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对进城务工女性的母职实践深具冲击力,使其具有复杂性与本土化特征。为了探究这一母职实践的特质,本文运用"视家为社会田野"的叙事研究方法,以女性打工生涯及其生、养、育的母职实践历程为叙说轴线。首先,从"做工人""做妻子""做家长"三种角色勾勒了进城务工女性母职实践的样貌。其次,从行动与结构转化的角度,讨论了进城务工女性母职中的"打工之苦""婚姻之韧""教养之难"。最后,基于"进城务工女性身心复元项目"的实践经验,以"家为社会田野"进行理论梳理与提炼,并在此框架下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探究进城务工女性母职经验流转与生命转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7,(1):39-42
为深入了解农村进城务工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分析进城务工妇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及需求,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务工妇女群体,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妇联组织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全国妇联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以下是对问卷数据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龙献忠  邱真 《求索》2013,(5):232-234
社区志愿组织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将网络治理与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有效融合.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性问题。针对网络治理中社区志愿组织发展存在的主体地位倒置、资金不足、整合程度较低以及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等问题,应从政府、企业、社区志愿组织以及社区四个维度来推进社区志愿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权益保障要靠制度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2003年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引发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年初,国办发出<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07,(4):17-17
在政策取向上切实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公民地位。务工农民盼望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公平。由此,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面临的问题时,应上升到保障其公民地位的高度去对待。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进城务工且职业身份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社会融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过程是一个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群体的再社会化、市民化的过程,应从优化制度安排、组织职业培训、优化社会网络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创造良好条件以提升农民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赵格红  王红 《新东方》2012,(1):73-76
从政策本身来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仍存在着诸如政府间经费分担责任不清、公共财政覆盖面小、经费督导保障政策缺失等问题。为此,只有明确政府间的经费分担责任、加强中央财政支持、构建省级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构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督导保障机制,才能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利益,这使得生态治理无法单纯地依靠市场或者政府,而需要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对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为核心行动者并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虽然开始参与到生态治理中但发挥作用不明显;多元主体间的合作融合程度决定了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为破除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需要建立生态治理的专业化机构以更科学的方法协同好政府内部的治理行动,建立市场化的生态治理机制进而协同好政府与企业的治理步伐,建立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好公众、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生态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优化和创新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运行机制和流程环节,提升治国理政能力。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和促进企业发展来处理好政府、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大动力的联合趋动。通过横向和纵向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体制机制,提升政府的整体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实现政府有效治理和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体系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0.
政策网络作为对社区治理研究的新理解,主张充分重视政府之外的社区其他社会行动者的资源、能力和作用,利用多元的社会资源积聚新的社区治理能力,以满足社区多元化的社会主体的社会需求,从而避免社区治理过程中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而忽视其他社会主体能力的情形。社区的政策网络既能描述社区主体间的关系方式和实现形式,也能成为社区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问题解决的路径及工具,为预测社区治理的良好结果或产出提供了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政策网络途径是解决社区治理危机的新思路,它的基本要素、关系结构和主要功能等方面构成了社区治理研究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为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仍然受到一些不合理限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拖欠克扣工资、乱收费等现象严重。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使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为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率快等特点,容易造成失实言论成风、误导社会公众的现象。现代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有必要寻求其他具有公信力的主体,比如,借力社会组织依法依规行事,服务政府与公众。同时,因其言论更加接地气、态度更加中立客观,具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能力,亦可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更好地开展网络舆情治理。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为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采取了多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仍然受到一些不合理限制,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拖欠克扣工资、乱收费等现象严重。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使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工作面临新的问题。为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中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化解这些城市问题成为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治理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国城市治理重点是服务、共享、融合。城市治理作为多元主体共治行为,需要政府、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共同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一字之差,差在哪儿?最大差别之一就是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基本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在这个模式下,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呢?换句话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哪里?第一,多元治理主体的培育,特别是社会组织的培育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北京清河社区的实验,最大问题是社会没有活力,老百姓不愿意参与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政府和民众对心理健康及社会心理更加重视,民众对待突发事件的社会心态更加成熟。后疫情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应在把握民众社会心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精细化治理、协同治理和网络情感治理。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和审慎对待资本对心理健康行业的影响,既不把心理健康问题扩大化,也不把心理服务作用扩大化。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应着力提升民众对心理健康的科学认识,着力突破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城务工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改变了社会的原有秩序,造成人们在观念上和生活中的不适。城市原住居民排斥外来人口加剧了流动社会的风险。政府管理部门采取防范式的管理方法对进城务工群体加以种种限制。在推力—拉力合力作用下,进城务工者有逃离城市的倾向,尤其民工荒现象已经损害到社会的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问题多样化与突发性,使得国家、组织和个人对网络社会的深度治理都有迫切需要。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中国社会变革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现实社会相联的一种实体性、关系性的社会存在形态。运用系统论方法将网络社会的主体分为实体类与关系类两种。实体类主体划分为网络主体、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和网络话语,关系性主体划分为网络舆情、网络法律、网络安全和网络文化。据此,深入阐述了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的模式,希冀推动网络社会有序运行和促进现实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跨域治理:模式、机制与困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跨域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打破了狭隘的行政区划界限,超越了简单的政府单一主体,实现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网络化互动协作治理,成为解决区域问题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治理模式。本文主要围绕跨域治理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即什么是跨域治理,跨域治理何以发生,跨域治理的模式选择、机制设计以及面临的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20.
黄绪  凌宁 《岭南学刊》2014,(1):110-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城务工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改变了社会的原有秩序,造成人们在观念上和生活中的不适。城市原住居民排斥外来人口加剧了流动社会的风险。政府管理部门采取防范式的管理方法对进城务工群体加以种种限制。在推力拉力舍力作用下,进城务工者有逃离城市的倾向,尤其民工荒现象已经损害到社会的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