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法治与公正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是我们力求实现的价值目标。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公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治,良法善治乃是公正的有力保障;而社会公正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社会公正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法治的落实与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公正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再次强调必须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要想实现社会公正,则必须主要依靠法律,全面实行法治。因为法律乃治国之重器。所以,党中央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靠法律强力维护社会公正。这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足以保障社会公正的法律体系;二是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切实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在管人、管事的活动中自觉地依法尊重公民人格尊严,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宪法强调 ,任何权力必须公正行使 ,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的意见。这是普通法的自然公正原则。在司法领域 ,这个原则表现为法官判案时必须听取双方意见 ,不能偏听一面之词 ;在行政领域 ,这个原则表现为行政机关的决定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时 ,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不能片面认定事实 ,剥夺对方的辩护权利 ;在立法领域 ,这个原则表现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对当事人有不利影响时 ,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广泛收集信息 ,使制定的法律更为公正、合理 ;同时 ,对政府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 ,被法律…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速,社会弱势群体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继续存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应该围绕权利确认和权利保障展开,核心问题应该是在制度的构建方面努力.完善对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体系,将是我国今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法律生活中最多、最重要的现象是权利和权力,最基本的矛盾是权利和权力的矛盾。权利和权力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立法必须注重权利和权力的公平合理配置。有些地方性法规恰恰对这个问题有所忽视。其主要表现在:重权力,轻权利。有的行政法规大量使用命令性法律规范、禁  相似文献   

5.
洪英 《中国妇运》2013,(10):24-26
最近,不断有女童遭遇性侵的案件曝光,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女童性权利的法律保障作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涉及到多种维度不同层次的法律问题。从国际条约的缔结和遵守,到宪法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施,并具体到各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制定和贯彻,需要我们从立法、执法、守法等不同环节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中国在女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加强女童权利保障的对策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7.
我理解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是要树立社会的法治精神,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包括履行个人的义务等。为什么后面这条这么重要?因为我发现在宣传法律时,很多人接受的信息就是我的权利,不一定接受要履行义务的信息,可是权利和义务是携手并进的,如果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相似文献   

8.
港澳法治社会中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香港、澳门法治社会中的民族问题,实质上是港澳地区立法主权的归属问题和广大港澳居民是否充分享有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问题;解决港澳法制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和推行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及中文官方化的“三化”政策。  相似文献   

9.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春鹰 《中国人大》2014,(23):19-2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的前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相似文献   

10.
赵环秀 《前沿》2009,(9):149-151
高考移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之间为了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而进行博弈的结果。受教育权利不能平等实现说明了法律,包括宪法和教育法,在面对社会转型时采取了一种工具主义的姿态。高考移民现象说明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关的教育部以及《教育法》和《宪法》都出了问题。受教育权利平等与否取决于某些决定因素和条件,而且必须是在满足了立法条件和配置条件之后达致的。  相似文献   

11.
立法动议是向有立法权限的立法主体提出有关制定、修改或废止某项立法性文件的立法申请,立法动议权是立法权范围内的权利,是不特定主体的权利,是不一定产生对应后果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立法动议权是立法模式转换、经济利益多元化、民主参与以及公众社会利益实现的必然。从主体、范围、实体规则、程序规则以及权利的具体实施几个角度探讨立法动议权的范畴与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白克明 《中国人大》2009,(13):18-19
审计署的报告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部门违法违纪问题是年年出现的,这让老百姓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央主管部门带头违规,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下决心研究解决。因为我们的审计报告要向社会公布,这里反映出的监督问题、体制问题、部门利益问题都要注意.否则老百姓会提出:你们是怎么管理的?为什么会年年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耳朵听得多了,可能耳朵也生了茧子了,但是老百姓不答应,为什么一个堂堂的国家部门,可以把几亿、十几亿、几十亿的款项乱用、乱支配?  相似文献   

13.
《人大建设》2007,(11):55-55
近日,《学习时报》刊登邱耕田的文章认为,社会公正的实质,不仅仅在于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还要求人人担责。以往,我们更多地强调和重视共赢、共富、互惠、普遍受益,这固然没错,但这只是从发展的一面或受益的一面来把握的。由于发展与代价、受益与受损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因而,我们在强调发展、受益、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同时看到代价、受损、义务及责任。  相似文献   

14.
集会、游行、示威的相同点表现在:实质目的相同。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意愿、解决问题的方式。限制条件相同。必须具有合法性。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来行使自由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经过申请获得许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做到和平举行。不得危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集会、游行、示威的不同点表现在:三者概…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4,(18):36-37
大家知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为什么要这么提呢?因为之前的法律规范还真的不都是良法,也不好说是恶法,至少是有一些属于良善程度不够的法。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越是执行,可能离我们的法治效果、社会效果越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发展中,要解决太多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日益严峻:一些人,一些利益群体、心理群体在公共领域中扩张自己的“权利”和私欲,不断侵入其他公民的权利边界,社会冲突不断。 一些广场舞大妈(大爷)噪音扰民事件就是如此。广场舞在中国,从一线城市到县城,甚至乡镇,都有极为庞大的拥趸。而因为干扰别人休息的权利,一些受不了的住户频频与广场舞者发生冲突。住户忍无可忍之下的各类“反抗”行为层出不穷,诸如泼粪、放藏獒咬、打钢珠枪、用高音炮轰……但当然都无济于事。人多势众的广场舞者总是振振有词,比如,被问到吵到了早上休息的人时,她们反问:“为什么不早起?”  相似文献   

17.
地方人大急需加强对非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性文件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发布或者通过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并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可以划分为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和非法律规范性文件。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和非法律规范性文件都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规范功能,都是具体国家行为的依据,都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立法技术都比较成熟,宪法、立法法等法律对这些立法行为规定得比较详细,其立法质量也比较高。除了法律性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政权运行中还存在大量的非法律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非法律规范性文件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却具有类似于法的作用,带有“准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须大力加快经济立法的步伐,努力构筑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笔者认为,目前亟待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突破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经验的规范化的传统立法模式的束缚,树立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立法新思维和新思路。二是破除把法律作用单纯归结为约束和惩罚的传统观念,全面认识法律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树立立法导向性观念。三是破除传统的法律所体现的义务本位,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利本位的新观念。四是树立立法前瞻性的观念,使立法在科学预测和客…  相似文献   

19.
公平和正义在一个社会的实现程度,越来越多地被作为评价该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之一,亦被看作是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不仅是写在纸上,而应是被公正地付诸实施,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法律援助制度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为保障本国公民不受财产多少、社会地位高低影响,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而普遍建立和实施的。妇女法律援助是给予那些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实现或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女性当事人以经济帮助,促使其实现自己合法权益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法律实施的公正即司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法治源于两种法治力量,即公民的法定权利与国家执法权力的互动,而两种力量在法律中分配的不均衡即为立法失衡,并表现在总量失衡、结构失衡、规范失衡、技术失衡等方面。立法失衡不利于社会的法治,其根源在于两种法治力量的主体即公民与国家执法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冲突。因此,预防立法失衡需要确立健康的立法动机、形成公正的立法原则,提高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