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性造成道德与知识的紧张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牟宗三会通儒家心性之学和康德哲学,用"一心开二门"的哲学架构,重建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肯定良知,确立德性的优先性,又给知识以恰当的安排,是牟宗三穷其一生对现代性所作的积极回应。道德形上学的重建无疑再植了儒家思想在现代性中的智慧灵根。  相似文献   

2.
韩丽华 《求索》2011,(8):118-120
中国儒家心性哲学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德性伦理。儒家哲学中包含着仁爱、良知、诚敬、慎独、尽心知性、节欲等德性伦理思想。这种启发人性美德的内在心性修养论的德性伦理是规范伦理所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儒家心性德性伦理的特征和优势。儒家德性伦理的仁爱良知根植于人的内心,并从人性的内在性上进行德性修养以求得德性之真谛。这可以解决根植于外部的规范伦理所不能解决的人的良知问题。  相似文献   

3.
儒家德性论     
中华文化的道德智慧集中在儒家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中,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儒家道德文化实际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发展而成的原生形态的思想体系;另一种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被意识形态化、世俗化的儒家思想。在此我们论述儒家德性论当然尽可能从儒家道德文化的原生形态中领悟道德智慧,提炼思想精华。儒家德性论内容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个层面的解读,本文仅就儒家德性论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华军 《长白学刊》2013,(3):28-31
由孔子发展出来的仁学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作为儒家理想道德人格基准的仁与人的具体德性品质和才性品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即仁必藉后者方能显现自身,而后者亦必依仁方能成全自身。在此基础上,儒家道德成就乃表现为一个个逐次发展的阶级,其道德境界呈现出明显的多重性。此一理解有助于人们深入领会儒家道德思想的系统性,避免极端化认识。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作过全面研究,他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道家文化的一些因素,在他身上兼具了儒家的“刚强之气”和道家的“柔弱之气”。他不仅对“刚”与“柔”有独到的理解,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于其政治、军事、生活实践之中。 一、“存倔强以励志”   曾国藩处在程朱理学统治思想文化界的清代,他恪守传统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德,其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儒家刚强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传统儒家重视坚毅、有恒一类品格的培养,并认为它们是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备条件。孔子有“弗能弗措”…  相似文献   

6.
黄小娟 《前沿》2009,(7):174-176
“仁学”是儒家人学的哲学,“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孔子认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仁”,就是道德。这种儒家道德行为的主要实施方式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构建了儒家伦理型人学的道德精神体系,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加强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以及构建现代社会的道德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以道德学说及其教化功能著称于世.它注重道德躬行,要求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道德践履中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完善.因而它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田探 《求索》2013,(1):76-79
贾谊的《道德说》素称难解,他以"道德说"为纲领建立起来的"性命"论也少有人系统研究。贾谊之"道"与"德"均有双层内涵:其最高层次的"道"是"物"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治乱存亡"的所以然之迹。其最高层次的"德"则是"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之"理",是儒学化了的真正的"形上"本体。"道"、"德"、"物"的这种关系,不仅把老子的道本论置换成了理本论,而且开了中国儒学理本论的先河。贾谊以"道德"说建构的"性命"论,表达了"命"虽可认识而不可尽知的定命论思想。政治追求遇挫后,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定命论又转变为悲观主义的委命论。由于贾谊的"道"论遗落了老子"道"的"自然"价值,故不能为他的委命论提供哲学保证。贾谊的哭泣至死就与他这种悲观主义的生命情怀有关。  相似文献   

9.
"道德世界"是与"伦理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关系的概念基础,是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区分.在现象学与法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具有迥然不同的地位.道德世界是以道德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所构成的内在的德性世界,由此形成"道德世界观"."冲突"与"和谐"是道德世界的两个基本事实,应当以和谐为文化基地,确立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是道德的和谐,道德世界的和谐具体展现为道德和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和谐.现代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和伦理精神,必须进行辩证复归,扬弃社会公正与个体德性、道德与幸福、义与利的对立与冲突,建立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理想性和创造性三重本质,分别体现人的主体自觉、精神超越与能动性追求,与个体自我的自为、主体性价值密切相关。处于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中的自我,以道德存在为基本属性,以道德需要成就生命价值和体现精神自由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本然形上本体和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深刻体现道德与自我的内在关系。作为理解和成就道德价值的精神主体和人格实体,道德自我在道德本源价值上得以深刻确证。  相似文献   

