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是公正选拔人才、高效使用人才的基础,是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前提。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是人才工作机制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需要把握好原则,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1.原则。建立和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由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决定的,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需要强调的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党管人才”原则已经不是“党管干部”原则的简单延续,也不…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是实现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先要振兴乡村人才、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培育现代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如何高效培育人才并让他们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如何凝聚人才并让他们扎根美丽乡村,如何激活人才引擎,以人才的智慧和头脑赋能乡村振兴,让现代化人才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建功立业,是乡村振兴人才机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界定 :内涵与范畴所谓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以下简称人才评价) ,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形式和标准对人才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这一人才评价体系包括了三种意义的人才评价观念 :一是作为鉴定人才的绩效、划定人才身份级别并作为智力劳动报酬依据的人才评价 ;二是作为鉴定人才潜能、预期未来绩效的技术手段的人才评价 ;三是作为人才开发体系内在部分的人才评价。前两者是学界的基本观点 ,后者整合了上述思想 ,认为人才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 ,人才评价的需求决定了人才评价的最终价值 ;人才评价必须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4.
人才管理部门是党对人才进行选拔、培养、使用的具体操作者。人才管理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管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管理队伍。一、善于学习,在精通业务上下功夫。当前,人才管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活动型、事务型人才管理干部多,思想型、学习型人才管理干部少,专业型、专家型人才管理干部更少,这是制约人才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人才管理干部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熟知党对人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学  相似文献   

5.
<正>潍坊市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人才工作重大部署,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引才、聚才、用才环境,积极推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资源调配和组织保障,做到人才工作超前规划、高端人才即时约谈、人才项目专题调度、人才问题包靠督办,引导形成人才为重、人才优先的良好导向。二是形成工  相似文献   

6.
人才工作科学化的本质,是不断创新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才成长与使用规律的人才工作方法。目前,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己取得初步成效,其工作方法可以概括为"知、寻、引、用"四个环节。"知"是前提,反映了人才预测规律;"寻"是基础,反映了人才发现、评价与选拔规律;"引"是关键,反映了人才成长内外因素交互作用规律";用"是根本,反映了人才使用规律。"知、寻、引、用"是在把握中关村人才特区实践的基础上,客观反映人才工作特点的规律性认识,为探索人才工作科学化路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要实施好人才强省战略,首先必须解决好什么是人才、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人才的问题。 什么是人才?长期以来,我们的统计口径一直沿袭的是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算人才。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人才需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人才是关键。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于西部各省,一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战在所难免。西部各省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试图吸引人才时,必然发现: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西部省份之间的竞争,发达地区的人才竞争也是硝烟弥漫。 贵州省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如何能  相似文献   

9.
党管人才是一个政治领导的概念,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管人才原则的确立,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集中反映了党对人才资源重要价值的科学判断和高度重视。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切实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创新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意识,完善的人格修养。观念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环境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条件;教育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体制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高智能人才,其本质是创新、创造和超越。现代企业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要建立健全吸引和激励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核心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治国决策,提出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的战略任务,体现了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新的人才机制。一、构建人才发展的新机制,为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的机制是人才充分涌流的原动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原有的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制度的政治优势,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质是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中谋大局、抓关键、管大事的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与人才工作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最近阐述了关于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问题。一是要着眼于盘活整体性人才资源,突破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二是要大力发展人才评价、人才代理、人才推荐等社会中介组织,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化建设,解决好人才流动中的不规则竞争、人才安全和人才创业保障等问题,提高人才市场配置效率。三是要采取政策,疏通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流通渠道,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调整同步,优秀人才向重要行业、新兴行业和优势企业集聚。四是要根据产…  相似文献   

15.
赖华子  詹明 《党史文苑》2004,(10):84-86
人才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目前已经引起党政高层的高度重视。导致人才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才安全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核心问题。面对国际人才市场一体化的挑战,我国应该从建设和健全人才法制着手,从而保障人才安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结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方针。因此,做好人才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抓好人才工作必须突出以下三个环节:一、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正视人才环境中的问题。人才环境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政策环境。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往往造成外地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二是缺乏培养力度。目前对人才的培养还未形成硬措施,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人才的储备量严重不足,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三是缺乏关心爱护。对…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人才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在人才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党管人才原则是新时期人才管理体制的总构架,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纲,其要求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成都市按照这一要求在人才管理体制上做了六方面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成都市去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才“五支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成都人才队伍的主体,制定了到2007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围绕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强党政人才培训,去年全市培训16万人(次)。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在人才数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同时,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仍是突出问题。在人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人才管理中存在着不适合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政府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职能界定不清,相关理论准备不足,政府部门绩效难以衡量。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经验,加快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立法与制度建设,重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规划,明确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与资质认定,推进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加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