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区分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不同的层次,构建了以经济发展、政府能力、法治信用环境为一级指标,由四十六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指导,以头脑风暴法为基础对各项指标赋以权重。  相似文献   

2.
根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概念的内涵,从社会公平与民生保障、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虚拟社会管控与利用效能及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核心价值六个方面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指标层次结构模型,以Delphi方法构建二级指标相对于各准则层的判断矩阵,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治理指标进行了单层排序和总排序,为评估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绩效建立了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领域层(一级指标)构建是其核心问题。目前学界及政府提出的一级指标大都体现了目标考核理念、强化过程控制。基于现代政府职能定位和整体绩效评价的内涵,可确定第三方评价的五个领域层: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政府成本、实现公众满意,本研究利用在广东省进行的实证研究数据库,对不同领域层的组合方案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以层次分析法为特例建立的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模型中,由上述5个领域层组成的指标体系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营的科学内涵包括:民主法治、队伍结构、工作效率、警营文化、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一套较为客观的和谐警营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和谐警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标准值及权重,以指导构建和谐警营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自主学习资源欠缺、质量监控缺失等问题.网络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教学内容、内容设计、界面特征和课件维护四个模块构建以课程评价为中心的体系.遵循科学性与有效性原则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期对网络课堂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科学的量化指标评价.与传统的教学监控评价方式相比.网络课程监控指标体系有着内容与形式上的很大差剐.  相似文献   

6.
李小娟 《工会论坛》2015,(1):130-133
结合我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综合考虑高校基本职能、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及其他组织的重要指导作用,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建设理念与定位、实训条件、实训实施、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及30个三级指标。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等相结合,使评价指标体系细化、系统、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不仅改变制造业生产方式,而且促进制造业管理变革,是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的关键。利用AHP法确定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发展各影响因素权重,其主要步骤是:建立层次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计算各层因素的合成权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习能力达成评价指标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大学生学习能力达成评价的概念分析,对国内外评价指标现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学习能力达成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案例选取和实证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大学生学习能力达成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解决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达成评价缺乏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重要论述的指导下,结合前期文献研究成果和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的实践,遵循人民性、社区性、适用性、可获得性、客观性的原则,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195个三级指标的美好生活社区测评指标体系。在构建评价社区美好生活的指标体系时,采用了"理论—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循环前进的研究思路,根据美好生活回应性、发展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的特性,确定了指标选取方案和权重,尽力确保了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市S社区进行了实地测量,证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同时,对如何提高美好生活社区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和量化水平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在对宜居城市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参照,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景观、安全六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的选择,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的原则与方法,并构建了宜居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指标选取的代表性与针对性,数据的综合性与适宜性等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全面量化难度大,指标选取受限制。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军事法官的职务责任是我国立法机关为军事法官设置的非遵行不可的权利和自由的边界,是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对其理论的研究,应把内涵、目的、构成、特征等作为起点。内涵是指军事法官在军事审判活动和赋予的其他活动中所承办的事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在军事领域的实现;实现军事司法价值的均衡;完成军事司法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它由职务责任主体、职务行为和责任三部分构成。内容包括一般职务责任和特殊职务责任。显示出行为主体单一性、职务行为内容的特定性、责任后果的多样性、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