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进入年底,各种节日派对接踵而至,我们要平衡工作、家庭以及各种杂务的时间,作息情况开始紊乱,压力和焦虑也随之袭来。在焦躁情绪开始左右你之前,快来试试这8项粉碎压力的小妙招,轻松应对所有节日的心理挑战。  相似文献   

2.
进入年底,各种节日派对接踵而至,我们要平衡工作、家庭以及各种杂务的时间,作息情况开始紊乱,压力和焦虑也随之袭来。在焦躁情绪开始左右你之前,快来试试这8项粉碎压力的小妙招,轻松应对所有节日的心理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而抑郁、焦虑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两种负性情绪 ,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采用贝姆性度量表 (BSRI)、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 ,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抑郁焦虑水平的问卷调查 ,探讨大学生良好情绪状态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 ,以便深入了解双性化对健康情绪状态的意义 ,为大学生消除负性情绪的干扰 ,从容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心理问题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通常以主体的不同属性来确定。但是考虑到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所具有的典型性,为了更能够准确反映当代武汉市民心理问题的发展现状,本文拟将心理问题主体和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加以结合,建构起“主体一问题二元属性结构”分析模型,并以此来梳理、描述武汉市民心理问题类型、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本次研究发现,武汉市民中,不同年龄群体在担忧情绪、焦虑情绪、郁闷情绪、内疚情绪以及冲动情绪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担忧情绪、焦虑情绪、冲动情绪经常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而郁闷情绪和内疚情绪经常出现的频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强度、高应激的警务工作,过度心理焦虑已成为危害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H市1139名公安民警线上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1139名公安民警得分32.71±5.80(M±SD),显著高于全国1158例常模结果 29.78±10.071,阳性检出率为17.03%,发现公安民警焦虑状况在学历水平、警龄、警衔、性别、警种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风险人群分析发现,警督及以上警衔、基层公安民警群体存在更高焦虑风险。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应重视公安民警的主体效能,改变公安民警固有认知结构,倡导科学应对焦虑情绪,提升自我认同水平。同时发挥组织的主导作用,为公安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深入推进EAP心理互助计划,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等,以此改善公安民警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6.
“全民焦虑”内在肌理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钧 《人民论坛》2013,(9):22-23
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经验,人的情绪因为受到内在或外在的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就有可能会造成焦虑。焦虑也是一种意识状态,弗洛伊德将焦虑分成对象焦虑、神经焦虑和道德焦虑。对象焦虑是人感知到外在世界的危机所导致的应激反应;神经焦虑是来自人的本能的危机感觉所导致的应激反应;道德焦虑则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Spielberger的状态一 特征焦虑量表、Eysenck比的个性心理 问卷,对公安系统学校学生进行随机 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公安系统学 校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焦虑低于全国学 生常模,状态焦虑高于常模;个性心理 特征和状态焦虑存在着显著性。具有 性格外向和情绪稳定心理特征的学生, 焦虑处于低和中等水平;具有性格内 向和情绪不稳定个性的学生,焦虑处 于高和中等水平;性格内向和情绪稳 定性居中的学生,大多数焦虑处于中 等水平。由于个性情绪的引起心理焦 虑的压抑感。  相似文献   

8.
失业风险不仅体现为客观的失业经历,也会通过个体的焦虑情绪反映出来。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五期数据刻画了青年劳动者失业焦虑的变化趋势,进而立足于工作场域探究职业技能培训对缓解失业焦虑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如下:(1)从2013年到2021年,随着失业风险的上升,青年劳动者的失业焦虑显著增强;(2)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强化青年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信任来缓解失业焦虑;(3)对于面临更大失业风险的青年劳动者(女性、农业户籍以及低禀赋家庭)而言,职业技能培训对失业焦虑的抑制效应更大。本研究从职业技能这一新人力资本视角揭示了治理失业焦虑问题的有效机制,这对于决策部门治理青年失业风险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生活中,焦虑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普遍遭遇的情绪体验。仅仅从心理学和病理学角度来研究和解读人的生存焦虑问题,难以把握其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在现代性视域下,人的焦虑性产生不仅是一个个体性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必然会涉及人们关系和利益的调整,由此引起人们的思想波动,并在心理上产生程度不同的小良情绪,比如:焦虑、担心、失望、抱怨、嫉妒、恐惧、不满和愤恨等等。这些不良情绪对于石油企业的公司制改制,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用工制度等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危害。焦虑和担心会引起灰心丧气;失望和抱怨会导致造谣信谣;嫉妒和恐惧会产生对立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市白领群体中弥漫着明显的焦虑情绪。一个流传甚广的玩笑是把“白领”称之为“这个月工资白领了”,就是白领群体焦虑情绪的一种幽默表现。还有,“白领们”普遍不愿意认同自己白领身份的现象,也道出了白领群体背后的焦虑和不安。作为一种群体性或社会性焦虑,白领群体的焦虑情绪既是当前我们社会中某种特定社会心态特征的反映,也是白领群体所处的特定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杨伟宗 《现代领导》2003,(11):24-24
人类情绪和情感的典型表现是笑和哭。快乐、满意、喜悦、欢欣等情绪可以使人笑,恐惧、焦虑、委屈、悲伤等情绪则可以使人哭。“男儿有泪也须弹”,本文主要对哭的心理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3.
