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执政后的对外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执政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从新生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出发,适时调整对外政策,奉行更加务实的、灵活的大国平衡外交,其对外政策的核心是调整、发展与印度、中国和美国等大国的关系,以荻取大国经济和政治支持。  相似文献   

2.
国家利益是制约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日趋加深,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大国对于国家利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是:1.冷战后国家安全利益的重点由政治军事安全向经济安全转变;2.国家政治利益的实现由直接的意识形态较量向竞争综合国力的优势转变;3.国家主权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由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向在自愿基础上的部分共享、部分让渡转变;4.追求国家利益的手段由主要依靠军事实力向依靠经济科技实力转变;5.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由重视既得利益向重视未来利益转变。充分认识上述变化,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泉内阁的政策取向与中日关系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泉内阁对内对外政策取向,重视日美同盟关系,意欲修改和平宪法,要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等言行主张,无疑给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发展,尤其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前景增添了新的不安和不确定性因素。中国面对的是一个要做 “正常国家”却又不愿承认和清算侵略历史的日本,一个经济上强大、政治作用也不断扩大的日本。要在警惕和阻止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和军国主义化倾向的同时,发展同日本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亚国家独立以来,日本的中亚政策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由于中亚地区 一直处于日本对外政策的边缘、日本与中亚国家发展关系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日本的中亚政策 缺乏战略规划而将解决具体问题作为政策的核心目标等原因,其中亚政策整体收效不大,目前不 会对华造成重大压力,但中国应通过深化与中亚国家的政治、经贸、安全、人文合作,削弱日本在中 亚对华的牵制。  相似文献   

5.
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缅甸独立后的总体发展道路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宗教与政治关系、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暴露出的特点对缅甸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 ,中东欧国家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发生重要变化 ,欧盟、美国以及俄罗斯都已把对中东欧政策作为各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是中东欧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与北约和欧盟结盟、发展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其外交政策选择的优先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具有友好传统 ,近年来出现良好发展势头。随着中东欧国家入盟的实现 ,今后中国对这一地区的政策将纳入对欧政策的整体框架之中 ,中国应更加积极主动推动与之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不断推进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领域展开合作。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是乌对外交往的重点,同时美国视乌为担当中亚地区领导的首选国家,是地缘政治的支轴之一。但两国关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不断演变,并对中亚地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张文峰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在国家独立之后的长期外交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19世纪初拉美国家获得独立起,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适应...  相似文献   

9.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政治思维”,简称“新思维”,其内容正不断扩展,目前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在对外政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新思维”的内容苏联的“新思维”是1986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在“完全销毁核武器声明”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其含意是要用新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用新的办法解决国际关系中的问题。用戈尔巴乔夫的话来解释,是要“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国际生活一系列关键问题”,要“根本摧毁对外政策的许多传统的看法,摧毁传统的政治思维,摧毁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对各个国家的防御与安全及国际安全问题的传统看法”。从苏共27大开始,苏联领导  相似文献   

