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王锁明 《群众》2012,(12):52-53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和娱乐的同时,如使用不当也会给他们造成伤害,其中首推“网瘾”问题。所谓“网瘾”,是指上网者对互联网产生的强烈依赖心理,他们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中,欲罢不能,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难以自拔。上网成瘾有游戏成瘾、聊天与交际成瘾、色情成瘾...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它是美国精神病学会提出的。纽约市一名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把它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杨博士对IAD症的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连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用户长期过度使用互连网,使网络几乎成了现实社会的替代品,从而导致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精神和情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如果将他们与网络隔离,他们会感到孤独或脾气暴躁,与沉溺赌博、吸毒和贪食等无异。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及解决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燕 《前沿》2009,(13):147-149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网络在给人们一个自我创造、扩大交往、增长知识、心理沟通等精神活动以巨大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多种多样的行为方式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导致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和学习问题也相当严重。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由于心理因素以及生理因素,而且加上网络接触的便利性,使得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总体状况,分析了网络成瘾与性别、专业、生源等多个因素的关联性,并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几个表现维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网上交流、休闲娱乐,他们上网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就业问题等.因此,辅导员应从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建立生活、学习、就业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有效学习的角度增强对大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周明  杨江帆 《传承》2015,(3):72-74
网络化境遇下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突出,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对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可行性,实现这一干预效果的具体路径有几种,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更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优化高校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其对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了解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在这个信息时代,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的影响,同时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所以他们在学习、交友、家庭教育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和冲突,这也大大增加了他们患上网络成瘾的可能性。然而,青少年一旦成为网络成瘾者,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进程将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社会权威的树立、社会角色的形成、社会交往的模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急剧变动的社会环境、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学校特有的管理体制,是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外在条件,个人的人格特质、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则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原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教育管理制度,完善心理援助机制,丰富人文关怀内涵,预防和解除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8.
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害。在我国总数为2250万的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已成为网民的主力军。 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已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新陷阱,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自编网络成瘾量表,测量学生网络依赖度及成瘾度,将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为三种:网络使用正常者、网络使用依赖者以及网络使用成瘾者,通过对学生网络使用依赖度的调查分析,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80后”大学生个体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他们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表现较为积极,但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对本群体责任意识的评价相对较低。在“80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基础、思想文化氛围、自身家庭结构与学校教育体制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他们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加强“8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重心应适当向家庭责任意识与自我责任意识倾斜,视野应由高校向社会、家庭、中小学延伸,途径应由知识输导型向实践体验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它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但是它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社会、伦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文章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这一新的领域进行规制提出一些建议 ,以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网络诽谤司法解释颁布以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网络大"V"的惩处,更使人们对于网络诽谤犯罪和网络寻衅滋事犯罪产生了一系列质疑。基于对"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相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探讨网络秩序和公共秩序以及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问题,从而对解释第5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从“人肉搜索”现象反思校园BBS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上存在的“人肉搜索”现象主要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焦点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以及网民的各种心理动机的需要三方面因素。校园BBS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凸现出“人肉搜索”的潜在危机问题。因此,需要从学校管理、网络监管、师生道德自律等方面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电子游戏场所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治安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严格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电子游戏场所经营规范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根除各种“保护伞”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提倡健康的公众消费导向 ;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作 ,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5.
张波 《青年论坛》2011,27(1):22-25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参政议事深刻地改变了现今社会政治的存在方式。当代青年熟练的网络技术为他们参与网络政治提供了有效基础。网络参政议事正在成为当代青年社会参与的重要表现手段,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对待政治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及表达他们生活诉求。当代青年的网络参政议事,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意识新形态,这种意识与形态,让青年越过社会的嘈杂尘嚣,认真思考人生,理性参与社会生活,在网络高尚纯洁的精神殿堂中漫游。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互动方式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 ,它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正面影响 :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 ;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社会给青少年提供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 ;提高了青少年社会化的自主性。负面影响 :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危害 ;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观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过分迷恋 ,会对他们社会化过程中完美人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中传播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7.
家庭在问题判定时过于表面化、片面化,问题处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被迫延伸过程。家庭内部成员需要沟通,而沟通更离不开情感表达,而网瘾青少年家庭内部沟通不良主要表现在亲子沟通的单向性,情感表达的单向性,缺乏平等对话的民主机制,缺乏一种完善的沟通过程;家庭功能各个维度的不良表现使得孩子网瘾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因此,社工介入网瘾青少年家庭要做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打破这个循环,让问题不至于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将网瘾青少年家庭化分为整,化整为分,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效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男女两性寿命差距不断扩大,老年人口中女性老人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由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晚年阶段形成的女性老年人问题将更加严重。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95%的原始数据对北京市老年女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描述,结果表明,北京市女性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在业率低于男性老人,而丧偶率、经济依赖性则较男性老人高。最后对北京市女性老年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在就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保护老年女性实现晚年的平等权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虚拟社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公众的社会生活,而且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在给公众社会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推手"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秩序,因此,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刘国平 《桂海论丛》2006,22(4):70-72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力量之源,率众之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四信”动摇;私欲膨胀,奉行“金钱至上;”精神空虚,热衷于烧香拜佛。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畸变,对人民的背弃。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