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小鼠死后骨骼肌、心、肝、肾、脑细胞核中DNA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小鼠器官细胞核中DNA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骨骼肌、心、肝、肾、脑细胞核头DNA含量、尾DNA含量、头半径、尾长度、尾矩、Olive矩、头面积、尾面积8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 在小鼠死亡72h内,彗星尾DNA含量、尾长度、尾矩、Olive矩、尾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头DNA舍量、头半径、头面积均呈下降趋势.计算出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P<0.001)和多元回归方程(P<0.0001).结论 本研究提供的各组回归方程,可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鼠心肌细胞核DNA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en JL  Zhang XD  Niu QS 《法医学杂志》2006,22(3):173-176
目的监测小鼠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情况,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111只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头半径、尾长度、头DNA含量比例、尾DNA含量比例、尾矩、Olive矩、头面积、尾面积八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在个体死亡72h内,测定的八项参数指标均显示细胞核DNA降解速率和程度与死亡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72h内心肌组织DNA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各组回归方程,可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精确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小鼠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监测小鼠死后骨骼肌核内DNA降解的情况 ,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 建立小鼠死亡模型 ,在死后 72h内 ,以 12h的间隔取骨骼肌样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荧光显微镜下测量彗星图像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体死后 ,骨骼肌细胞在电泳图像上出现了明显的彗星形拖尾 ,L/W比值随死亡时间而逐渐增大 ,二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应用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DNA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一种比较准确可靠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111只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小鼠脑组织细胞核头半径(HeadRadius,HR)、尾长度(Tail Length,TL)、头DNA(HeadDNA)含量比例、尾DNA(Tail DNA)含量比例、尾矩(Tail Moment,TM)、Olive矩(Olive Moment,OM)、头面积(Head Area,HA)、尾面积(Tail Area,TA)8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在个体死亡72h内,测定的8项参数指标中尾DNA含量比例、彗星尾长、尾矩、Olive矩、尾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头半径,头DNA含量比例,头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上述参数均与死亡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了多项式运算,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P〈0.001)和多元回归方程(P〈0.001),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本研究提供的72h内脑组织DNA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各组回归方程,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的、精确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参数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PMI)的合适彗星参数。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10℃和20℃环境中44h,每4h取材脑和骨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彗星电泳,CASP软件测量彗星参数,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各参数与PMI的相关关系。结果死后DNA随PMI的延长逐渐降解,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与PMI呈稳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是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合适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降解规律,分析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大鼠死后30h内,每隔3h取肝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用共聚焦显微镜摄取彗星图像,应用彗星图像分析软件(IM I1.0)进行图像分析,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死后大鼠的肝细胞在电泳图像上出现明显的彗星形拖尾,其尾长(TL)、尾矩(T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0~18h)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二者均与死亡时间(PM I)呈现一定的相关回归关系。结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应用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7.
大鼠死后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的彗星电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彗星电泳检测大鼠死后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碎片与死后时间的关系。方法建立SD大鼠死亡模型,18只雌性大鼠断颈处死,在25.1℃分别于死后6、12、24、36、48、60提取大鼠骨骼肌组织进行彗星电泳,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采集图像,同时获取多个分析参数(Comet4.0),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死后6~48h,彗星尾长(TL)在死后各时间点的均数依次为11.56±0.10、17.76±0.18、18.82±0.21、21.68±0.18和23.33±0.07;Oliver尾矩(TM)在各时间点的均数依次为1.63±0.46;2.12±0.90;2.15±1.03;2.22±0.76;3.35±0.80;尾DNA(TDNA)在各时间点的均数依次为29.57±8.42;32.36±10.92;30.11±12.55;37.81±12.03;54.76±8.60。结论细胞DNA降解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彗星尾长用于推断死后时间优于Oliver尾矩和尾DNA。  相似文献   

8.