10.
中亚国家独立后在语言政策方面既有共同点,即致力于发展主体民族的语言,又有不 同之处,即各国对待俄语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中亚社会中存在的多语言现象不仅没有成为国家 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反而成为一个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政治问题。中亚国家已经意识到 多语言政策是其明智的选择,但未来中亚国家仍然面临如何不再把语言政策当作是各种政治游戏 的借口,而应把它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利用的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向”政策在印度区域合作战略中的分量加重,印度区域合作战略重心“东移”态势明显。这一方面源于对外经济合作以及贸易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则与中国快速崛起高度相关。在战略重心东移过程中,政治与安全利益诉求相较于经济利益诉求而言重要性不断提高,体现印度与其合作伙伴在制衡中国的目标上高度一致性。另一方面,印度区域合作战略东移仍受国家实力、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中关印战略互动以及南亚地区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其未来发展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经济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基础与核心,在全球化时代,和平发展是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近现代的日本曾因崇尚军国主义,将军事安全视为国家政治安全而穷兵黩武,几近亡国灭种;战后则因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奇迹而重拾民族自尊。冷战后,日本似乎无意抓住经济立国和政治独立发展的机遏。在安全意识上故态复萌,欲通过强军而成为政治大国。因此,能否尽快奠定理性的安全观与发展观成为日本国家命运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地缘政治潜力下降,促使其对外政策中地缘经济战略凸现。地缘经济战略中的能源外交成为俄对外政策的重点。俄地缘经济战略的实施使其经济从解体后的萧条中复苏,但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变数。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俄对外政策中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因素互动着,这成为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安全秩序观是有关国家对国际政治安全秩序的性质、发展趋势、维护路径、本国与之关系等问题的看法、立场和主张的总和,对国家对外行为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抽象的国家观念,它既可见于国家对外政策权威文件,也体现在一国有关国际政治安全问题的对外行为中。通过中俄对外政策文件,考察两国国际政治安全秩序观之异同,并结合中俄有关国际政治安全问题的外交行为,特别是两国在安理会的投票,可以逆向透视两国国际政治安全秩序观。这种互补性研究路径结合文本解读与对外行为分析,使二者彼此验证,可弥补单一路径之偏颇。中俄均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安全秩序的稳定,推动多极化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军备竞赛和外空军事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国际冲突,并非西方所谓的“修正主义国家”。中俄两国在对多极化的理解、维护国际政治安全的手段和依靠力量、欧亚地区秩序、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制度的尊重程度等方面有异。比较而言,中国之“言”(国际政治安全秩序声明)与“行”(维护国际政治安全秩序之行为)更显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对科索沃危机后美国伊斯兰政策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0年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密切关注伊斯兰问题,并企图将伊斯兰与政治性的“伊斯兰主义”予以区别。这一外交决策的副作用在于夸大所谓伊斯兰威胁,并造成伊斯兰在总体上反西方的误断,使美国的利益因政策失误而蒙受损失。科索沃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对外决策上的一个“突破”,美国应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其对外政策,把对外政策建立在利益考虑而非文明冲突的基础之上。在新的决策中应充分注意伊斯兰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它在不同地区的政治含义,采取灵活多变的弹性政策,尤其不应忽视正在兴起的逊尼派伊斯兰主义对南亚、中亚、北高加索、巴尔干等地区政治和安全的重要影响。重要之点是需要根据穆斯林居住地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延续一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对外政策等各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一些国家如泰国、印尼甚至于濒临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引发了许多政治社会问题,泰国、印尼、菲律宾领导人被迫下台,政局不稳,人心浮动甚至引发骚乱。经济危机还打乱了东盟一体化的时间表,破坏了东盟的独立性,对今后东盟的内外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一、稳定政局,进行政治社会经济改革是东盟近期内的主要任务维护政局和社会稳定是渡过危机恢复发展的首要条件。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文学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6):50-56,66
作为拉丁美洲国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智利自独立以来在政治发展道路上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在政局长期动荡的拉丁美洲地区,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参考价值。智利长期的宪政历史、社会传统中的保守主义倾向、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审慎处理、包容性的政党竞争体制、灵活务实的对外政策、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等,构成了智利独立以来国内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样具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现代国家发展所必须的战略物资,确保能源安全是各国重要的安全战略诉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能源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和策略问题”.①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的联系日益紧密,已成为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分配格局等多层次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巨大,要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就必须考虑美国的因素。美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扮演双重角色.即积极的因素和消极因素。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它在建立东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在当今东亚经济和安全秩序中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对此,东亚各国可加以引导,发挥其建设性作用;消极的一面在于其对外政策表现出的强烈的单边主义倾向,对此,东亚各国则必须同美国进行协调、合作甚至斗争,从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光耀建立了与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政策相适应,儒家思想主导、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政治哲学,反映现代政治发展一般规律形成,构建具有现代性、现实性、开放性、功能性特征的现代政治的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理性政治视域下公民社会的要素组合和向现代国家的过渡,但其以家长式的精英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在新时期受到后现代思潮的严峻挑战,为当今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