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序言东南亚地区集中了海外华侨、华人的80%以上人口,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的战前与战后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对待当地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与经济力量,历来是东南亚各国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的重要课题,从而也是影响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命运的重要课题。除了泰国之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战前都曾经长期沦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地,泰国也是西方殖民国家所控制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战前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达到其在殖民地进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目的…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东南亚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东南亚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随之迅速兴起,并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战后海外华人资本逐渐走向成熟阶段的显著标志,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资本发展规律必然反映。所谓华人人企业集团,是指以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华人企业群体。东南亚各国没有专门的企业集团的法律规定,因而难以准确界定华人企业集团的标准。另一方面,许多华人企业存在着与其他资本合资的形式。因此,华人企业集团一般是指以华人控股为主、由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以来,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政策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也是与前阶段相比较而言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各国的华文教育政策作一简单的回顾。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国家华教育政策的回顾战后初期,东南亚国家政府普遍对华文教育采取放任政策,使各国的华文教育一度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各国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采取同化华人的政策,因而华人教育也遭到限制、打击甚至取缔,以致逐步走向衰亡。按各国具体政策的不同,不致可分为以…  相似文献   

4.
早期新马地区华人社会中的帮派色彩导致帮权经济的产生,这在该地区华人银行业中也有明显体现。本文试图分析新马地区华人银行帮派色彩的表现、产生根源以及淡化的主要原因。一、华人银行中的帮派色彩欧洲殖民者东来后积极参与马来西亚经济,在诸多经济领域对当地华人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华人经济的许多变化。1840年,加尔各答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Calcutta)在新加坡设立分行,这是欧洲金融活动在新马地区开始经营的标志。1859年,渣打商业银行(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在槟城开设分公司,它是马来半岛的首家银行①。1884年,早已活跃于中国…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对东南亚的政策进行若干调整,其政策的重点也有所变化,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做初步的分析。 (一) 历史的回顾回顾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历史将有助于认识当今政策的来龙去脉及其特点。从二战结束到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从杜鲁门到约翰逊(1945—1968)。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达到顶峰,它的对外政策也带有明显的扩张性和侵略性。本时期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主要服  相似文献   

6.
战后菲律宾对华侨、华人的政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初期至6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实行“菲化政策”,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菲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以“加快同化、放宽入籍、充分利用”为主。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今,菲政府注意到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采取各项有利于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措施来调动华侨、华人投资菲律宾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菲经济的迅速发展。菲政府各个时期的华侨、华人政策,、对华侨、华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战后获得政治独立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7.
非殖民化是战后美国对东南亚政策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二战期间,美国试图为东南亚殖民地区设计非殖民化的道路。然而,战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使美国在非殖民化问题上趋于保守,基于全球战略及其建立世界经济体系目标的考虑,美国在东南亚非殖民化过程中的政策变得灵活而现实。战后美国决策层未能真正理解东南亚殖民地民族自决以及更深层次的非殖民化的历史动力,其现实主义政策直接影响到了后殖民时代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战后特殊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集团是一种深受土著化政策影响的华人企业集团。导致华人企业集团具有土著化特色的主要因素是政治。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以及1969年5月13日马华种族冲突等政治事件说明了马来西亚民族主义和大马来主义的发展情节。5.13事件后制定的、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新经济政策在1971年付诸实施。该政策的实施除大大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外,也影  相似文献   

9.
华侨、历史学科组讨论的中心议题是: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变化发展及其趋势。参加本学科讨论的所内外的同志有35人,提交论文22篇。其中论述战后华侨、华人问题的文章有11篇,论述东南亚华侨史其它问题的文章有10篇,涉及华侨史料的文章有一篇。围绕着中心议题,与会者着重讨论了下列几个问题:一、关于对战后华侨、华人变化发展特点和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政策日益缓和、宽松,华人社会总体比较稳定,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各国华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虽然世界经济低迷对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但各国华人积极应对,改进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加强与中国联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战后东南亚华人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研究尽管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等不同学科的探讨,但是,归根到底研究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即华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剧烈变化,到底在认同和同化的道路上走了多远?今后会如何走下去?  相似文献   

