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各种刑法理论处理案件的能力,但若案例的案情过于简单,所涉及的刑法理论知识点太少,不宜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所以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的前提。这里试分析一个需综合运用众多刑法理论才能正确定罪量刑的交通肇事案件,以期为教师同行们提供教学参考,对学生们学习刑法理论有所启发,为一线从事司法实践的法律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论述了刑法的功利主义理论。功利主义的刑法学说源于贝卡里亚的刑法理论,边沁则是功利主义刑法学说的集大成者。功利主义刑法理论核心是,犯罪行为带来的苦大于所带来的乐,刑罚本身是一种恶,但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恶。边沁之后,功利主义成为英美国家刑法理论的主流之一,美国的社会学法学和经济分析法学对刑法的解释都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判例刑法学之不同于规范刑法学就在于:判例刑法学所研究的是刑法判例,而规范刑法学所研究的是刑法规范。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判例研究并不仅仅是一个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法律知识的新型形态,是以司法判例的裁判理由为研究对象的,因而是一种实践刑法学。判例刑法学的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案性的研究方法;二是评价性的研究方法;三是归纳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刑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学是传统的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然而,与刑法立法方面的成就相比,刑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便稍显落后。从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刑法学教学方法仍较为保守,缺乏实践创新。随着刑法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客观上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容量,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会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水准,为中国的法制化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5.
刑法学理论由犯罪论和刑罚论组成,其根基是刑罚论而不是犯罪论。"刑法学"是建立在"刑"之基础上的"法"的一门科"学",以刑罚论为根基的刑法学理论体系才是实现罪刑法定的最佳选择。刑法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预防犯罪,根本目的是保护法益、保障人权,从刑法的目的看,刑法学理论的根基是刑罚论。从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看,刑法学理论的根基是刑罚论。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作为一门与司法实践联系紧密的法学专业课程,刑法学的课堂教学当然也离不开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基于刑法学本身具有的学科特性,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如何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其关键首先在于案例的选择,而案例的选择主要应把握案例的时效性、新颖性、影响力、典型性、全面性等特征。其次,针对刑法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从司法实践中汲取典型的刑事案例,理解其中蕴含的法理精髓,自觉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通过不同形式的刑法学案例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应成为当前刑法学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结果加重犯在刑法学中的地位是指结果加重犯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位置。结果加重犯在刑法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回避结果加重犯的态度,只能使人们忽视结果加重犯在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格刑法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人格概念引入法学领域,是在古典刑法学派和近代新兴刑法学派的争鸣中产生的折中学派。将人格概念引入刑法的主要依据是刑法理论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和犯罪学中的危险人格研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笔者倾向我国刑法做出以危险人格为基础的立法和司法选择,并指导其他相关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
危害行为理论是我国刑法学理论的根基,在我国刑法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危害行为在刑法理论中的体系地位不当,导致了犯罪构成理论的混乱和司法实践的困惑,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完善、刑事法治的实现尚有抵牾之处。鉴此,从危害行为理论的反思、危害行为体系性地位的辩驳以及司法实践的困惑等方面对我国的危害行为理论进行系统批判,同时把危害行为置于犯罪构成之前作为刑法中的行为进行评价,无疑会有助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代尔于1870年创立,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但是,因为大陆法学和英美法系的区别,加之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虽然一直以来这种教学模式也见于各大高校刑法学的课堂,但是还是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文章从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必要性和现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这种教学方法在刑法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流程和方式,意图使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和优势,为我国培养实践型的综合性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范畴构建的阶段,国外的司法实践中也已将其纳入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之中,对我国刑法的理论和实践都能起到借鉴作用。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既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范畴研究,又要加强犯罪心理画像的制度移植探索,以促使这一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工作中尽旱发挥辅助侦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绑架人质犯罪是一类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现行刑法作了明文规定。但对于此种犯罪的罪名确定、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以及共同犯罪的认定等诸多方面,我国刑法理论尚存在不同认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对绑架犯罪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错误拘留"和刑事赔偿中规定的"错误拘留"的含义是不同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错误拘留"不必然引起国家赔偿后果,而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拘留"却可能成为刑事赔偿中的"错误拘留"。这种"合法"的"错误拘留"的赔与不赔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争议,直接影响到司法机关对错拘案件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公民和国家、集体的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现行立法的缺失导致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被害人的权益难以得到实现。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进一步规范民事赔偿范围,也应将精神损害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二款对我国的证据确实充分标准进行了界定,首次将排除合理怀疑引入,丰富了证明标准的内涵,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不同法系及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事案件证明标准进行比较和梳理,对如何理解和适用刑事诉讼法第53条“证据确实充分”标准及“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正确把握“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必须遵循的逻辑规律,并就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刑事案件多层次证据与证明标准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英美刑法中犯罪行为的概念具有不同于大陆法系刑法中犯罪行为概念的特色。文章通过对英美刑法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展开,分析了犯罪行为的地位及其与犯罪构成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分类介绍。人们应汲取英美刑法中犯罪行为理论的合理内核,将持有视为与作为和不作为并列的第三犯罪行为形式。  相似文献   

17.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作为《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将对抑止恶意欠薪行为、稳定社会公共秩序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本罪作为一项新罪名,在司法适用过程中需要就劳动报酬、主体范围、客观行为、法律责任等问题的认定进行探讨研究,从而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法中设置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立法意图,是以堵截构成要件对涉及枪支、弹药案件的犯罪人逃漏法网的可能进行堵塞拦截,因而在司法适用中应当着力体现这一意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法治基本模式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新一轮的刑法学派之争。《实质刑法观》作为首部回应这一争论的著作,通过对刑法中所有基本问题在法律形式与实质理性对立统一层面上的分析,认为应构建包容性刑事法治国。全书形而上地论述了为何要主张实质刑法观这一核心问题,为刑法发展提供了一条可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