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uo GH  Chen YC  Cheng JD  Wang JF  Gao CL 《法医学杂志》2006,22(1):7-9,F0003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缓慢而规律下降,直至死后两周仍未完全降解。结论死后DNA降解速率与死亡时间呈线性关系,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可望成为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鼠骨骼肌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大鼠骨骼肌细胞DNA的定量研究及其方法探讨。方法使用DNA特殊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对死后不同时间 (0~ 96h)、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骨骼肌细胞在死后 12h出现核着色变淡、着色面积变小 ,并随死后时间延长呈持续性下降 ,最终完全消失。结论死后DNA降解率与死后时间呈线性规律关系。图像分析技术对骨骼肌DNA含量测定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鼠死后肋软骨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死后肋软骨细胞核DNA含量与晚期死亡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改良的Feu lgen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大鼠35d内肋软骨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死后1~28d,细胞核染色逐渐变淡,至35d时已观察不到,死后肋软骨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呈直线相关。结论大鼠肋软骨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线性规律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死后心肌骨骼肌细胞肌动蛋白的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和IBSA图像分析系统 ,观测大鼠死后不同时间心肌骨骼肌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 (HHF3 5 )染色变化。结果 在大鼠死后 5 4h内 ,心肌骨骼肌呈不同程度的HHF3 5缺染 ,其面积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经对IBSA图像分析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F心肌 =5 88 2 7,F骨骼肌 =3 5 1 2 5 ,P <0 0 5 )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经逐步回归分析 (r心肌 =0 943 ,r骨骼肌 =0 95 8,P <0 0 5 ) ,具有正相关关系。所建方程y心肌 =-3 0 5 68+1 0 0 3x1,y骨骼肌 =-2 4 897+0 986x2 (X为HHF3 5缺染面积均数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一定时间内 ,大鼠死后不同时间心肌骨骼肌细胞HHF3 5缺染面积 ,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肾细胞核 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Liu L  Peng DB  Liu Y  Deng WN  Liu YL  Li JJ 《法医学杂志》2001,17(2):65-68
目的 研究 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 15只大鼠在死后 48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肾细胞核 DNA含量的面积( Area)、等效直径( Mean- Dia, MD)、异形指数( Index of density, ID)、平均光度(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AOD)、积分光度(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密度变化数( L- Den- Coe, LDC)和平均灰度( Average gray, AG)等七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 在大鼠死亡的相对早期( 48h内),其细胞核 DNA降解速率与 PMI具有一定相关性。本实验并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了多项式运算,获得了更能体现 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结论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 DNA含量变化,将会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机体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通过计算机图像系统,选择核面积、积分光密度等7种参数,研究了15只大鼠心肌细胞在死后25~49h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心肌细胞DNA含量测定适合相对较长死亡时间的推断。结论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心肌细胞DNA含量将有可能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死后不同时间大鼠心肌膈肌β肌动蛋白mR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死后不同时间心肌和膈肌β肌动蛋白mRNA(β-actin mRNA)的降解变化。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1℃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和膈肌组织-βactin mRNA在死后即刻至12d的变化,并对电泳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死后即刻,以及保存2,4,6,8,10,12d的大鼠心肌组织样本中均可检测到β-actin mRNA,而膈肌组织仅在死后即刻和保存2,4,6d的样本中检测到-βactin mRNA;-βactin mRNA的扩增产物在死后12d内呈下降趋势。结论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和膈肌组织中的β-actin mRNA,其在死后12d内的降解呈现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时序性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时序性变化规律及其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将实验大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放置25℃恒温培养箱内即刻、6、12、18、24、30、36、42、48、60、72、96、120、144、168、192h,定时、定位、定向、定形切取大鼠胸部正中皮肤、腹壁肌肉、胸主动脉、结肠和小肠的生物力学试件,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各试件的极限载荷、应变、应力生物力学参数。结果除主动脉外,尸体皮肤、肌肉、小肠、结肠的各项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均呈明显的死后时序性下降趋势。各参数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窗口期"分别为:极限载荷:死后18h内皮肤、小肠呈下降趋势;24h内肌肉、结肠呈下降趋势;96~168h肌肉呈下降趋势;72~192h结肠呈下降趋势。应变:各组织在24h内均呈下降趋势,其结肠72~192h缓慢下降趋势。应力:皮肤18h内呈下降趋势,肌肉、小肠24h内呈下降趋势,结肠36h内呈下降趋势。结论大鼠尸体软组织各生物力学性状在不同的"窗口期"存在时序性变化规律,综合各指标可用于推断相应"窗口期"内的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