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案情回放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仲裁时选择要赔偿金,后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驳回了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 小张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双方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5万元.他工作3个月后,公司领导和小张谈话,提出他开发的软件客户不满意,小张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公司决定与小张解除劳动合同.小张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依据,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维权小知识     
<正>如何申请劳动仲裁?一是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同时要注意的是要留下劳动者自己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方便仲裁委员会决定立案时通知双方。二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相似文献   

3.
案情回放 赵某于2010年6月1日到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2011年6月1日,双方签订的合同到期,但公司并未提出与赵某续签合同,赵某继续在公司工作至2012年4月28日.离职后,赵某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告支付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4月28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仲裁委支持了赵某的仲裁请求.公司不服该裁决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除了提供专项培训后约定了服务期、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等两种情况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职工承担违约金,这两种情况我都不符合。我离开学校时被迫交了1.5万元违约金,当我申请仲裁要求退还这笔钱时被告知不予受理,提起诉讼又被法院驳回。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呢?"看着判决结果,程晓雅满脸疑惑。经工会调解员解释,程晓雅这才明白,自己与单  相似文献   

5.
<正>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调岗不得"任性",年假应休未休可获得3倍工资报酬,加班费计算基数是实际发放的工资……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解答》,进一步统一劳动争议案件裁判标准和执法尺度,如将"未休年假工资报酬差额"定性为"经济补偿金",仲裁时效是从劳动者知道或应知权益受侵之日起一年。  相似文献   

6.
<正>派遣工参加单位春游受伤单位不申请工伤还辞人员工维权仅获900元工资差额入职4个月被评为优秀员工,陆虹莳本来在公司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但因在单位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意外受伤,她要求公司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在得不到答复的情况下便休起了病假,过了医疗期仍不上班,最后被解除了劳动关系。她认为自己属于工伤,便打官司维权,从仲裁到法院,结果并未令她满意。北京市法律服务中心的杨雪峰表示:员工在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要视具体情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放百全商贸公司是一家商品经销公司,代理销售各个厂家的产品。杨某自2000年3月起从事三鹿厂奶粉的理货及销售业务,工作地点有时在百全公司,有时在各个超市。2004年6月7日,杨某因工资、社会保险等问题到海淀区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监察部门在调查中发现,百全商贸公司否认与杨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存在争议,故答复杨某到仲裁处申请仲裁,认定劳动关系。杨某申请仲裁,要求百权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庭审中,杨某主张其是百全商贸公司的职工  相似文献   

8.
正《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当劳动者林爽将原单位某融资租赁公司告上法庭索赔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时,公司却以该员工写申请放弃签订合同为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最终,经过工会法律援助,法院判决公司仍须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9.
案情回放 张某为某科技公司职工,于2011年12月31日自动辞职.之后,张某要求按照公司劳动合同及相关文件约定以基本工资的4倍支付2011年的绩效工资(年终奖).该科技公司不同意支付,张某将该科技公司申诉至北京市顺义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支持了张某的申请请求.该科技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来,北京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受理劳动争议的案件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其中不乏用人单位因违法侵犯劳动者权益而遭受起诉的案例,但劳动者因误读法律甚至维权过度而提起的诉讼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一、离职员工未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劳动报酬吗?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拖欠劳动者工资。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相似文献   

12.
案情回放北京一家出租车公司以员工刘先生没有遵守公司规章为理由,收回了其经营的车辆,随后又以其旷工为由按自动离职作出了处理决定。由于对仲裁裁决支付刘先生工资和保险损失的结果不服,出租车公司将刘先生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3.
梁代杰 《工会博览》2013,(16):18-18
案情回放 司机张先生是北京市某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出租公司)员工,因认为出租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福利待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支持了张先生的主张.出租公司不服仲裁结果,将张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出租公司不支付张先生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4.
一、讨要双倍工资要留心诉讼时效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9年8月24日到被告甲公司工作,一直未签合同.2011年9月底王某跳槽,并在2011年10月12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其2009年9月24日至2010年8月23日的双倍工资.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向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遂将甲公司诉至人民法院.在审理中,王某未提交过时效中止、中断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法律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自愿调解、一裁两审"的机制,在调解不成经过仲裁裁决和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后,劳动争议都会有一个明确结果。与卢虹燕等9名员工发生劳动纠纷的尚嘉援科技公司却很固执,对法院令其支付20万元赔偿的判决不服,又向高院申请再审,近日毫无悬念地被裁定驳回其再审申请。在9位劳动者一年多的维权过程中,之所以每次都能胜诉,是因为工会组织一直为他们提供免费维权服务,最终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合同期满未续订9名员工10个月后被辞退  相似文献   

16.
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要根据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或监督,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以及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诸多因素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17.
正出租车司机工作时间自由,每天是否出车、何时出车都由司机个人决定。那么,他们与出租汽车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2018年,出租车司机刘江运营时发生交通事故并受伤,致使其生活不能自理。当刘江申请工伤时,出租汽车公司拒绝认定工伤,并称出租汽车公司与刘江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于是,2019年8月,刘江申请了劳动仲裁,请求确认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最终,在工会法援律师的帮助下,刘江历经劳动仲裁和法院庭审终于找回了"身份"。  相似文献   

18.
黄鹂鹂做了一年销售员,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她离职后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这本是一起普通的劳动争议案件,单位却坚称不认识黄鹂鹂,否认与她存在劳动关系,拒绝工会调解,从仲裁走到一审、二审,近日法院终审判决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单位支付2.5万元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金.  相似文献   

19.
王一敏 《法制博览》2013,(11):230+229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法律未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20.
正劳动者未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可否暂扣工资?实际工作中有多起因职工自动离职,单位扣发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用人单位在庭审答辩中振振有词,只要劳动者回单位办理完离职手续,马上结清工资,用人单位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有道理,但有没有道理还是法律说了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