张文秀 《前沿》2008,(12):150-152
心理调适主要是对人的负性情绪、情感所做的控制与调整。负性情绪、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成一股巨大的身心能量。最常见的一种外化就是躯体化,时间长了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身体疾病。教师常见负性情绪、情感类型有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有森田疗法,认知疗法,情绪宣泄,淡化与转移法。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社会成员大多数都处于较为严重的焦虑之中,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我们应当承认,人人都体验过焦虑。可是,一般人在谈及焦虑时,并没有做细致分析,而是把焦虑统统归入消极之列,认为必须消除才行。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它对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所起的作用是双面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焦虑情绪是大学生择业前常见的负性情绪 ,对大学生顺利择业会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四学生情绪状态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探讨大学生择业前的抑郁焦虑水平 ,分析其原因 ,并提供对策 ,为择业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首先,过多地观看电视节目会刺激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影响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和健康。其次,电视媒体所传播的暴力信息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恐惧和非安全心理,增加他们的焦虑情绪。第三,受电视商业广告影响的消费行为可能是不适当的,由此而产生的被欺骗感和被利用感将导致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为了降低电视媒体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必须采取本文提出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两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害怕、焦虑、担忧这些典型负面情绪的变化,以及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关系的变化对负面情绪影响的性别差异。借助2020年1月至3月在国内疫情上升期和下降期对同一批受访者的网络追踪调查,本文发现,虽然在疫情初期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但随着国内疫情趋于好转,女性负面情绪已降至与男性同一水平。疫情给女性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比男性大,这不利于女性负面情绪的改善;较之男性,女性负面情绪的改善更多受到家庭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工作出现消极变化的女性,家庭关系的改善能够缓和工作损失对她们情绪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具理性的弥漫与审美价值的沦丧造成青年普遍的时间焦虑。当代青年的时间焦虑具体表现为时间内容与时间节奏的自主性丧失,以及由时间自主性丧失导致的对时间意义消解、对角色扮演和自我认同困境、对精神内耗累积负面情绪等的隐忧。为化解时间焦虑,青年通过主动熬夜重拾时间自主权,并借此实现对时间意义的重构、本真自我的找回以及焦虑情绪的纾解。熬夜尽管是当代青年破解时间焦虑困境的一种方式,但作为一种“畸变”的行为,并没能使青年完全脱离时间焦虑的泥淖。时间焦虑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逻辑。时间焦虑的化解既是青年实现个人救赎的内在诉求,也是整个社会必须直面的问题。合理的睡眠是青年恢复社会性压力造成的紧张进而为更好承担社会性责任储备精力的重要途径。青年个体的时间自主性必须与时间的社会结构安排相关照,关注自身在时间的社会结构安排中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能力,同时,社会层面的包容与激励是营造青年自由发展宽松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青年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育焦虑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它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也增加了家长的思想压力、情绪障碍和认知偏见。从形成原因看,教育焦虑现象与家长教育期望不当、教育竞争秩序不良、社会转型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对此,应培育积极健康、理性包容的教育理念,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学校教育机制,打造公平、开放、多元的社会发展环境,纾解各种教育焦虑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王坚 《思想战线》2013,(Z1):254-257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层次的提高,更需要学习策略和学习观念的转变。很多大学新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情绪。而这种焦虑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笔者以云南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为调查对象,对新生英语学习焦虑进行研究,并针对他们的焦虑状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