11.
"慎独"是我国传统儒学重要的道德范畴,"慎独"与儒学反求诸己的修养功夫、合内外之道的伦理学以及超越而神圣的人格境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是一种集本体论、心性论、德性论和功夫论为一体的整体德性体系。"慎独"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主要以《中庸》、竹帛《五行》为文本,分别从身心关系、人伦关系、天人关系的三个层面详细解读"慎独"思想所蕴含的个人修养境界、伦理道德境界和神圣宗教境界,并试图以基督宗教为参照,总结出儒学"慎独"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科玄论战 ,也称科学与玄学论战或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论战的实质是两种人生观之战。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用什么作为指导人们生活、行为的一般法则 ,即科学能否支配一切人生观的问题。通过论战 ,清楚地反映了双方理论上的缺陷。科学派高扬科学主义大旗 ,促进了近代以来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但是 ,科学派把科学作为社会人生的普遍原则来解决人生观问题 ,暴露出一种逾越本分的科学万能的意愿 ,导致科学主义的泛滥。现代新儒家 (玄学派 )试图通过科学与哲学的划界 ,重建儒家的道德形上学 ,但是并没有给予科学与哲学、知性主体与德性主体以平等的地位。现代新儒家的人文睿智常能指出全盘西化论者的肤浅 ,但却难免落入传统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性是一种普世追求的价值理想。本文通过对中外哲学伦理思想史中关于德性概念及其内涵的梳理,对德性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生命视角整合提出了德性的基本概念,即德性是指人的以道德为核心具有卓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并把德性的内涵归纳为真、善、美的统合。  相似文献   

14.
技术的德性,与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出现及其进化密切相关,是理智德性、道德德性和审美德性的汇聚,并蕴涵着四重交互效应及其发展的关系,即人类史和自然史的交互效应及其发展、人性和物性的交互效应及其发展、技术史和道德史的交互效应及其发展、义利(应然与实然)的交互博弈与发展。在技术—德性发展进程中并非总是为人类带来善或者幸福,甚至还产生了技术—幸福的德性悖论。超越这一悖论,须解构技术德性悖论产生的义—利失衡逻辑,重建以绿色发展之义为引领、义—利平衡且相长的技术德性应然—实然逻辑。为此,一是须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贯彻习近平绿色发展的思想,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厚德、崇道、重义、勿受物役为技术德性的价值导向;二是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爱人利物"、勿伤物道为伦理原则;三是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生产—消费的生态伦理精神,以实现"天人合一"的愿景。  相似文献   

15.
施建石 《群众》2014,(10):62-62
<正>市场经济、信息社会新名词越来越多,当下许多事物人们往往喜欢用商数来衡量、表述。比如,智商、情商、财商、律商等。其实,在诸多"商"中,最重要的我看还应该是德商,即人的德性水平、道德人格品质,包括体贴、尊重、忍让、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德商是个令人生敬、让人亲近、促人趋往的美妙词语。做人首先须讲德商。德乃国家之基。士有百行德为先。道德乃立身之本,德商是行动的道德罗盘。人贵有自知之明,必须牢牢把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态,随着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生成以及新旧社会价值形态转换所出现的道德"空场",进而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与无序,增加道德选择的难度。为了矫正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伦理扭曲,必须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儒家人学思想中的"自性"道德,把握现代性影响下的道德"他性"特征,实现"自性"与"他性"的有机结合,加强"慎独"的道德人格塑造,真正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现代公民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态,也时现代公民社会的目标使然。  相似文献   

17.
张赛男 《前沿》2012,(14):57-58
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自我体认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肇始于古代的黄老哲学,政治意义肇始于舜之时代.中庸思想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作为绵延久远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庸思想对当今的思政教育也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拟从中庸思想的理论内涵以及中庸思想对于当今思政教育的意义的向度对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儒家以道德学说及其教化功能著称于世。它注重道德躬行,要求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道德践履中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完善。因而它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   后儒对尊德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拓展。从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宋明理学是集大成者。其中王阳明的贡献就在于将道德践履提升到心本论上加以淋漓尽致地演示,自成一系,终成显学。梳理其道德哲学,我们会发现,阳明心学已超越时代而洋溢着生命个体的道德激情,将感性主体的理性自制和理性主体的感性热望有机融合在一起。   一、心本论: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下的道德自由境况包括三个层次:道德自由的最基本状态——以"无害"为原则的市场经济伦理;高于经济伦理的道德自由——以"有益"为原则的社会伦理;道德自由的"至善"境界——个人加入人类的"永恒存在"原则。这符合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正常道德要求,因此不存在所谓"道德退化"。问题是:人们没有厘清由计划经济的他律性道德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自律性道德的必然性,因而往往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抽象道德词语,来对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合理"现实,从而得出了今不如昔的道德感叹。中国当下道德较之计划经济时代之道德具有进步性。现今中国人对待道德自由的态度应该是:在守住市场经济伦理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努力达到普遍认同的社会伦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倡全社会向高尚的"至善"道德趋近。  相似文献   

20.
为学与为道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学与为道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与学问构成儒家通向理想人生境界的两条进路,而学问与德性合一,则体现了儒家的价值理性特征。道家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突出了精神修炼(为道)与经验知识(为学)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天台宗主张止观双行,定慧双修。禅宗有“南顿北渐”之争,北宗神秀主张渐修,南宗慧能提倡顿悟。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对峙难以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