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法学》1991,(2)
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手段。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运用司法手段解决行政争议;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解决行政争议。为了有效地实施《行政诉讼法》,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复议法。制定行政复议法,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但其中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赋予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享有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定权力。由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基本的行政救济制度,因此,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撤销主要是由上级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完成。权力机关拥有对行政立法、执法的监督权力,更是当然的享有行政行为撤销权的主体。在我国,有权撤销行政行为的主体还有一类,就是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身,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原行政机关。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文规定原行政机关享有行政行为撤销权,但从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3.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随着《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卫生行政争议案件将日益增多,行政复议是解决卫生行政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掌握和运用《行政复议法》处理卫生行政争议十分重要。1.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1.1.申请人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申请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计算。《行政复议法》施行以后,对于其他法律、法规将复议的申请期限规定为少于60日的,一律按60日执行。  相似文献   

4.
刘毅 《法庭内外》2021,(3):43-45
行政诉讼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行政诉讼作为一种诉讼形式,亦有其自身的规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49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修改《行政诉讼法》首先要确定行政诉讼的目的,即如何在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权益与监督行政机关三者之间作出抉择。虽然三者均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目的,但无疑保护公民权益应作为行政诉讼的主要目的和根本目的。因为《行政诉讼法》不仅应宣示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更关键性的是在行政诉讼具体制度的安排上体现和落实这一主要目的,解决目的多元带来的制度困惑和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基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请求,解决行政争议和追究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以恢复和补救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的正式建立。一由于行政救济制度主要由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两种法律制度构成,所以,两者之间受到一些共有规律的调整和支配。由此出发作为一种救济的途径和手段,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制度研究在各国行政法学体系中通常排列为最后的课题,因为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职权中引起的行政争议的最后手段。当前,为了配合1990年10月1日起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国务院正抓紧行政复议条例等配套立法工作。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建立统一的、科学的行政复议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为了使行政诉讼法更好地实施,必须进行以实施行政诉讼法为中心的配套立法工作。其中,制定和颁布《行政复议条例》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当前行政立法中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一、制定《行政复议条例》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行政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大多产生于行政诉讼之前,我国也不例外。由于处理和解决行政纠纷的实际需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些行政法律文件中,已有关于行政复议制度的某些规定。如1950年公布的《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规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明确规定了排除行政诉讼的四种情形。《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变革旨在排除行政干预,建立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正常关系。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不符合行政诉讼宗旨的非正常关系有诸多表现。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为构建行政诉讼中法院与行政机关的正常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通过法律的完善确立行政诉讼中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保障法院司法中立是《行政诉讼法》修改进程中应当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与诉讼制度或者司法制度的法律保留原则不符。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建立简易程序,符合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以及及时解决行政争议的现实需求。从诉讼制度的法律属性而言,通过全国人大或者常委会全面修改《行政诉讼法》或者部分修改《行政诉讼法》相关诉讼程序制度的规定,是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唯一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顾卫平,王建平,崔巍随着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相继问世,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开始形成体系。两种法律制度相互协调、紧密衔接,为正确、及时、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成为当今解决行政争议的主...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完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也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域外行政复议制度各具本土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普适性规律。通过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有关行政复议体制、行政复议程序以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梳理,认为存在以下共通性规律:行政复议以公民权利救济作为重要目的,并逐渐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行政复议体制越来越强调复议机关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行政复议程序应注重正当程序原则;行政复议裁决在大多数国家都可诉,但是采用自由选择模式还是复议前置模式,以及经过复议后的被告问题,需要考虑本土实际情况。我国《行政复议法》修改应当在充分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行政争议的特点以及高效化解行政争议的现实之需,对未来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和程序等问题做出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加强监督的法律规范,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寄寓于社会主义政治的法律制度。在行政复议制度的实际运行中我们看到了诸多问题,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解决运行中的弊病问题,是我们当下需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方志 《中国司法》2008,(12):51-54
198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作为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之一,通过人民法院以审判方式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司法监督,来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而且可以沟通行政机关和公民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行政机关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行政司法制度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为相对人提供便捷救济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的形式。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是在1990年作为行政诉讼法的配套制度由国务院发布的《行政复议条例》建立起来的(94年国务院修订了有关管辖的条款)。至今,该制度已实施八年有余。在实施过程中,行政复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其…  相似文献   

17.
行政被告诉讼人应称为“主要负责人”冯治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复议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它们是国家行政管理权力的实施者。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参加行政诉讼,其主要负责人应为当然的...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法的重要方面,系管理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及其他行政处理决定,向作出决定的原处理机关或上级主管机关陈述理由,要求重新作出处理决定的申诉活动。目前,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尚属初创阶段,其理论亦未形成体系。我国行政法学家应松年教授和董暤同志继《行政复议范围问题之研究》、《行政复议适用法律问题之研究》后,又合撰《行政复议机构与管辖问题之研究》一文,就我国现阶段应如何设置复议机构、明确管辖、配备专职人员,依照行政复议程序专司行政复议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研究行政复议的基本问题,尽求把问题解决在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搞好与《行政诉讼法》的衔接,将有助于我国行政法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制度,是政府履行层级监督责任和自我纠错的重要法律制度,她既能妥善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予盾、维护社会稳定,也能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行政复议法》实施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努力探索行政复议方法,不断提高行政复议效率,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作用,较好地规范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为维护专业银行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对专业银行实施金融行政管理和经济监督行为建构了法律监督机制,然而就专业银行在行政诉讼中居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专业银行是否应建立行政复议机构和制度,以及如何对专业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进行规范化等问题亟需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给予解决.否则专业银行在行政诉讼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也会影响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