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占顺 《东南亚》2015,(1):80-86,110
从中印文化比较来看,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都是古老而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略低于印度,中国文化现代化程度要高于印度。从中印发展模式比较来看,中国政府办事效率高于印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优于印度,印度经济发展的软件环境从长远来看好于中国,两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优劣各异。从中印国际影响力比较来看,印度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整体上看,尽管印度的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印度在发展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印在经济发展中可以相互学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印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中印都走过弯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实行经济改革 ,印度实行经济政策调整 ,中印经济发展都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印度 ,但是中国在一些领域中也应该向印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印度崛起首先必须是经济崛起,没有经济崛起,印度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印度社会经济存在某些重要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印度经济崛起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印度经济崛起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某些影响;且随着印度经济加快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有所加强;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某些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某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赶上中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许多国人眼里 ,印度依然贫穷落后。尽管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然而大多数认为印度经济要超过中国是不可能的事。作者认为印度经济不仅正在崛起 ,而且具有赶超中国的潜力。只要印度注意充分发挥这些潜力 ,并认真克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中国 ,并在 2 1世纪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6.
印度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近海到远洋的过程。在谋求控制印度洋的同时,印度还把触角伸向了东南亚和南中国海地区。这无疑对中国的能源开发和运输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中国如何应对也将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印度的经验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新兴市场的印度,证券市场的历史基础与发展势头较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比较成功,与中国的国情也最为相似。通过对印度证券市场及其国际化的措施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从而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迅速,两者的比较引人注目。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对两国外国直接投资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两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浅析印度经济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使印度的综合国力大为加强。人们开始议论 ,在新的世纪里 ,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将会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世纪之初 ,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的二十至三十年中 ,印度经济能否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不仅对于印度综合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 ,而且对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三十年来,斯里兰卡长期处于内战状态,但其经济却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斯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斯里兰卡经济的发展除得益于自身政策外,还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大力参与,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邻国的援助和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斯里兰卡的经济建设却引起了印度的担忧和敌意。印度一直将斯视为其后院和势力范围,认为中国参与斯经济建设是对印实施"珍珠链"包围战略的一部分,因而对中国在斯的建设进行诋毁和抵制,从而使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变得复杂化。今后,中印两国在斯里兰卡的竞争将会更趋复杂和激烈。  相似文献   

12.
中印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加速增长,使中国和印度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但是,中印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论述了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并分析了造成中印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印度与中国西藏地区接壤。印藏贸易虽古已有之,但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才被迫对印度打开了西藏市场的大门。在双方的贸易中,印度表现出较强的贸易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印度国内的近代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印度对中国认识的复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到印度独立,一些著名的印度人士不断论及中国。他们形成了近代以来印度较早的中国形象建构。独立以后,随着政治局势的恶化、特别是1962年中印战争的爆发,印度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出现负面的趋向。1990年以来,随着中印关系逐步改善,印度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变得客观理性,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互为近邻 ,双方的经济增长都很快 ,有相互合作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力。加之印度广袤的国土 ,众多人口为后盾的商品市场 ,略逊于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双方曾一度长时间的中断经贸往来的历史背景 ,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大有可为。本文就目前不断升温的中印关系出发 ,分析印度的政治、经济、市场环境 ,探讨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和贸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印多边外交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两国逐渐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内找到了利益交汇点。因此,中印两国都在积极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提升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印度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为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创造新的条件,并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印度东北部地区基本情况,以及印度政府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了近期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阐述了作者从研究中得到的关于中印经贸合作的启示。文章认为印度东北部地区经济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应是中国与印度开展经贸合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印度软件业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而中国的软件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 ,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印度的软件业已经进入中级发展阶段 ,中国软件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优势 ,如国内需求大 ,资本和人力资源充足等。中国软件业可以借鉴印度发展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后,印度崛起成为为中国媒体和大众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国如何看待和估量印度的崛起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中国官方、媒体以及学者对印度崛起的认识的差异入手,分析印度崛起对中国可能形成的影响,并对中印关系的前景做出可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 ,同印度一样 ,共享世贸组织的权利 ,也共同承担其义务 ,对两国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使之成为亚洲经济的增长点 ,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中印经贸合作。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中印经贸关系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道建设势在必行。亚洲新大陆桥的建设 ,把东亚、南亚、东南亚甚至西亚和欧洲的陆上通道都联接了起来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