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廷顿的新保守主义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起于 1970年代中期的新保守主义 ,在美国主要是指一群知识分子所呼吁的对苏联和共产主义强硬的一种外交思想 ,亨廷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保守主义的信仰者 ,在冷战时期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是权威和秩序下的制度化与民主政治。冷战结束以后 ,亨廷顿基于民主化的“第三波”所提出的“文明的冲突” ,事实上将新保守主义由反对共产主义适时地转变为反对各种形式的集权主义。而根据亨廷顿对于保守主义的诠释 ,这种转变是很自然的 ,因为保守主义基本上是一种“即时即地”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多极化世界日益成型的时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美国主导的现有世界秩序形成冲击。美国认为中国的崛起对其构成了威胁,这种战略误判导致特朗普政府对中美关系持消极态度,患上了"中国综合征",走上了遏制"假想敌"中国的隘路。然而,过去40年形成的中美合作基于一种"共生"模式,即经济互补与激烈竞争共存。事实证明,美国政府掀起的"贸易战"不利于中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反对此胜彼负、零和博弈的观念,不希望看到"修昔底德陷阱",在"贸易战"中依然保持必要的冷静克制,极力避免冲突升级,不让矛盾超出理性和平对话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站在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党的意识的新发展."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党的意识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方方面面."三个代表"更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意识.强化党的意识,对于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出民主"一直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项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国际关系中新现象、新问题 的出现,美国的"输出民主"战略从内容、形式到手段都有了新的发展。而其中某些发展与美国国内的"新保守 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新保守主义"思潮的突起最终导致了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强化。伊拉 克战争是美国用武力"输出民主"的典型案例,是中东民主改造进程的开始。这一进程随着布什的连任仍将继 续。美国的"输出民主"战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有可能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5.
1957年,吉拉斯宣称他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现了新的剥削阶级,即通过权力垄断而使用、管理和控制国家财产的官僚特权阶层。据此,他提出了“新阶级”的概念。受意识形态的影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鲜有站在公允的立场上对“新阶级”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实际上,“新阶级”概念既不像西方恶意攻击共产主义的学者所说的是“把共产主义理论基础炸得粉碎的定时炸弹”,也并非如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简单宣称的是“政治春宫图”。吉拉斯提出“新阶级”概念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原因,而这个概念本身也包含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中的"两个必然":哲学视角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客观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全球化.用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必然"的根源已被消除;全球化加大了社会主义在发达国家取胜的难度,但这并没有中断"两个必然"的现实进程;全球化增大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阻力,但这并不能阻挡"两个必然"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并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置于"三个代表"的首位,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三个代表"的核心是把握其"先进性",关键是做好"代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制度"突变"理论包含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制度变迁的暴力手段观点,二是制度变迁"破"与立"的对立统一观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主张以暴力迫使制度变迁的同时,并不反对甚至欢迎以非暴力手段达到改变根本经济制度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突变"不仅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迁,而且也发生于由封建私有制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转变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失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来自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内容的"失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人文精神内容的"失落"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时的必然现象.只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趋利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落.推动失落的人文精神重新回归的可行之法在于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相继提出"印太"构想后,印度在言语和行为上都表达了积极迎合的态度。莫迪上任后,为加速扩展其地缘政治,制定并实施了"大周边"战略,以拓展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地缘利益和战略空间,这将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的"大周边"战略,在陆上和海上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运行形成一定干扰和阻碍,使得"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乃至"印太"地区放缓。随着印度"大周边"战略的推进,尤其是美印日澳在"印太"地区战略组合的潜在形成,中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来自印度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使"一带一路"建设保持健康稳定的长期发展,真正造福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其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其实践基础,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实践是其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遏制、消除党内和国家政权内的腐败现象,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九评是中苏论战高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驳《苏共中央给苏共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公开信》而写的九篇评论文章。它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原则、帝国主义本质、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等问题的基本看法,体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文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状况的反映.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期刊网(CNKI)上收录的社会科学刊物为样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文献作了量化分析,并就研究文献的功能进行了思考,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人们对它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整合、凝聚和动员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具体体现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民"思想,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的."三为民"思想向全党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苏共败亡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说明我们党不仅善于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而且善于借鉴和吸取其他政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法共的变革和"新共产主义"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苏东剧变的冲击和法共力量日趋下降的情况下,以罗贝尔·于为代表的法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新共产主义"理论,主张对党的组织原则和机构进行改革,把党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民主的新型共产党.这是法共为寻求符合法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但其变革迄今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法共仍面临着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8.
"统一俄罗斯"党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俄罗斯"党是当今俄罗斯的最大政党,但是,它的内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除了以该党主席格雷兹洛夫为首的坚持中派主义的主流派以外,党内还出现了主张自由主义的右翼和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左翼.这些分歧和争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最近以来,它的内部分歧和争论有激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力图维护党的团结.在2007年第五届杜马选举和2008年总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统一俄罗斯"党内的两翼是否能够长期共存于一个党内,或者将导致组织上的分裂,现在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由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的,如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制度、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等.由于产权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缺失,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工农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取消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固定给使用者以及扶持农业产业化等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印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相互毗邻的大国,都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印度莫迪政府提出了"季风计划"等战略,但中印彼此的战略对接存在严重问题,影响了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不仅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且使双边关系出现倒退,并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南亚地区的推进。未来,中印双方需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进行友好合作,才能更好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