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诉讼服务是司法文明的体现,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为进一步推进司法协作,提高为民服务效能,人民法院立案服务工作不断更新迭代。如今,当事人再也不用为立案而舟车劳顿、千里奔波了。记者日前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自2月1日起,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四级法院实现全覆盖。当事人可就近选择一家中级、基层搬或者人民法庭,申请对四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  相似文献   

2.
曾经,立案大厅排队等候的群众络择不绝;为立案搌转千里的情景频频出现。而今,纠纷不仅可以不打官司就能消除,而且即便是打官司,也能又快又好地解决。这一切得益于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一年多来,一套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到诉前多元解纷,再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已经睁嵘初显;一项自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送达平台的智慧法院建设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3.
谭慧 《法制与社会》2013,(35):122-123
为进一步提高立案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中将立案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一项内容作了规定,立案公开无疑将对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和提升司法公信力起到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解决立案难,如何让立案公开真正落到实处。本文试图从立案公开的理论依据、内容、途径及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立案工作公开化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更新立案工作理念,而且要对法院的立案工作公开进行。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以开展“民心工程”活动为契机,大胆实行“多轨制”立案,其中巡回立案是方便群众诉讼的又一亮点。目前,该院已配备6辆巡回立案车,深入到辖区各厂矿企业、农村巡回立案,深受群众欢迎。图为该院的巡回立案车开进村庄,法官来到家门口为群众办理立案手续的情景。巡回立案赢民心@赵德宝  相似文献   

5.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09,(10):60-63
1鄞州法院 举办文明司法礼仪培训提升诉讼服务质量 在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质量、规范司法礼仪、践行民本司法理念,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全体工作人员、人民法庭立案人员、各庭室书记员以及保安人员开展诉讼服务礼仪培训,邀请了星级管理培训中心的老师为干警上课。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司法为民’,要求人民法院要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做到优化诉讼环境、减轻诉讼负担、方便群众诉讼,增加司法的‘亲和力’”。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中肖扬院长提出人民法院要“强化服务意识,弘扬司法文明”。以此为契机,最高人民法院号召全国法院系统树立服务意识,推行“亲民、便民”改革措施。这些都说明,亲和力已经进入了司法场域,司法亲和力已  相似文献   

7.
诉讼公正、效率及效益等价值取向的实现有赖于审判运行机制的改革与优化。目前人民法院正在进行的以“大立案”为龙头的审判流程管理改革,就是在原有的诉讼法律框架内,以审判职权的分解制衡为重点,对其进行调整和设计,即在诉讼过程中,对传统诉讼中人民法院内部职能部门、审判环节和审判职权  相似文献   

8.
新《环境保护法》虽然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但在司法实践具体实施法律规定时还会遇到符合条件并有能力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组织可能很少、本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类别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无法开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范围不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程序规则缺乏、司法体制改革滞后使人民法院不能积极立案和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缺乏必要衔接的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观念和消除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种种担心和惧怕心理、制定诉讼程序规则、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通过政府支持增强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通过加速司法改革来建立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审判体制。  相似文献   

9.
秋天 《中国律师》2006,(3):76-78
“关注典型案例,促进法制改革”是中国法律人的不懈追求。2005年,有许多影响性诉讼进入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各界特别关注。在这些案件被呈现、被讨论、被解决的过程中,写在纸上的权利被激活、法制理念被宣扬。我们所说的“影响性诉讼”是指能够在较大范围和一定深度上影响立法、司法改革和人们法治观念的诉讼。“影响性诉讼”的作用不仅仅是化解个案,并影响类似案件,更重要的是宣扬法治理念,向民众普及法律知识,起到推动司法与立法完善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性诉讼的社会影响,实现全国律协作为法律职业团体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宗旨,全国律…  相似文献   

10.
花都区位处广州北大门,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咽喉”之称,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如今是广州市经济发展最迅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花都区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明窗口”树形象花都法院大力加强立案信访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建成面积达350平方米的立案信访综合大厅;积极落实42项便民措施,设立诉讼引导员,实施网络同步立案、24小时电话值班、一次性书面告知等十几项便民措施,免费发放上百种诉讼指引资料;制定《立案、信访窗口职责及办理立案、信访流程》等29个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加强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作如下规定。的一条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纷二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的三条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任务,是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案件。冗四亲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依法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约五条人民法院实行立案与审判分开的原则。间六亲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由专门机…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前后,人民法院撤销了司法鉴定机构,不再从事具体的鉴定业务。鉴于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以及司法鉴定结论在诉讼活动中的特殊作用,为保证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司法鉴定工作改革后人民法院仍需保留司法技术人员,其工作职责转变为为法官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审核、负责统一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司法辅助职能。一、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职能调整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第31条规定:贯彻落实《决定》“,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切实保铲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加强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 第二条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加强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 第二条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浅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同时对被害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诉讼权利都作了具体而系统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对被害人诉讼权利如何保护方面,有些问题仍亟待解决,笔者就此略陈管见。(一)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审查立案时,被害人的举证责任问题1.如何理解《刑诉法》第170条第2项、第3项中的“有证据证明”。《刑诉法》虽然扩大了自诉案件的范围,但却将除了“告诉才处理”以外的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赋予了被害人一方。被害人在人民法院审查立案时,应负主要举证责任,是不容置疑的,但其举证责任应尽到何…  相似文献   

16.
立案登记制改革提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目标,处于行政诉讼启动程序前端的起诉受理制度成为改革的重点。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级人民法院旗帜鲜明地破除限制受理行政案件的“土政策”“潜规则”,实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但与此同时,随着行政案件的大幅增长和办案压力增大,基于严格审查起诉条件裁定不予立案和驳回起诉的案件数量有所增长,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现象仍较为严重。如何消解登记立案与起诉审查之间的张力,准确把握起诉条件审查的对象和边界,既充分保障原告诉权,又依法规制非理性诉讼,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推出本期策划,从理论和实务视角剖析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并将其作为一年来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两个“一站式”建设,是深化我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对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徐天 《法治与社会》2016,(12):54-56
2014年10月,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作为中国第一家跨行政区划法院,上海三中院正在通过改革,为中国“民告官”案件的解决提供一个样本,但制约的因素依然有很多.  相似文献   

19.
王京星 《法制与社会》2014,(22):124-125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如何将司法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进而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必须在案件处理的全流程贯穿公开原则,保障立案、庭审、裁判和执行的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20.
“立案登记制”能否穿越现实屏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案难”现象不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诟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直困扰着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对此,除了人民法院自身“在司法为民”理念下,不断推出便民举措,尝试着从各方面改进立案工作方法外,法学界也从未停止过制度性改革的推动。但当有学者再次提出用立案登记制替代现行的立案审查制时,质疑的声音依然强烈。在此,我们刊登本刊记者的一篇综述和对有关学者的一篇专访,以启发读者深入思考,促进立案制度在价值引导下走向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