12.
由于泰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泰族对外来民族的融合性,在泰国特定社会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泰化华人就在泰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家族持有和经营的形态形成相当数量的企业集团。这些华人企业集团对泰国经济发展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它们是泰国华人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个经济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虽说如此,但此课题却有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首先是资料问题。有关泰化华人企业集团的信息资料甚少,况且,资料本身还有不全面、不精确和不及时的缺点。其次,作为东南亚企业集团的一个共…  相似文献   

13.
就研究印尼经济的角度来说,五十年代是一个很值得细加考察的年代。1950年联邦议会批准统一的印尼共和国宪法、选举首任总统、新政府组成,开始印荷战争后的经济建设。到1960年,苏加诺总统发表《政治宣言》。从此,印尼进入“有领导的经济”时期。在五十年代里,许多私营民族商业银行纷纷成立,发展相当迅速。因此,私营民族商业银行是战后的印尼经济和印尼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由于在这些银行中,大部份是印尼华人或华侨所开设的银行,这些银行也是战后印尼华人经济和印尼华人银行业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经济演变原因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有马国内的原因 ,也有国际上的一些因素促成 ,使得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 ,华人经济具有了本地化、多元化、国际化等特点 ,但华人经济也存在着经济活动缺乏透明度、家族统治色彩较浓、盲目扩张、负债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在东南亚定居的华人的疑虑甚至敌视并不是什么新现象。对整个华人社区的大屠杀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就时有发生,而至今对于华人的经济统治地位愤愤不平的情绪仍然根深蒂固。为了打破华人对当他经济的控制,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采取各种歧视华人的政策,其中有些至今依然存在,但一般已有许多缓和。 虽然东南亚的种族关系三十多年来一直比较好,但是最近发生的事件再清楚不过地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1993,(1)
在近代,秘密会社曾是东南亚华人社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它对东南亚华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近代东南亚的华人秘密会社,对于我们了解华人在近代东南亚的社会经济生活,了解华人在近代东南亚的各种遭遇,可能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归化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华侨已多数归化于当地国家,成为当地国的公民,华侨社会的这巨大变化,同战后东南亚国家对华侨采取加速归化的政策和步骤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战后东南亚国家对华侨归化战略、政策及其对华侨社会变化的影响作一些探讨。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归化的战略和政策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政治独立。东南亚的民族主义在反殖、反帝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中是具有进步性质的。但在独立以后对待异族采取盲目排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的华人资本与国民经济(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我们探讨了围绕东南亚华人资本的政治社会结构及其环境,从本章开始,将集中探讨华人资本与经济的问题。读者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围绕着华人资本的“政治社会”要素和“经济”要素到底有何关系、有何联系?其实,任何经济行为都不是在政治的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中运营的。何况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也好、社会上也好,都可以说是“处境微妙”,为了正确理解他们的经济活动的实况,也有必要抓住政治的、社会的环境进行考察。反过来说,就是对于华人在这样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经济行为,人们通常应有怎样的认识和观点? 那末,在现代东南亚各国中,华人资本在国内经济中占有怎样的比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的确,在东南亚各国发展经济的同时,诞生了许多的华人资本和企业集团,那末,形成了企业集团的大资本,其产生和发展类型又是怎样的呢?所谓华人资本支配着东南亚经济的说法,其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战后,新加坡的华人金融业发展迅速,为世界金融界所瞩目。黄祖耀的大华银行即是全世界五百家最大银行中的一个,到1984年底,大华银行集团属下的四家银行(大华、崇侨、利华、远东银行)的综合资产达154亿元(新加坡元,下同),成为新加坡最宏大的金融集团。当前,许多中外学者认为华人银行的发展,标志着华人经济日趋成熟,已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拟以新加坡大华银行的成立、发展过程为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92,(3)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马来半岛霹雳拿律地区发现大量锡矿,以及清朝政府解除海禁,大量华人移居马来西亚。随着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华人职业构成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人职业的变化尤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来西亚战后几十年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本文着重探讨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职业变化的一些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