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又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的群众基础。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本质特征作了深层解读,创造性地提出传统文化的三大和谐原则和一系列要求,旨在说明和谐社会正是我们传统文化诉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原则所作的现实诠释。  相似文献   

2.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和谐“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主流思想贯穿始终。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人际和谐”思想,提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宽和处世,创造“人和”的社会环境;“邻邦和谐”思想,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平共处、亲密友好;“以人为本”思想,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人为万物之灵,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的和谐价值、“和而不同”的和谐本质、“和而不流、和必中节”的和谐原则以及“忠恕之道”的致和方法等思想都是和谐世界思想的重要传统文化根源。探析和谐世界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不仅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对于丰富、完善和实践和谐世界思想也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儒家传统注重伦理道德,擅长系统思维,包含丰富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和谐;修、齐、治、平的社会和谐;人与他人的人际和谐以及个人修为的身心和谐等。它不仅提出了“何种和谐”的问题,而且还在方法论上阐明了“何以和谐”的问题。反思儒家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丰富多彩,它是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和中国历史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延续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传统和谐思想中存在着历史局限性的东西,在根本上表现为以等级划分和个体工具性为特征的历史局限,这与现代的平等人权与集体工具性特征是截然相反的。学习和研究传统和谐思想对现代的重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弘扬优秀儒家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儒家文化中优秀传统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文化认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合创新论”与传统和谐文化的科学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汲取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智慧宝库。中国古人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对天人、人人、身心等关系的追求之中,在儒家、道家等学派的思想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传统文化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弘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特别是随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出现冷漠和功利性人际关系的今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激和对抗行为,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建立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以社会“普遍和谐”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相通之处,可以为构建当代中国的新型发展模式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特点都映射在中国多边外交思想中,从传统中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多边外交思想是对和合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党际和谐与参政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重大考验,对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参政党参政能力的挑战。在当前中国执政——参政的政治结构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党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宏大命题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从党际和谐的角度来看,参政党必须要在这种全新的格局中主动寻求自己的合适位置,积极推进党际和谐的实现,进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已应有的参政职能。  相似文献   

14.
略论政府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政府和谐是政治和谐进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决定政府和谐,政府和谐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取决于政府和谐及其程度。政府和谐包括政府外部和谐和政府内部和谐及其互动,通过内外政府和谐的互动,实现政府美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否构建政府和谐,取决于政府建设、政府自觉、政府自主、政府自律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和合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开新与挖掘,吸收其积极思想,对现代公民行使表达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和合文化包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中庸之道”等重要内容。和合文化作为我国公民行使表达权的特有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实现对多元化利益表达的包容。同时,还有利于对个性化利益表达的支持,以及对冲动性利益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以来,关于和谐价值的探讨已经如汗牛充栋,但就刑事诉讼中的和谐价值问题却一直没有人进行研究,而这一价值又常常被刑事诉讼法学者所使用。和谐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不仅应用世界的眼光解决中国的问题,更应从中国的问题出发,用中国的眼光来解决世界的问题。刑事和解的最主要的价值理念就是和谐价值,在整个刑事诉讼价值体系中应当明确树立和谐价值理论,并依据和谐价值理论凸显伦理道德的要求,从而使刑事诉讼的过程和结果更和谐,实现其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化和谐讲的是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和谐既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领域。文化和谐包括文化形态的和谐和文化因素的和谐。实现文化和谐的具体途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五对矛盾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宗教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说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最高表达,理论界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人民群众解释推介这一学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谐”与“社会,”“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的可行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层进的逻辑关联。“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司法是一项针对现行司法法治主义的改革策略,和谐司法也是一种实现司法法治主义的转换机制.和谐司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和谐司法自身特殊的时代使命:发掘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纠纷排解新模式,调剂现行司法法治主义之不足,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法治主义新境界.我们要防止对和谐司法的错误理解,和谐司法不是单纯的政治口号,和谐司法也不等于德治、人治.正确地理解和谐司法的时代内涵,在司法工作中就必须一方面坚持司法法治的基本理念不动摇,另一方面又要保有开放的司法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