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公共行政的权利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公共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政府的角色不是划桨而是掌舵,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公共治理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促成了政府职能与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吴长剑 《青年论坛》2007,(6):124-126
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而区域性公共物品治理是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的核心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私有化模式、国家化模式、自主组织模式和区域联合治理模式构成了区域性公共物品治理的多元化模式.坦率地讲,多元化的供给模式或者说"多中心"的治理理论应是引导中国未来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正昌 《前沿》2008,(5):90-93
传统的政府处于全能型地位,权力高度集中并管理一切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纷杂的公共事务,全能型政府越发显得力不从心。在公共治理理论中,治理主体多元化为政府治理公共事务找到了新的方向,即在处理一般性公共事务中,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应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通过采取承包、谈判以及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对公共事务的治理。由此可见,在公共治理中,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法治政府是较为理想的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4.
治理网络公共事件的主要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应对、处置和治理网络公共事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政府要从应对、防范、处置、限制之类的理念推进到治理。治理的主要任务不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角色和定位,而是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组织、政府与民众等多元力量的互动、沟通与配合。治理网络公共事件,需要把握和落实好几个关键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董妍  杨凡 《求索》2015,(3):9-13
公共部门治理改革和创新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社会公共治理过程中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所体现出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三维向度,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理解公共治理的改革思路、践行改革举措、创新治理模式的关键。当代公共治理的形成及其模式的嬗变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制度理性之间对立、竞争、互动和融合的结果。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治理的主要实践者,其理性的治理改革举措将成为建构中国现代化治理模式的关键。因此,对社会公共治理的价值根源进行探究,分析中国社会公共治理变革的逻辑与理性认知,最后提出现代中国社会公共治理变革理性的调适与契合机制,以期达到公共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有机糅合,从而寻求和设计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方式实现了由管理到治理的飞跃。目前,我国形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和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目前,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治理三大模式的实践表现都未能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明确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强化政府主导下“一核多维”的治理框架、推动多属性治理的法治化,能够推动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明确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加强公私协同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公私主体在协同关系上的情感嵌入是实现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明确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强化社会主体的自治能力、促进与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的衔接,能够实现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它包括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管理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治理)两个阶段的内容,以及大致由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社会治理的多中心等五个不同的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8.
蔡小慎  庞丹 《前沿》2007,(11):100-103
服务型政府是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理念,Pierre城市治理模式中的管理模式、社团模式强调追求公共利益、服务于公民、重视公民权,为我们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此,通过对国内外公共治理环境的比较,以及对Pierre城市公共治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重新树立政府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培育非政府组织并提出建立市场导向、多元参与的有限政府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良 《长白学刊》2009,(1):79-84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公共支柱形式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公共领域的转型。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由网络沟通所构成的社会交往框架的变化导致了虚拟社群的出现,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在技术的推进中逐渐萌芽、成长。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带来了主权、合法性、权威等与政府治理紧密相关的政治生活基本维度的嬗变,进而从如下方面引致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与多中心协商机制的发展、官僚制行政原则的解构与民主制行政原则的应用、政府过程的虚拟化、网络极端主义治理机制的发展以及国际治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治理变革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治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治理变革,寻求政府、市场、社会的有效合作之途,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无疑会对正在进行治理变革的中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针对中国政府传统应对危机的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以及缺乏长效的政府-企业-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指出中国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应急管理亟待特别设立专门法律程序。并结合我国将进入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转轨的新契机,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重点发展战略,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2.
官僚制是适应工业社会政府治理的组织形式,但在信息社会,官僚制正陷入应对不足的困境。"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西方国家对这一危机的反应,其基本做法是在不变更整个政府管理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增强政府的灵活性。由于行政发展阶段和制度完善程度的不同,中国官僚制的转型面临着完善与创新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官僚制,用科学化、理性化的官僚制治理国家;另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国家政府变革的最新理念,建立适应全球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适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十周年,本文梳理回顾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最为直接紧密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转型。自1998年以来,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治理研究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话语变迁。近十年来,公共管理学科的热点议题和主流教材反映了国家治理实践的进展。应急管理、数字公共治理、城乡公共治理、全球治理等二级学科被纳入学科目录,表明公共管理的学科结构主动适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求。各类学术组织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战略因应。未来仍需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学知识体系,进一步完成学科的“国家治理转向”,提升学科解决国家治理重大新兴议题的能力,实现中国自主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国际前沿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治理理论与公共产品的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出现了不同的治理模式。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治理理论产生发展和治理模式变迁的研究探讨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本文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入手,认为治理理论的提出以及治理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社会生活中公共产品的发展变化相关,即与公共产品属性的变化、人们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的资源环境、技术手段的变化相关。本文采用历史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考查治理理论产生发展、治理模式变迁与公共产品发展变化的关联性来论证上述假设和相应观点,希望为理解治理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来解释治理概念的提出以及治理模式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随着欧美各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进入"第六波"发展浪潮。当前,公共管理研究呈现出新的理念与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研究视野从新公共管理(NPM)转向新公共治理(NPG);研究重心从强调"管理"要素转向"公共"要素;行动主体转向科层制与市场的结合体———网络。展望后危机时代,全球公共管理发展将面临系列共同挑战,出现新的主题与研究方向:全球化3.0时代的比较公共管理和全球公共管理研究;处理全球复杂公共事务问题的协同治理和网络治理;Web2.0信息技术时代的数字治理等。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2,(10):94-94
张珏芙蓉在《湖湘论坛》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全面建设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跳出强政府——弱社会模式,重新定位应急状态中政府与社会的角色与分工,公法私法化的背景下,私法相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运用,为行政权的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我们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公共治理理论与电子政务无疑是当前公共管理研究的两个热点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治理与电子政务的关系加以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电子政务在推动传统模式向公共治理模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所出现的诸如文化阻碍、数字鸿沟、政府导向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缘起及治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华 《前沿》2010,(19):177-180
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公共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跨界治理的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区域公共管理的兴起源于区域公共问题的"跨界性"而单个的行政区政府由于权力行使的"边界"制约性而无法对区域公共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应运而生。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权力来源于各自具有一定地域行政管理权的地方政府,区域政府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本质要义。从区域公共管理治理的角度分析,区域公共管理具有跨界治理、合作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政府利益·公共利益·公共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利益的内容亦不相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公共利益隶属于政府利益,公共利益是政府利益的本质。公共利益蕴含了现代公共管理的全部必要性,因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20.
网络化治理:公共管理现代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化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它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石,并在中西政府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运用。网络化治理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分析工具,更是一种挑战传统政府制度的治理模式,代表着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深刻变迁。但是,由于管理由非营利组织组成的网络和管理政府公务员是明显不同的,因此,网络化治理还面临一定的风险与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有效选择管理策略,提高网络化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