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民主和平论”——民主与暴力关系的历史回顾朱立群王妙琴“民主和平论”是时下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风行的理论,它还是某些西方大国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因而,这一理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不是偶然的。“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是“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熊文驰 《外交评论》2009,26(2):123-136
“民主和平论”是一个特别制造的命题,与美国的对外意识形态政治紧密相关。梳理“民主和平论”与现实主义的对立与争论,可以发现诸多民主和平的事实只是特别制造的结果;但在这种经验事实层面展开反驳与再反驳,却只会陷入论证泥潭,民主和平依然可以作为或然命题存在。跳出泥潭的办法就是紧扣“战争状态”这一要点,检验民主国家是否加剧或者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而不再纠缠于具体的战争。研究表明,号称关注世界和平的“民主和平论”丝毫没有致力于解决作为世界和平关键的“战争状态”问题,相反,它为某种加剧世界战争局势的干涉与扩张行动提供了意识形态借口。  相似文献   

3.
学术信息     
“人权原则”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挑战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杨闯教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1期发表的《“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挑战》一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权原则”、“民主原则”等国内政治原则运用在国际关系中,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4.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杨闯教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1期发表的《“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挑战》一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权原则”、“民主原则”等国内政治原则运用在国际关系中,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美国等国以“人权原则”为理论盾牌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造成了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其以自己的“民主模式”改造他国的行为,则是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背道而驰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的相互依存加深,同时实力原则和强权政治仍在起作用。应认清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所面临的挑战,以避免“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成为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家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指在国际社会中,尊重各国主权的独立和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性。国际争端的解决需要通过和平协商谈判来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充满障碍和阻力。但从长远的历史眼光审视,国际关系民主化代表国际关系发展方向和时代进步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的重要主题,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对民主和平现象的解读上,国外学术界长期莫衷一是,存在较大分歧.然而,也有许多学者并不赞同民主产生和平的论断,他们在摒弃和否定“民主和平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替代性的理论解释,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政治相似性、“资本主义和平论”以及现实主义三种解释.面对批评与质疑,“民主和平论”者也作出了相应的回应.国内学术界很早就对“民主和平论”予以关注和批评,但是多数研究成果缺少深刻的学理思考和实证检验.未来的研究应在承续和借鉴国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严谨的实证研究和深度的案例研究,以此来弥补先前研究中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从学术角度看,作为西方民主话语霸权体系重要的理论基石的“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民主如何导致和平的生成逻辑中,结构性解释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它认为民主国家复杂的政治过程和力求保持政治权力的领导人所面临的诱因激励,对战争和冲突起到了内在的约束。然而许多学者发现,结构性解释中存在一些缺陷,如替代变量比较粗糙;理论预设失真和与经验证据相抵牾等问题。结构性解释论者据此对已有解释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但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决先前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国际合作原则作为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平与发展依然是21世纪世界的潮流和主题,与和平、发展相一致的“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更需要国家之间通过合作来实现,国际合作原则是构建和实现和谐世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大环境下国际关系民主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向。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是人类一贯以来对民主思想的尊崇及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扩散。民主一般包含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民主运动两个向度,国际关系民主化则一方面指国家彼此之间平等、公允地参与国际事务及为达到这一目标的趋向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建立世界政府,重建国际秩序,世界主义民主的构想。无论是政治政策还是运动过程,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都具有涵容西方美学、艺术哲学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何冠一 《外交评论》2009,26(4):94-100
“民主和平论”在冷战后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一些西方民主国家,甚至成为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该理论的基本论点即民主国家的性质决定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很少打仗,显得颇为雄辩和自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公认的民主国家的定义问题和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好战的问题。除了揭批其理论本身的瑕疵,本文拟从一个罕见的现代民主国家之间军事冲突的例子——英国和冰岛之间的“鳕鱼战争”出发,通过论述民主和平论在此冲突中的失效,着重说明:如果没有其他体系因素的调节,民主因素不足以阻止冲突的发生,民主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走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14.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无极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满怀信心,从有限做到无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现象的处理.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体现了翻译活动中在处理文化因素方面的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事实证明,翻译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过程,归化和异化原则应该被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