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杜靖 《思想战线》2022,48(1):26
中外历史学家呼应或契合“唐宋变革论”,主张宋代以来各朝代宗族是一个新阶段、新发明和新类型。从思想史和实践人类学论来看,未必尽然,因为宋代以来各地宗族实践的要素及精神都早已在中古乃至先秦时期准备好了,并一直在践行。宋代以来的宗族,不过是历史的实践者在不同社会情境下面对各自的问题而有意识搬取过往诸要素,并任意组合的结果。中古时期的士族及观念并没有随着残唐五代的结束而终止,相反,延续下来。那些士族或大族后裔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从世系主干上滑落下来,变成了旁系和普通人。当然,也可能是朝代更替或政治原因而“废贵为庶”。但是,士族、大族的观念仍然在他们意识里,并结合时代语境而演绎,因而不一定全都是“庶民化”或“礼仪向下”的结果,故新形态一说值得再讨论。中国宗族研究要回到人的立场,回到实践者主体性上去理解,才有可能看清其本质。  相似文献   

2.
廖寅 《求索》2010,(5):239-241
宋代荆湖北路治水工程仍以传统的政府主导为主,而荆湖南路已经明显呈现出以民间强势群体为主导力量的趋势。透过治水工程管窥宋代湖南、湖北社会可以发现,在唐宋社会变革的大潮中,湖北仍生活在传统之中,而湖南则紧跟时代潮流,民间强势力量“自存性”强,“公共意识”浓厚,公共领域勃兴,为湖湘学派及其经世致用之风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献军  苏丽萍 《新东方》2009,(11):24-26
黎族自称为“赛”,而在古代的汉文典籍中,则有“骆越”“里”“蛮”“俚”“僚”等各种称谓。唐代后期,“黎”这一族称开始出现。到了宋代,“黎”这一族称固定了下来,成为海南岛上黎族专用的名称,其他称谓基本上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4.
唐宋田园诗在题材范围和艺术风格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题材表现上,唐代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宁静优美的一面,以表现诗人的闲情雅趣;宋代田园诗的表现范围则有很大的拓展,涉及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泥土气息较浓。艺术风格上,唐代田园诗呈现出一种浪漫情调,宋代田园诗则是一种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诗风。造成唐宋田园诗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一是唐宋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二是诗人的创作心态不同,三是诗人的审美情趣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近10年,关于中近古社会的"唐宋变革论"备受国内学者的青睐重视。美国等西方学者又有所谓"宋元明过渡说"。笔者拟从"唐宋变革"前后江南能动角色、元明江南农商经济嬗变及北方民族南下背景等层面,试做新的探索。一、"唐宋变革"前后江南的能动角色  相似文献   

6.
唐宋田园诗在题材范围和艺术风格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题材表现上,唐代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宁静优美的一面,以表现诗人的闲情雅趣;宋代田园诗的表现范围则有很大的拓展,涉及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泥土气息较浓.艺术风格上,唐代田园诗呈现出一种浪漫情调,宋代田园诗则是一种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诗风.造成唐宋田园诗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一是唐宋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二是诗人的创作心态不同,三是诗人的审美情趣不同.  相似文献   

7.
杨曦 《求索》2008,(10):104-106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有着全新的理论立场和出发点的,而“推广应用论”作为一种主观逻辑是不能科学地说明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从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来看,“推广应用论”的逻辑也曾是被黑格尔、马克思所“使用”,但随着唯物史观的发展,这种逻辑最终又被否定了。因而,它并不是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变革的思想理路。本文通过黑格尔哲学演变成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演进理路,揭示了“推广应用论”的理论困境,说明“推广应用论”在解释唯物主义哲学问题上的局限性,从而为唯物史观“正名”。  相似文献   

8.
重论湖南之名的始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范弟 《湖湘论坛》2001,14(1):90-91
湖南,作为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何时,恐怕是难以指实的,但要谈湖南的历史,对这个问题又不得不加以考察。  在唐代中期以前的各种文献中,还找不到一处作为地名(当然这里是指与今日湖南地域相关的)出现的“湖南”之名,如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人,都曾写下了有关湖南的不少诗篇,但其中找不到一处“湖南”的字眼,倒是“衡湘”、“潇湘”、“荆湖”之类指称今日湖南地域的字眼在唐中期以前的文献中常常出现。到了唐中后期诗人如刘长卿、顾况等人有关湖南的诗作中,“湖南”这个名称就频频出现了。如此看来,“湖南”…  相似文献   

9.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10.
扶沟杜氏     
据《杜氏族谱》记载,扶沟杜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后裔。杜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扶沟杜氏元朝末年由大名府滑州(今河南滑县)迁到扶沟,因种种原因,世远谱缺,无以论世系,故以初徙扶沟者为始祖,至今已繁衍200余代、5000人之众,分布于全县40余个村庄。明清以来,杜氏已发展成为扶沟的名门望族。扶沟杜氏秉承其祖诗圣遗风,诗书传家,忠厚继世,代有名贤。据《扶沟县志》和《杜氏族谱》记载,从四世杜清起,明清两代,科第代显,功名不断。以科…  相似文献   

