授《实践论》《矛盾论》。  相似文献   

13.
正刘忠将军向来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他投身抗日军政大学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的经历却鲜为人知。今年正逢抗大成立80周年,笔者选取他在抗大工作期间的若干事迹,以资纪念和瞻仰。1937年初,刘忠从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司令部特别支队(骑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任上奉调至抗大学习深造,他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飞奔赶到学校报到。因各个部队到延安的路程有远有近,不能同时到校。刘忠到抗大时,学校已经开课五六周了,抗大教育长罗瑞卿  相似文献   

14.
抗大建校九余年间,共举办八期,培育了十余万名军政干部,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抗大精神集中体现在毛泽东亲自制定的抗大教育方针上,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新时期,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扬抗大精神时代价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作风建设,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深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需要千千万万的干部,所以他对抗大情有独钟。本文搜集、整理了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书信等手迹共19件,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从毛泽东的各种手迹看,他给抗大的这些手迹虽不是为抗大所题的全部,但也堪称颇丰。  相似文献   

16.
许光达大将是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当代军事家之一,曾担任抗大教育长和抗大三分校校长。他还是新中国装甲兵事业的奠基人,曾任军委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他在戎马一生中,与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和毛泽东将在保安的"中国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刘亚楼任教育长。不久,胡耀邦来到抗大学习,就此开始了他在抗大的一段经历。入抗大学习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前,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在中共抗日主张的感召下,满怀抗日救国  相似文献   

18.
李雨檬 《党的文献》2018,(4):117-123
毛泽东评价抗大是"最革命最进步"的,他通过在抗大发表大量讲话,推动做好了抗大学员教职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讲话,联系抗战的形势和学员教职员的实际,讲教育方针、讲革命精神、讲革命定力、讲牺牲精神、讲行动方法,提供了革命的进步的红色基因。同时,讲话蕴含着方法上的规律性和技巧上的艺术性,即从大局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背诵政治纲领、善于抓重点、要实事求是。抗大的学员教职员炼就了革命性和进步性,担负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最革命最进步",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一种时代载体。毛泽东在抗大发表讲话的这一成功范例所提供的思想内核和科学方法,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借鉴、转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刘云平 《党史博采》2013,(11):60-61
说到抗大,人们自然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其实,早在1938年,中央军委就发出了抗大到敌后办学的指示。随后,相继成立了12所抗大分校,分批前往各根据地办学。抗大总校也在罗瑞卿带领下到达晋察冀边区。  相似文献   

20.
1 1936年6月,在瓦窑堡,红军大学诞生了.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急剧展开,中央迁到了延安,红大也迁到了延安.毛泽东同志把红军大学,改为抗日军政大学.红大——抗大,是一所学校的前后身.红大的一期、抗大的二期,都是创始期.人们知道:“抗大无一期,红大无二期.”二者原为一身,一个学校的两个段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