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刊记者 《春秋》2012,(5):62-62
一件艺术作品.既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当是殊胜之作。韩玄真表现佛禅旨趣的人物画创作,尤能令人从中得到双重的感受。无论大幅巨制.还是写意小品.皆将佛禅旨趣与精湛画技形之于罗汉,涵咏于物像。  相似文献   

2.
邓淑兰 《求索》2011,(2):183-185
赵孟頫是元初杰出的艺术领军人物,他在书画诗文等领域提倡全面"复古"的主张,其"复古"实为借古以创新。他在创作上实践自己的"复古"理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诗文领域,他奠定了有元一代"宗唐复古"的新诗文风,使元中期诗坛追求典雅平和、婉约雍容的诗歌风格蔚为成风,启迪了明代"前后七子"的诗歌复古运动,对明清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伍西明 《求索》2010,(11):217-219
中国新时期大部分小说创作,尤其是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就是以探求民族文化象征的集体无意识主体——原型为手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各种态度,有全盘肯定,有全盘否定,亦有辨证反思。作为一次自觉的文学运动,作家借反思传统文化原型表达了对新时期文化建设乃至国家、民族文化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丽波  高霞 《前沿》2014,(17):218-219
《汉宫秋》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昭君出塞"的历史史实。作家根据创作的现实需要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的改造,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体悟。其中,马致远对作为戏剧主人公的汉元帝进行了较大的改造。本文从元代的社会背景、马致远的生平经历、《汉宫秋》作为末本剧的原因、马致远借汉元帝之口表达自己的不平之绪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就马致远对汉元帝形象改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承德:大力实施“借脑”工程承仁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在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科教兴承"两大主体战略的同时,按照“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各类人才"的指导思想,引智、培养.搞活三管齐下,积极推进"借脑"工程。先后与京津等地110所高等院校和几十家科研单位建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陆借"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两会协商"等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惠台经贸政策,涉及经贸、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不但涵盖范围广,惠台措施多,而且内容份量重,经济效益好。其出发点不但在于助力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魏鸿雁 《前沿》2010,(20):160-162
"隐"是赋、比、兴等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表现方式,是言意之辩在文学理论中的反映。刘勰对其作了准确的解释。其特点是"舍容取心",借辞传意,使语言形成丰富性和多义性的特征。形成"隐"的语言手段是"曲""婉"。"隐"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诗歌理论,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8.
谭琼 《前沿》2014,(23):207-209
韦应物的诗歌冲淡平和。释道影响了他的生活习性、人生观念,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了佛禅的影响。韦应物有大量在诗题上明显跟佛禅相关的诗作。韦应物与近禅诗人一样对山水情有独钟,他将自己所理解的禅理,所感受的禅境与清秀灵异的山水景物融合在一起,其淡泊诗风与禅宗之关系非常紧密。  相似文献   

9.
刘智跃 《求索》2010,(9):208-210
青春偶像"韩流热",暴露了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剧创作危机和影视剧创作中的价值观念危机。在此情境下,红色偶像剧应运而生。在"偶像"横流的时代,"红色偶像"不仅承继了传统的审美形式,而且肩负了"榜样"教育的使命,从而提升了偶像剧的价值意义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姜黎黎 《求索》2013,(11):144-146,149
选取中古时期"借贷"概念场中的单音动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描写"借"、"贷"、"出"、"举"、"称"、"假"、"贳"、"貣"、"换"等9个单音动词在中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揭示出中古时期"借贷"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了演变的机制:"出""换"、"举"、"称"通过隐喻的方式衍生出借贷义,而"贷"和"貣"通过转喻方式衍生出借贷义。  相似文献   