11.
“司”之来历冯铁金众所周知,国家各部的下一级机构是“司”。那以,“司”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司”是伴随着“六部”成立而设置的。隋初建立六部后,每部各置四司,共二十四个司。唐宋承隋制,也是二十四司。但各代六部的二十四司名称并不相同。以唐代为例,其二十...  相似文献   

12.
生命现的变革依赖于生命诠释方法论的变革.马克思在人的生命之理解和解释的思想前提、理解维度、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变革,由此,他也创建了自己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研究传统,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以“现实的人”为基本思想前提,以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及“双重生命本质”为主要理解维度,以“现实的生命认知原则”与“超越的生命理解原则”内在统一的“实践观点”为其生命观的思维方式,而以“实践生成性原则”为主要生命解释原则.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不仅是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论前提,而且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内容,同时也为现代生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合理的生命诠释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柳州,位于广西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柳州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之地,闻名遐迩的柳江人、白莲洞人演绎了人类近5万年的远古历史。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的潭中县治所设于柳州,由此掀开了柳州长达2100多年的建城历史。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使柳州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同舟共进》2014,(7):92-92
江苏南京沈立人(曾任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关于“宋朝的那些事儿”,有出版社曾出过厚书,我浏览了一下,总的印象,或称“唐宋”,或称“宋明清”,宋朝似乎不能与汉唐相比,算不得“盛世”。宋代的一批皇帝缺乏雄才大略,除仁宗外其他很难说是明君,多为昏君、庸君和暴君。在史的人物除岳飞外主要是文人,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有苏轼、欧阳修和王安石,还有朱熹和程氏兄弟等理学家,或仕或学。然而最近读到吴钩的大作,使我开了眼界。  相似文献   

15.
一 湖南作为“水彩画大省”,拥有一批重量级人物,黄铁山无疑是领衔者。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水彩画艺委会主任,他同众多水彩画家一道,在这个看似边缘的画种中营造着充满灵性的绝佳风景。 水彩画以西洋舶来画种的身份,引入中国约二百多年的历史,天生缺少正统门派的显要地位。论传统缺乏国画的渊源,论表现力不如油画的丰厚。但是,当世纪之交批评的目光和市场的运作开始审视这块寂寞的“边缘地带”时,“边缘”的词意已经异化,而边缘的位置也开始悄悄转换在国画进展不大、油画有些停滞之时,水彩画则蓄积着异军突起的势力。 黄铁…  相似文献   

16.
唐代笔记小说流传着很多“胡商识宝”故事,这是唐人主要根据波斯胡商来华的一些线索进行异文化想象创造出来。宋代,阿拉伯蕃商代替了波斯胡商成为主要的中国经商者,中国海商主动开拓海外市场的“走出去”行动,进口商品从符号性消费的珠宝类奢侈品转化为实用性消费的香药类日用品,这些因素导致了“胡商识宝”故事逐渐淡出民间话语。此外,宋代具有海外民族志特色的笔记文集不断涌现,并通过雕版印刷机构和书籍销售市场平台等知识传播平台,使域外知识在大众范围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扩散。人们对异文化从文化想象开始走向客观认知,“胡商识宝”之类故事失去了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李友华 《新东方》2001,10(1):25-27
近十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在此轮经济增长中,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胀连动关系被打破,显现出来的特点与走势和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新经济论者称之为“新经济”。而“新经济”怀疑派认为美国此轮经济增长是非理性的繁荣,新经济从未开始过。美国 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现象迫使美联储发表了所谓“鹰派宣言”。同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大幅放慢,经济发展受挫,新经济是不是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18.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宗教功课、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是阿拉伯语Masdjid的意译,意为“叩拜处”,即礼拜安拉的处所。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对清真寺有不同的称呼,唐代时称“礼堂”,宋代称“礼拜堂”或“祀堂”,到元、明时称“清真寺”、“礼拜堂”。  相似文献   

19.
两宋是中国学术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王国维认为:“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①陈寅恪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②宋代的诸多学术领域,包括经学、理学、史学、科技、佛道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自唐中叶至宋...  相似文献   

20.
尚新磊 《求索》2013,(9):150-152
当传统面对近世经验丧失生命力的时候,对致力于探求“道”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运用“五四”那样与传统全盘断裂的思维:相反.他们致力于怎样恢复与发明自己的文化根性,重新厘定一条可以延续与导引中国社会发展的叙述线索,这一诉求是通过“怎样理解传统”来实现的。为此,康有为用“疑古”开启了自我理论的整合建构。虽然他的心解显得主观臆断,但这正体现了发生在思维层面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轨迹。在此过程中.知识分子作为“思想的主体”也在领悟与感召着传统.谋求与之新的对话,这样,新的变革主张才得以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