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 ,谈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职业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以及如何转变就业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 ,探索更为广阔的就业路子。  相似文献   

2.
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活就业已在广东城镇在业女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用工形式、就业部门、工作时间、求职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灵活就业在为女性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满足不同女性劳动者的就业需求、扩大就业选择自主权的同时,也使在这一领域就业的大多数女性的职业收入、职业层次偏低,劳动权益和社会生活保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政府应肩负起正确引导、调节和保护妇女灵活就业的重任并承担风险;非政府组织应与政府、社会各界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分担政府面临的就业压力,组织妇女进行社会化就业;广大妇女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就业能力,适应就业形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断发展新的职业,拓宽各种就业渠道,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自己成为能够自食其力之人,还可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与障碍,从转变就业观念、优化创业环境、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等方面着手,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敏燕  曾锦华 《青年探索》2006,(5):50-52,55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接受调查的广东大学毕业生呈现的状况是:职业取向不够明朗,普遍认为公务员最为吃香,择业的区域比较单一,择业的途径较多样化,缺乏经验成为了择业的瓶颈。本文从高校、政府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同时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要符合实际地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理念;要敢于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到基层去寻找就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因此,通过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待在理论上对此类学校提出发展对策,具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6,(2):28-28
一、活动目的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农民身份转变,而农民身份转变的核心是职业转变。为切实帮助农村妇女坚定“转”的决心,迈出“移”的步伐,走得出去、稳得下来、富得起来,成都市妇联优先发展重点镇,实施“转移就业兴镇计划”,旨在搭建帮助农村妇女快速转移就业的服务平台,探索有效帮助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服务模式,有序引导和规模组织农村妇女转移就业,为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活动内容(一)统筹当地女性就业通过在镇上建立女性就业工作站,在村、组(社区)选聘女性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金融危机一方面加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也对校内的非毕业生造成了较大冲击,对在校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的选择等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契机,认真抓好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职业设计规划引导、就业观念的转变、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等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剧增,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价值观、就业方式及形式等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理念已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理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完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辅导机制,以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实现职业梦想.  相似文献   

9.
张小敏 《传承》2011,(25):54-55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步伐迈进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此时高校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创业就业路径,既是缓减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通过分析从就业观念转变到创业理念、从创业教育到创业平台搭建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创业的主要障碍,着重对高校创业就业型人才"五个一工程"的培养模式作出探析,即转变一个观念、设立一个基金、建设一个基地、聘请一批导师、打造一个活动。  相似文献   

10.
马琼 《人民论坛》2012,(5):110-111
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观与就业行为、就业结果的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报酬观、职业环境、用人单位类型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求职次数与就业机会的获得,求职目标是否清晰与就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因此,应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明确职业目标和合理职业报酬观,以及正确职业苦乐观。  相似文献   

11.
就业意愿是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风向标",也是影响国家就业导向和就业政策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与社会流动的加速,使得青年人就业意愿也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中。本文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呈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具有比较明显的"体制内偏好"和"地域偏好",但是偏好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建立了就业意愿的多维解释框架,从制度、学校、家庭、个体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制度分割、职业收益与机会成本的理论解释。把握大学生就业意愿转变的新特点,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意愿上反映出的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心态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等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增多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状况看,就业形势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好转,想要解决就业困境,毕业生需要适时适度转变择业观念。要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其次,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家庭作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成为主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力量。最后,高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转变择业观的教育,学校是主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4.
在残疾人职业生涯中,残疾人的就业模式大致有3种,一种是庇护式就业,一种是支持性就业,另一种是一般性就业.根据这3种就业模式,特殊教育学校就有这3种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模式.在聋校教育中,我校将聋生就业归为“支持性就业”模式.所谓“支持性就业”职业教育模式即是先进行职业陶冶教育,提供一般性的职业认识、培养职业人格、基本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开拓就业机会,为恰当的个案进行密集型的职业训练,现场辅导、支持和跟踪,保障其成功就业和职业维持.  相似文献   

15.
要张扬健康的自我进取精神复旦大学学生江杰目前,中国上下所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大变革,也是就业途径与方式的大转变。对面临择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能否选择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则无疑是一件关系到前途、命运以及经济利益和个人价值能...  相似文献   

16.
又到大学生毕业季,就业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更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有工作、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也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四有"之中,就业是核心。有工作,就可以自食其力,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所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各项经济指标中,就业率往往受到特别的关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是宝贵资源,但同时就业也是世界难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就业及职业发展的人格标准与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现代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应具有的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 (大五人格)的标准和要求。从就业者主体方面而言 ,不仅要关注职业人格 ,还要注重培养健全的(个体的 )社会人格 ,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人格标准与要求 ,也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汪昕宇 《人民论坛》2014,(3):143-145
文章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利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提出应以大学生就业结果、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且应建立反映岗位需求的,具有核心性、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9.
赵瑞琴 《前沿》2012,(4):124-125
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出发,阐述了就业中存在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大及就业市场不够完善有缺陷等问题,接着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思想观念和所处的地位三方面因素寻找影响就业的因素,最后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完善就业市场九个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提高农村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汪昕宇 《人民论坛》2014,(8):143-145
文章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利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提出应以大学生就业结果、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且应建立反映岗位需求的,具有核心性、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