11.
王定勇 《青年论坛》2011,(3):123-127
金代寿词的发展演进经历了"借才异代"时期、"国朝文派"时期、金代后期三个阶段。金代寿词意象独特,意境开阔,摆脱了寿词以功名、富贵、长生祝祷的套路,跳出了谀辞谄语的窠臼,迥异于同时的南宋寿词。其原因与北方的苏学流衍、贱老之俗、全真教传播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浦东新区人大机关征集"党员感言",这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新方式、好抓手。我非常珍惜在浦东人大工作的6年,非常珍惜与大家真情共事的日子,也想借这个机会,说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13.
扶平凡 《求索》2010,(9):203-205
石介是北宋理学之先驱,"宋初三先生"之一。石介复兴儒学不遗余力,他遇事奋然敢为,一生中做了几件颇具影响之事。时人与后人对石介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从论道、论政、论人三个方面分析了石介的古文创作思想。石介的古文创作,以宣传儒家思想,恢复儒家道统为主要目的。其古文创作并非"太学体"佶屈聱牙而不忍卒读。从文学创作艺术风格看,石介的古文创作比较讲究写作艺术,行文堪比苏洵,颇具气势而文从字顺。  相似文献   

14.
“意识”视野中的当今文学创作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沛好 《求索》2010,(6):199-201
文学创作,从根本上说是创作主体在审美领域的一种心理意识的产物。运用"意识"这一心理学的理论视野,从创作主体的心理层面上,去透析创作感知的特质及其形成的心理根源,可更为清晰地审视时下颇有争议的当今文学。在传统文化失落,而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今社会里,当今文学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烙印和社会文化的色彩。这些心理意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创作感知,在不同的意识层次上形成不同的创作感知特质,从浅入深分别有:角色层感知、自我层感知、存在层感知、心灵层感知,呈现出当今文学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后现代多元化的创作态势。善于运用"静修"这一心理策略,能拓展和提升自我意识水平,从而提高文学的创作感知力,提升文学的创作品位,让当今文学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勇 《今日浙江》2010,(17):24-24
欲知电器行业冷暖,可观"柳市指数"走势。在最近举行的"柳市.中国电器指数"监测工作启动仪式上,全国首个电器行业指数"柳市指数"正式发布。闻名于世的乐清电器借编制指数之机,再次提高整体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定价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郭沫若留给了世人《蔡文姬》、《武则天》、《郑成功》三部历史剧作,另一些创作计划却由于"种种原因"付诸东流。归根结底,是时代、性情和环境决定了郭沫若的"写"与"不写"。  相似文献   

17.
刘彦华 《小康》2014,(7):37-38
拿到官方授权,除了带来更多的利润、更多的客户、更多的曝光和知名度之外,也让孚德这样的小公司有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借别人的品牌做品牌也是小公司的一条出路。2006年德国世界杯吉祥物"格里奥"唯一指定生产商尼奇公司因产品严重滞销导致破产;2010年南非世界杯吉祥物"扎库米"中国生产商上海华声因"血汗工厂"指控,订单被叫停;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特许生产商英国霍恩比公司赔了100万英镑。  相似文献   

18.
彭超 《求索》2011,(4):200-202
从发生学角度可以认为李劼人的早期白话小说创作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之路的基础,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与李劼人早期白话小说经历的"起"、"承"、"转"、"合"是相似的。如果以李劼人早期白话小说经历的"起"、"承"、"转"、"合"为线索,可以判断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是如何在传统小说基础上融入现代西方小说元素创造性地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白话小说。因此,对李劼人的挖掘发现,有意于完整呈现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发生的历史现状。  相似文献   

19.
周成强 《青年论坛》2010,(5):117-120
作为"‘诗界革命’在江苏的一面大纛",金天羽秉承"诗界革命"精神,以自己的许多优秀作品体现了"诗界革命"的创作实绩,并推动了"诗界革命"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钟其鹏 《前沿》2010,(2):144-147
《文选》"鸟兽"类共选录了五篇以鸟兽为题名的作品,有三种创作模式:(1)简单体物,通过起兴与虚构角色来写志,物我错位;(2)多方面体物,通过比兴与对比来写志,物我融合;(3)多方面体物,通过典故与对比来写志,物我相离。探讨《文选》"鸟兽"类的创作模式,有助于提高今人的鉴赏与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