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访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制度和治理制度。近十年来,信访制度被过度政治化,产生了两个不容忽视的消极后果。第一,作为一种政治参与,信访应该培养依法维护权利的公民,增进从事信访的公民对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信任。事实上,信访往往培养出介于公民与政治人物之间的超级访民,这些人在地方政治中可能成为专门利己的反对派。第二,作为一种治理制度,信访制度应该有助于中央政府依法监督各级地方政府,同时保障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正当权利,从而保持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基本信任。事实上,信访制度成了中央对地方单向施压的工具,不能保障地方政府向中央反馈信息和提出建议的权利。过度政治化的信访制度迫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干部为上级政府“买单”、“背黑锅”甚至“顶雷”,必然削弱乃至瓦解他们对中央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法治化进程中的信访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了沟通国家与公民相互关系的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信访制度在众多的矛盾和过多的期望面前,显现出对问题解决的不尽如人意,信访制度的改革显然已经成为目前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信访制度改革可遵循如下方案:转变信访职能;整合信访资源;积极推进司法独立,将司法救济作为权利救济的最终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日本的苦情制度与我国信访制度相似,研究其经验对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信访制度改革,赋予其纠纷预防功能的同时,逐步弱化其权利救济功能。  相似文献   

4.
尽管因信访引发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但是信访在我国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信访制度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强化其功能、规范其制度,而不是一味地弱化,甚至废除。本文试图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进行剖析,并借鉴日本苦情制度的经验,探索我国信访制度的“脱困”之路。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各种矛盾积聚,引发了持续上涨的信访洪峰,信访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社会各界提出强化信访和取消信访等几种改革思路。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寻求其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行政信访改革成为近几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热门话题。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可以移植申诉专员制度改革行政信访,并提出了人大信访委员会模式。申诉专员制度拥有许多优点,但好的制度不代表是适宜的制度。在对其进行一番冷思考后,申诉专员制度与我国的政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着诸多冲突。该制度的移植不仅在原则上不被允许,即使改造后引进,在现行制度结构下的改革效果也十分有限。分解行政信访功能,弱化直至废除纠纷解决功能,解决行政信访功能错位的现实问题,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信访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和反馈机制,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是人们参政议政的特殊渠道。信访受理人的工作效率高低,决定着整个信访制度的正常运转。本文对信访受理人这一群体进行分析,提出信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促进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信访改革成为近几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热门话题.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可以移植申诉专员制度改革行政信访,并提出了人大信访委员会模式.申诉专员制度拥有许多优点,但好的制度不代表是适宜的制度.在对其进行一番冷思考后,申诉专员制度与我国的政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着诸多冲突.该制度的移植不仅在原则上不被允许,即使改造后引进,在现行制度结构下的改革效果也十分有限.分解行政信访功能,弱化直至废除纠纷解决功能,解决行政信访功能错位的现实问题,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信访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信访制度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主要功能从最初的下情上达逐步演化为权利救济,信访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2003年信访洪峰以后,逐渐形成了多种信访改革思路,各有侧重及利弊。加强信访制度的民主参与和权力监督功能、对作为补充性权利救济机制的信访制度进行重构、实现信访制度法治化才是信访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的异化是我国从人治向法治转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由于人治思想的深刻影响和现有权利救济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分析信访制度的定位,可以得出信访制度异化的结论。信访制度异化所带来的弊端成为推动信访制度改革的动力。化解信访制度异化需要立足法治,具体分析废除论、强化论、改革论的主张,可得出结论:改革信访制度,矫正信访功能是化解信访制度异化的理性归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广西柳州市涉法涉诉案件也呈现出量大、化解难、缠访、闹访、重复访等特点。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打击犯罪的成效与群众的期盼有一定的差距,以及信访主体的认识偏差及公安信访工作的态度等问题。应不断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突出源头治理,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推动公安信访工作探索与创新,以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公安信访中涉及到刑事技术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与刑事技术有关的信访案件呈不断增多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刑事技术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刑事技术工作中信访案件的预防机制,以推进和完善刑事技术工作,降低或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接待信访的机关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信访事项主要是与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权相关的事项。因此。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当前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刑事案件占有相当比例。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刑事案件,有助于在全社会普遍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稳定。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压力加剧,信访作为社会"减压阀"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压力。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的虚拟空间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反映问题和发表意见的平台,所以,网络信访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信访部门的重视,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安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也要与时俱进,将网络信访引入公安信访领域,为解决公安信访案件服务。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与福建警察学院合作,运用临床心理学技术处理信访疑难案件,在化解刑满释放人员"过激"闹访行为和有效稳控刑事案件伤残人对已决案件的反复缠访方面取得成功,为化解信访矛盾开辟了新途径。从临床心理学层面分析,造成积案难以化解的上访人员心理因素主要有:为宣泄负性情绪、为博取同情和重视、为谋取其他利益(包括不当利益)、迷信"上访解决问题"、坚信"受迫害"(精神病因素)。在信访工作中,引入临床心理学技术处理老信访户的疑难积案,可为化解信访矛盾指明疏导重点和工作方向,使信访化解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时有益于信访者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和巩固发展。其作用和做法主要表现为:促进认知调节、提供心理支持、引导情绪宣泄。  相似文献   

16.
浅议深化信访工作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信访体制改革,要优化整合信访资源,以组建群众工作部为突破口,强化群众工作职能,开发利用信访政治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7.
设立信访核查终结机制,有利于引导正常合法上访,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有利于推动矛盾化解。针对目前信访核查终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规范听证程序、推行信访终结说明理由制度、由独立第三方组织听证会、建立终结后若干制度等方面优化信访核查终结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年来,涉诉信访工作由于缺乏终结处理机制,重复上访、无限申诉上访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乃 至影响到社会和谐和国家权威。研究表明,涉诉信访在法律转型时期存在着悖论,虽然在目前无法废止信访制度,但是 我们可以在具体的个案涉诉信访领域有所突破,构建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从而规范涉诉信访秩序。  相似文献   

19.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下,人们的利益诉求空前高涨,维权意识日渐觉醒。在行政诉讼制度缺陷凸显,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选择了信访这一维权方式,"信访不信法"成为人们解决纠纷时的常见状态。《行政诉讼法》可以以信访活动为视角,从立法理念、受案范围和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修改,从而祛除人们过多依赖信访、"信访不信法"的症结。  相似文献   

20.
信访制度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其所承载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见表达与权利救济功能不能截然分开,中央和省(市)级信访工作应以公民意见表达为中心,基层信访工作应以纠纷解决(公民权利救济)为中心。信访制度纠纷解决功能的实现机制而非这一功能本身,是造成目前信访困境的根本原因;为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化解目前的信访困境,对信访制度纠纷解决功能的实现机制进行法治化改造或许是改良信访制度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