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王琦 《求索》2012,(6):205-206,253
文章论述了荀子沿着孔子"礼学"思想中蕴涵着可推导出人性恶的内涵,建构了性恶论,并以之为基点,确立了"化性起伪"的人性修养理论。文章展现了孔子与荀子思想演进的人性论逻辑,并试图为荀子正名。  相似文献   

2.
荀子身处百家争鸣的战国末期,另辟蹊径地提出"性恶论",并以"性伪"来表述其所推崇成圣的发展范型,"化性起伪"的思想鲜明地阐述了人性矫正的方式,是在荀子思想研究中不可避开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荀子"性恶"之说探究荀子"化性起伪"的他律与自决这两种路径,使人注重现实选择以促进道德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郑臣 《人民论坛》2012,(26):198-199
儒学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来概括。儒家认为内圣为基础,外王为目的,内圣与外王不能割裂开来。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涵盖了内圣与外王两面,而且在深层次上阐明了道德与政治内在的统一关系。由此出发,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学所具有的引导性和实践性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4.
义分则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荀子"义分则和"思想为文本根据,指出儒家关于"和"与"礼"的关系是,"和是礼中所有",是"礼"作为等级制度的内在结构性功能;荀子用"分"与"和"表述"礼"与"和"的关系,则从制度伦理的层面上回答了社会怎样才能实现和谐,进而提出了"义分则和"思想,即合宜的制度安排是达至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智慧,具有达古通今的普遍意义,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当确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5.
都兰军 《前沿》2011,(23):89-91
在荀子看来,"化性起伪"产生了人与人之间道德善恶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儒家所倡导的贵族等级礼制的道德基础。因而从政治上看,贵族等级礼制的本质就是对恶的克制,是善者对恶者的统治,政治与道德是相统一的。但是,由于荀子用政治原则规范道德范畴,忽视了道德的独立性,因而从道德的角度看,荀子的政治原则并不能真正实现善者对恶者的统治,其理想政治制度也不能实现最理想的道德境界。因此,荀子的"化性起伪"说存在着政治与道德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在"名实相怨"社会背景下的正名思想体现着浓厚的社会治理和政治伦理主张,无论是孔子的"为政必先正名",还是荀子的"正名",都离不开"明分使群"和"隆礼重法",都不同程度地以社会和谐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名实相怨和正名一般都是在社会制度发生重大转折、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剧烈转型、吏治腐败和荣辱观混乱的社会不和谐时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名与社会和谐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名通过正德促成社会和谐;通过德政保障社会和谐;通过净化社会风气巩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荀子所谓"礼者养也",主要不是养民,而是养君.其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在礼义基础上保证统治者享有特权的生活.荀子有些被称为具有民本、民权思想的说法,其实并不具有这样的思想.荀子提出隆礼重法,在他那里,在很大程度上,礼就是法,法就是礼;礼具有法的强制性,而法具有礼的"因人而施"的不平等性.两者的合而为一,是与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所阐释的是儒家关于人的规定的学说。在这样的意义上,大学就是关于人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人学"。三纲关涉到内圣,八目相关于外王,其最高目的就是既内圣也外王。内圣外王之道不仅作为原则,而且也作为方法。  相似文献   

9.
礼治法治之争是先秦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传统儒家孔孟那里,礼治与法治基本上是对立的、不相容的,而在荀子那里,礼治与法治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荀子不仅从理论上批判地吸收了春秋以来法家及其他学派法治思想的成果,改造、充实了儒家的传统礼学,克服了礼...  相似文献   

10.
陈永峰 《人民论坛》2013,(7):196-197
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大批对理想孜孜以求的儒者,提倡仁、义、礼、治、信,并以其“德治”、“礼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及法律思想。古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批判中借鉴儒家法律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内核和儒学的精神实质,对于构建国人精神家园、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内圣外王"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资本的理论,从"文化挪移"、"精神对照"、"理一分殊"的视角发现心理资本与"内圣外王"具有一定的蕴涵关系、对照关系、相似关系。心理资本与"内圣外王"的结合研究既可以促进心理资本研究的本土化和"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性诠释,也可以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世界话语权构建。  相似文献   

12.
荀子上承儒家传统孝道思想而结合自己思想中的性恶论、礼论、乐论等基本理论架构,形成了与孔、孟皆能契接得上而又自成体系的孝道观。以"人道有辨"力图缓解性恶论与孝观念之间的内在张力。因其特重礼乐而有礼以养欲、礼以养体、礼以别异的孝道观。因其特重"统类"内在思理而有"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的从义从道、通权达变的孝道观。荀子的孝道观对于我们弘扬优秀的孝文化、应对老龄化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林 《前沿》2015,(1):149-154
荀子"化性起伪"的实质是转化心的选择机能,使心由"藏两动"的状态向"虚壹静"的状态转化,以确保心在认知判断时能以礼义为标准思考和选择。荀子提出了"学习礼义"、"亲近师友"、"音乐教化"、"环境熏陶"、"积累工夫"等一套完善的"治气养心之术"来实现心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朱学恩 《求索》2010,(8):131-133
"术"是一个中性词,并非法家所独有。从孔孟到荀子,再到韩非子,"术"思想的逐步凸现,反映了政治实践发展的需要,还原了政治生活的本质。"外儒内法"架构的长期稳定,是对从"礼法"到"法术"转换的辨证否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以知情意的统一为理想人格的构成是儒家人格理论的共同特征,但孔孟的知情意统一是以仁德为基础,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德性;而荀子则将人格的内在品性与法的观念联系起来,注重的是理想人格的现实前提,强调内在品格与外在行为的一致。孔孟的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是以“内圣”为主导,到了荀子那里较注重人格的“外王”方面。当荀子赋于理想人格以济世安邦、经天纬地的“外王”规定时,即已开始把人格与广义的实践相联系,与孔孟的注重内圣和心性修养正好形成对照。在这种外在习行与内在心性的不同侧重中,蕴含着孔子以后儒家人格学说衍化的相异趋向。  相似文献   

17.
儒家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仁礼一体"的社会伦理观、"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观、"致中和"方法论四个方面。它对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对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实现人自身和谐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以其简单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深入人心,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余年。儒家学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它不仅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而且因地变迁、各呈意态,地处西南的蜀学便是很好的例证。与关学、洛学、闽学、湘学和浙学等各方道统重实践不同的是,蜀学将儒家思想与道家理念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道德仁义礼"的核心价值结构,可视其道统体系。认真挖掘这一价值体系,对于改善当下华而不实的学风和人心不古的世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民主制度在本质上并不矛盾。维护他人的权利是儒家本有的"仁"之思想应有之义,而民权即是仁道之政治实现,也是仁道之最大化。儒家"仁"之思想中的恕道以及以仁为基础的"天命"、"民意"思想可以发展为对民权的维护。礼所要求的"谦德"可以视为一种积极的平等思想。"礼"在尊贤意义上的差异性是儒学现实主义的表现,是对政治哲学独特之贡献。儒家思想资源可以给现代民主制度提供更加坚实的道德与伦理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式民主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韩进军 《求索》2007,(10):156-158
荀子以儒家的德治学说为基础,吸取了法家的重法思想,形成了以“隆礼重法”为特征的社会控制理论,为中国封建社会控制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秩序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